[轉錄][教程][方法] 輔導原理與實務--王秀槐

看板NTUeducation作者 (就是這樣)時間17年前 (2007/08/22 20: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l 信箱] 作者: tail.bbs@bbs.phys.ntu.edu.tw 標題: [教程][方法] 輔導原理與實務--王秀槐 時間: Tue Aug 21 02:02:32 2007 作者: tail (釘書機小子-少年) 看板: course 標題: [教程][方法] 輔導原理與實務--王秀槐 時間: Sat Sep 2 18:36:49 2006 哪一學年度修課: 93年度下學期 δ 課程大概內容 一、簡介(一週) 學生為何修本課與修課期待之意見交流、 syllbus、全課簡述、上課方式討論、分組 二、諮商理論與技巧(六週) 作業:個人諮商經驗分享(書面) 三、青少年個人輔導(教師講述三至四週、報告一週) 作業:校園既有青少年個案小組訪談、輔導方法小組書面報告 四、輔導融入教學(教師講述二至三週、報告一週) 作業:輔導理念融入教學個人書面報告、各科擇一人上台報告 五、全班輔導(教師講述一週、報告一至二週) 作業:全班性輔導計畫小組報告(書面、上台) 六、一線輔導教師座談(一週,穿插在全般輔導的教師講述與學生報告之間)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以當老師為目的) ★★★★☆ (以學實用知識為目的) ★ (以輕鬆為目的) ★☆ (以準備教師檢定為目的) ★★☆ (以準備教師甄試為目的) ★★ (以了解教育職場為目的)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上課投影片,每個單元會發該單元投影片 (94年下學期已有講義)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全班依照小組順序圍坐成圓形、老師坐在圓圈中聊天分享、略用投影片。 上課帶到討論的部分,則變成梅花形(每瓣一組、老師自己一瓣) 學生報告時,成類似半圓形。 前幾堂課的諮商部分,會先等遲到的同學十分鐘(因為是下午第一節), 然後複習上週又花掉二十五分鐘,所以本要四週完成的諮商拖成六週。 期中教學意見調查時,老師會直接發下來要大家現場寫(而非僅上網), 經過教學意見調查之後,進度落後的問題有明顯改善。 但因之前拖太多,所以後面輔導融入教學與全班輔導依然很趕。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不會當人,分數跟一般教程接近,平均八十吧。(我93) 作業份量為教程中較重的。 (歷屆評語:王秀槐與符必真為教程兩大作業吃重之老師) ρ 考題型式、作業 個人書面作業:個人諮商經驗分享(A4兩面) 在自己生活中利用輔導技巧諮商他人的心得報告 小組書面報告:校園既有青少年個案訪談、輔導方法報告 小組去訪問輔導人員既有個案(而非自己去找個案進行輔導), 瞭解其狀況之後,小組分析該個案,擬訂輔導計畫。 個人書面與上台報告:輔導理念融入教學 將輔導融入各科教學之中寫成書面,各科擇一人上台報告。 不需ppt,用word上台報告。 小組上台報告:全班性輔導計畫小組報告 擇一輔導主題(學習、兩性、人際、生涯、生命、...擇一), 擬訂班級性長期輔導計畫。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是否加簽?嚴禁遲到等…) 必簽。 雖然第一堂有分享各自的輔導或被輔導經驗與對本課的期待, 但是,syllbus早就印好了,所以可以聽到「大家的期待大概 跟我的設計都還滿有接觸到的。」這句話 =.= 雖然第一堂會有人覺得四份報告太多,但因為各個的報告的面 向不同,討論後還是一個都省不掉。(那學期生涯教育那門有合併兩個為一個) Ψ 總結 輔導是王秀槐的專長,如果有一種教程五個老師的課都要修過的想法, 王老師我推薦這一門課(或是生涯教育那門)。 而且這也是基礎與方法學中,唯一一個與輔導有關的課。 不過課程設計是現在教師職場特別著重的點之一、 而且是教整個教案寫作,所以如果從這裡考量而要挑課程設計,也是可以。 (我沒修過課程發展與設計,詠薇有修過) 至於這門課重不重呢?我是覺得還好。 因為分散在全學期(嚴格說來是下半學期,因為進度嚴重落後)。 而且學到諮商技巧之後,以後即便不當老師,這在日常生活中都還是用得到。 不過94下好像拿掉「諮商技巧」這一塊了。 -- ※[Post] by tail from 85.24.188.128 ※[Origin] 台大物理冷月流蘇BBS站 ◆ IP: 140.112.102.20 ※[Edit] by tail from 85.24.188.128 (09/02 18: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0.125
文章代碼(AID): #16p3Ct3N (NTU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