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9-1 錢玉芬 心靈洞察與發現熱情

看板NTUcourse作者 (就簡單)時間3年前 (2021/01/27 07:52),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9學期上學期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錢玉芬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通識課A4 δ 課程大概內容 詳見作業方式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總★ 不喜歡作業海量★ 真的想解決童年困擾★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自己以前講課的電視節目 三節電影欣賞+學習單 小組討論、團體治療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給分應該算甜,組員兩個a+一個a。但因為我們這個小組寫功課都寫得蠻認真的,不知道其他功課缺繳遲繳的同學的狀況,所以沒辦法對給分甜不甜下定論。 無從判斷給分依據,推測可能依據老師當下心情或檔案的字數。 每週平均兩份學習單的數量可觀,期末彙整的總檔案還需加上指定閱讀心得(兩千字以上)、延伸閱讀心得(一千字以上)、困難任務實踐心得、課後總體檢(修課心得),字數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兩萬餘字,老師不可能在一個禮拜內認真細看每一份檔案然後給真誠的回饋,一定只能是大略瀏覽然後給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每週都有一份到四份的學習單 無期中期末考試 期末須將學期中所有學習單彙整成一份檔案,可交電子檔或紙本,以下為目錄 1.通關密語 5% 2.呼吸練習 5% 3.指定閱讀書摘(無字數限制)+心得(至少2000字且不能包括書摘) 12% 4.延伸閱讀書摘(無字數限制)+心得(至少1000字且不能包括書摘) 8% 5.「困難任務計畫」實踐心得 10% 6.課後的總體檢,請分三個部分寫: 10% (1) 上課前的我 (2) 上課中,我發現… (3) 上課後,我決定… 7.作業遲交_次 8.每週學習單:50% (1) 負面童年經驗檢核表 (2) 防衛機制checklist (3) 「畫中有話」原圖掃描(或拍照) + 學習單 (4) 理想化他人句型學習單(第一次) (5) 十大家規、訓諭、及內在決定學習單 (6) 【人生腳本】問卷側面圖 (7) 我的核心恐懼學習單 (8) 搜尋「茶包」學習單 (9) 不敢見光的傷痕學習單 (10) 我出傷了:懷疑指數學習單 (11) 我的家庭劇場學習單 (12) 我上學了:甲乙丙丁,哪個最好? (13) 青少年期,長輩說過的負面話語學習單 (14) (回家作業) 10張成長中不同時期的關鍵照片 (15) 回憶之旅記錄單 (16) 不必寄出的兩封信 (17) 成功逃離學習單 (18) 世紀大採訪 + 偉人傳記 + 理想化他人句型學習單 (第二次) (19) 愛的保證學習單 (20) 練習身心安頓學習單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看出席,因為人數多不點名,用通關密語檢視有沒有出席,但小組carry的話去不去沒差,記憶點過高老師會認得這樣就不能翹課。 如果不要去上課,建議直接翹課,不要跟老師請假,不然老師會和你「討論」,一再重申每一堂課都很重要(可能會扣出席分數,)就算很正常的公假、事假、考試衝堂都一樣。 加簽全簽 課程名稱是「心靈洞察與發現熱情」,但老師是否有足夠資格教授這門課留待討論。 言語間說不要有成績情節、優越情節,頻頻說自己已經看開了,不在乎成績、世俗眼光云云,但不多久又強調自己曾在一門很硬的課得到94分的高分(不是九十幾分的概略,是九十四,代表她分明極度在意);她的小孩棄政大企管研究所不讀而去台大商研所;頻頻說自己好厲害,有人打電話說她的課很感人幫助很大或是有人邀請她拍電視節目;常常說自己帶神學院碩士班的學生好辛苦好累;常提及自己是政大心理的資深教授且誇大自己教授普通心理學(事實上沒有)。 我感到疑惑,該如何上一個有諸如優越情結一類情結的老師所教授的心靈課?她自己都沒有真正「洞察」,要如何引導我們「洞察」呢? 另外,課堂上老師只教我們洞察自己的悲傷,挖掘出過去黑暗憂鬱的經驗,帶領我們發洩由這些事件所引發的情緒,然後,沒了。她沒有引導我們轉念,沒有引導我們後續該怎麼走,沒有告訴我們「然後呢?」她只是把傷口又撕開,大略清創,沒有教導我們如何徹底清創,如何包紮,該怎麼照料傷口。 修課同學將近百人,少部分學習單只是簡單的問卷,但大部分學習單要求我們填上滿滿的心得,考慮一下修課同學人數和老師自己其他的負荷,她無法將所有的學習單都細心看完並給予我們反饋。我不禁有些好奇:那老師給我們這麼大量的學習單,要求我們填寫心得的用意是什麼呢?一部份的用意也許是希望我們可以內省,回溯自己的內心;但在內省完看見自己的傷口以後,不是需要一個站在高一點的地方的人來點醒我們所遭遇的困境,幫助我們走出死胡同嗎?老師沒有細心看過所有人的學習單,她也無從引導我們。 她曾經在課堂上說:請把握時間放棄修課,免得缺席太多被當掉。但是她根本沒點名,無從知道有誰缺席。 期末報告需繳交的千字閱讀心得的選書,老師直接言明書單是學校要求得學術一點才挑出的,我比較好奇她真的都看過而且理解書中所述嗎?課堂中她的言語在在和某些她的選書所述相衝突。 另外,老師有時會在前一天晚上才臨時通知隔天上課要帶的東西。 Ψ 總結 當初會想選這堂課是因為老師說可以幫助我們看到過去的傷痕然後撫平治癒它,但是有時老師的言論反而讓我陷入更深的自我懷疑中。老師有時候的確會分享一些有趣的想法,但有些時候也會傳遞一些我覺得偏剖的想法。個人認為在修這門課的時候要為自己加裝一個篩子,知道如何篩選來自老師的資訊,知道哪些是可以接收的,哪些讓它隨風流逝就好。 老師用很多學習單引導我們看見過去的傷痕,但只是讓我們「看到」,讓我們發洩,沒有跟我們說後續該怎麼做。如果是因為真心想在這門課中尋求治癒機會,所以來修課的同學可能要失望了。沒有真正的根本的療癒,這門課只帶領你到粗淺。 大抵來說,這門課不涼,功課很多,給分算甜,看出席但是不點名可翹。 但在修課過程中要確定自己有加裝篩子,不要全盤接受來自老師的訊息,不然上完課可能沒有得到力量,反而感到茫然空虛。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1BD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1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11705137.A.38E.html

01/27 10:12, 3年前 , 1F
我是覺得可以認識自己不錯阿
01/27 10:12, 1F

01/27 13:33, 3年前 , 2F
01/27 13:33, 2F

01/27 16:13, 3年前 , 3F
推 上完這門課就是會有種感覺有學到很多但其實沒有的
01/27 16:13, 3F

01/27 16:13, 3年前 , 4F
空虛感
01/27 16:13, 4F
文章代碼(AID): #1W4AinEE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