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9-1 孔令傑 商管程式設計

看板NTUcourse作者 (Z)時間3年前 (2021/01/25 18:41),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9-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孔令傑老師、盧信銘老師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管理學院選修兼A6通識 (詳細內容左轉看rrro的文章吧~ ) δ 課程大概內容 從變數、運算式...到類別物件、部分套件(plt, tkinter, bs4, sklearn...), 最後以Github、專題實作收尾。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撐得下去的話,收穫滿點、分數也給很甜。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Coursera 資源 課程教材、助教講義、《Think Python》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每周自行上Coursera觀看影片、上NTUCOOL觀看助教影片(讚!!)或討論、 上NTUCOOL、PDOGS繳交Homework(本學期8次作業), 最後幾周再以專題報告結尾。 (另有安排不少助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依規定去諮詢。)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甜、扎實! ------------------------------------------ Homework 40% (The lowest one homework grade will be dropped.) Quiz 5% Two Exams 25% (15% for the higher and 10% for the lower) Final Project 30% ------------------------------------------ 第二次期中考爆了,總成績還能接近滿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先到NTUCOOL看題目,依題意撰寫程式,再將完成的程式碼丟到PDOGS。 Homework可馬上看到分數;期中考則不會,要自行發覺程式是否有問題。 本學期Homework總共有8次,每次有三或四個題目,難度的話... 前幾次作業,一個下午約可完成; 後幾次作業,一個下午可能只能完成一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線上學習~ 整個學期只要期中考記得出席考試即可。  另外提一下期末專題,   從公告分組結果(12/12)到繳交專題影片(12/29),只有半個月的時間...    個人覺得對邊緣人初學者非常不友善...    建議邊緣且初學的人盡早找好組別,    也要多蒐集以前做過哪些東西及用了哪些套件。    (Youtube、Github可搜尋到一些,或詢問修過的同學...) 本學期本組是用plotly及Dash, 實現商業智慧軟體(Power BI、Tableau)的功能, 用起來跟R語言的shiny套件類似,個人覺得用來做專題CP值滿高的。 Ψ 總結 必須說... 這堂課loading真的頗重!! 我在開學前,有先把Coursera上的影片都看完, 但實際開始修課,還是花了許多時間(寫作業)... 比我任何一門必修還多... 不過學到的東西的確不少~ 例如,必修有需要用Stata跑分析, 索性就改用Python的statsmodels、linearmodels跑,用起來不錯又潮~ 另外,最近有用requests從網路抓了400多張圖片,再用PIL併成PDF檔, 不用一個一個另存新檔,也不用PDF編輯軟體合併,效果相當滿意~ 總結來說,好課一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50.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611571292.A.E08.html

01/25 18:49, 3年前 , 1F
樓下ooor
01/25 18:49, 1F

01/25 18:50, 3年前 , 2F
喔耶是課程評價文~
01/25 18:50, 2F

01/25 20:50, 3年前 , 3F
喔耶是課程評價文~XD
01/25 20:50, 3F

01/25 22:15, 3年前 , 4F
一樓大師
01/25 22:15, 4F

01/26 16:29, 3年前 , 5F
樓上ooor
01/26 16:29, 5F

01/27 18:37, 3年前 , 6F
三樓rrro
01/27 18:37, 6F
文章代碼(AID): #1W3g1Su8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