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8-2 陳光華 數位人文概論

看板NTUcourse作者 (ts13tomato)時間3年前 (2020/09/01 14: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陳光華 開課 唐牧群、闕河嘉、蔡天怡 合授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圖資系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數位人文,就是用數位科技進行人文研究。授課老師與內容分別為: 【陳光華老師】數位人文導論、數位資源的建構與整理 【闕河嘉老師】CORPRO 中文獨立語料庫分析 【唐牧群老師】Gephi 網絡分析 【蔡天怡老師】Tabeleu 資料視覺化 【課座】QGIS 地理資訊系統、DocuSky數位人文工具 其實這門課有一個很精美的網站,點連結 http://dh.lis.ntu.edu.tw/index.html 或關鍵字搜尋「數位人文」就會找到,裡面包含課程內容和歷屆作品。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3.75 星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教科書,由各授課老師準備簡報與教材,多數會放在課程網頁上供學生下載。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講授投影片,並帶領同學操作軟體。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平時成績20%,期中報告30%,期末報告50%。 個人認為老師蠻佛心,即使我們這組的報告有明顯缺失,最後仍然給我們A。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一、平時成績(20%) 包含出席(其實沒有認真點過名)、上課態度與課堂作業的完成度。 二、期中、期末報告(80%) 期中報告是期末專題的發想與準備,學生在助教帶領下討論、分組蒐集人文資訊 ,奠定期末發表的基礎。 期末報告則完整呈現專題,需上臺發表,並繳交紙本報告與簡報檔。 因為本門課為小班教學,老師有餘力針對各組進度,彈性調整期中、期末的發表 時間,所以不至於做不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本門課的設計是專題導向,因此組員的合作變得至關重要。 如果知道自己在軟體面向比較弱(我本人就是QQ),可以找擅長這些軟體的本系 生同組,讓報告更順利。 Ψ 總結 對我而言這門課很像是一個整學期的工作坊,主要的收穫是在技術層面,也就是 如何操作軟體,並藉由最後的專題學以致用。 較可惜的是,上課練習的範例,都直接採用老師預先處理好的資料,導致我在撰 寫期末專題時,不太熟悉要從哪裡取得原始資料,或如何加以清理。 另外因為各老師只負責講解他專長的軟體,導致沒有人提及跨軟體的轉換(比如 CORPRO的成果如何轉成可供Gephi讀取的檔案),這點容易讓學生在進行期末專題 時小小卡關。 總的來說,這門課雖不要求軟體基礎,但有軟體經驗的同學一定比較吃香,甚至 能自己編寫程式語言,繞過課堂軟體的限制或缺陷。 不過就算沒基礎也不用擔心,因為這堂課的助教超級用心,總是幫助同學解決很 多操作上的困難。 此外,老師很鼓勵將期末專題投稿至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 會」,即便課堂結束,仍樂意為我們修改草稿並提供回饋。 有意接觸學術圈的同學不妨來試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3.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98942002.A.66B.html
文章代碼(AID): #1VJUioPh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