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8-2 蘇虹菱 創意與寫作表達

看板NTUcourse作者 (Formosan)時間3年前 (2020/08/16 23:57), 3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N 哪一學年度修課:10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蘇虹菱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寫作教學中心,大學部以上皆可選修。基本能力課程。 我這班也有碩班的學生來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1. 透過閱讀與書寫,對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想法、處境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2. 經由寫作練習,學習因應不同文類的寫作目的及特性, 發揮創意,掌握最適當的文字表達方式。 3. 聆聽來自不同科系、背景的成員,對文本及同學習作的閱讀回饋。 (以上取自 Ceibe) 實際上每次為老師上課,教導寫作相關的方法 如三幕劇的寫作手法,衝突、懸念與高潮的運用,故事基本元素的分析 接著會進行自由分組針對文本帶出的問題討論、或是發紙課堂即興練習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對文本分析有興趣、想練習寫作的人 ★★★★ 想認識外系朋友的人 ★★★★★★★★★★ 想聽各式各樣故事的人 ★★★★★★★★★★ 不太喜歡分享自己的故事的人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每個禮拜都會有指定的文本篇章要當作業閱讀,有些是選文,有些是同學的作業 (對,雖然都是匿名,但是你寫的故事會被大家看到喔!!) 通常來說都不長,正常人大概 20 分鐘內一定看得完,包含 - 侯文詠〈櫻桃的滋味〉 - 李佳穎〈遊樂園〉 - 吳億偉〈軟磚頭〉 - 鍾怡雯〈驚情〉 - 湯舒雯〈初經‧人事〉 - 賴維鈞〈一條路〉 - 傅天余〈不該被錯過的溫暖─導演成瀨巳喜男〉 - 丘成桐〈落花人獨立〉 - 侯孝賢〈其人其事〉 - 周俊勳〈我認輸〉 - ...等等等 閱讀的內容常常會在上課的時候再帶過一遍,接著會給出幾個問題給同學們 或是針對上課的主題討論,像是分享過去曾看過運用衝突、懸念與高潮的作品等 分組是採自由分組,大家人都很nice啦不要怕 大家可以趁課堂討論的時候找跟自己頻率相仿的朋友,一起組成期末刊物小組!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功課都有做、都有全勤的話分數不會太難看 上課如果有自願發言的話,也可以拿到好寶寶印章,是有加分效果的 要拿到 A+ 要很認真很認真才行(老師說的) - 課堂參與及表現 50% 包含出席率、小組討論、個人發言等。 - 個人習作 30% 故事創作。 - 團體作業 20% 小組需協力完成一份刊物。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不計上課隨堂練筆的話,本學期共有以下的回家作業,數字是字數規定 - w2 隨堂練習:人物設定 - w5 故事開場 800-1200 - w8 十五歲以前的人生 1000-3000 - w10 故事創作 2000-3200(接續w5) - w13 我的故事 1000-3000 - w15 (小組)廣告文案實作 選照片 + 短篇文案 - w18 (小組)刊物 2000+ 所以約是兩到三個禮拜就要寫一篇 2000 字左右的文章喔 可能有人覺得這個負擔有點重,但其實只要靜下心來寫故事一切都很容易的 期末的話主要是 3~5 人一組,圍繞一個主題各自寫文章,最後做成一本刊物 以下列出本班的刊物作品名稱,大概就是這種類型的: - 泛黃的紙頁,不褪色的回憶:公館二手書店巡禮 - 網球補給站—四大賽事與傳奇人物 - 撕下外籍勞工的標籤: 看見一個「人」 - 你的難關 韓劇都發過 - 樂壇新風潮-獨立樂團,你知多少? - 台灣人,早餐吃什麼? - 來一場羅馬競技生死鬥!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每次都會算出席率,所以不要翹課啊 加簽的話因為教室坐不下(本課程非常注重團體討論,太多人會很亂) 加上老師沒辦法改那麼多份作業(作業都老師自己改 + 老師又有三堂課要改) 所以很遺憾地只能靠第三類加選拚拚看 + 抽籤等第三周加簽 基礎的話,只要有一顆愛寫作 + 願意分享的心就夠了 Ψ 總結 老師很可愛,這學期的助教又很carry,給了我們很多寫作上的建議 加上又可以認識不同系的人,一起完成一份具有意義的刊物 真的是一堂很棒的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68.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97593454.A.106.html ※ 編輯: rutw (180.217.168.28 臺灣), 08/17/2020 00:04:42
文章代碼(AID): #1VELTk46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