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4-2 林子儀 言論自由

看板NTUcourse作者 (嘎哈歪)時間8年前 (2016/07/05 22:15), 8年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4-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林子儀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法律所,與大學部合開 δ 課程大概內容 言論自由傳統理論,主要是兩大問題(何謂言論?何謂自由?),和一些與現代(網路) 的爭議。老師有說可能之後架構會改,不過今年來不及。 (以下抄至ceiba,大致相同) 第1週 1. 課程簡介 2. 言論自由之一些基本議題 第3週 言論自由的研究方法 煽惑內亂或違法行為之言論 第4週 續:煽惑內亂或違法行為之言論 第5週 1. 言論自由之特殊原則:Overbreadth & Void for Vagueness 2. 事前限制(prior restraints) 3. 涉及揭露國家機密之言論 第6週 雙軌理論(two-track theory)與象徵性言論(symbolic speech) 第8週 1. 表意時間、地點及方式之限制 (time, place, and manner restrictions) 2. 公共論壇 (public forum) 第9週 1. 挑釁言論(fighting words) 2. 不接收訊息自由(不聽不看之自由) 3. 不表意自由 第10週 1. 雙階理論 (two-level theory) 2. 商業言論 (commercial speech) 與專業言論 (professional speech) 第11週 名譽權與言論自由 第12週 隱私權與言論自由 第13週 性言論:猥褻言論、色情言論、青少年之保護及女性觀點 第14週 1. 令人不快之言論(offensive speech) 2. 仇恨言論(hate speech) 第15週 政府言論 (government speech) 與公務員之言論自由 第16週 接近使用媒體權 第17週 傳播媒體、網路與政府角色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對言論自由有興趣毫無疑問★★★★★+ 想見識大法官風采★★★★★ 害怕英文,或討厭看大量文本 (以大學部的觀點而言文本的量非常嚇人,以研究所的觀點應該不是很重)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有一套言論自由教材,會放在網頁上。 (總共約700頁,絕大部分是大法官解釋+美國聯邦法院判決節錄)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根據當周主題講課跟討論,希望同學能先預習教材裡的資料(每周約60到70頁,大部 分是美國聯邦法院判決),會針對case做討論(非常喜歡點人問問題哦),老師也會在白 板上整理言論自由思考的脈絡。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未知?(還沒出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考試,沒有作業 期末報告定生死。(為一個比較法的期末報告,題目自訂,老師有給一些參考撰寫的資料,要先和老師做討論)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因為這次修課的人不多,而且大學部和外系的比例偏高,老師說難度降低很多。 基本上最好有大一憲法基礎,比較不會有對討論問題的陌生感,不過老師會一步一步慢慢帶著建立 整個言論自由思考的架構。 老師是卸任大法官,現在是中研院法律所所長,有一種大學者的氣場/風範, 而且思考問題非常的細膩。 跟著老師想問題會想到很多之前忽略的細節和層次,是非常好的思考訓練。 而且,老師不希望我們直接接受他的看法 (因此並沒有指定他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當指定讀本) 而是根據個案去釐清理論和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在課堂上透過討論增進自己的想法精細度,也和不同觀點的做討論 (當一個想法出現時,老師一定會問有沒有反對的意見) 然後,因為班級很小,老師會認人,然後直接點你問你的看法(笑)。 Ψ 總結 我個人是高中唸釋憲文時就很仰慕老師意見書中的邏輯和思維, 而台大法律系美派大一憲法課本《憲法—權力分立》就是台大美派老 師的結晶 (被戲稱成「十萬個為什麼」,可以充分展現美派老師的教學方式XDD) 看似理論架構沒有德派那麼細分,但其實對於每個案子的差異,和原則 的操作都是非常細膩的,也因此老師常希望我們在上完課後,能再回 去細讀判決,會有不同體會。 在言論自由領域,林子儀老師絕對是台灣第一把交椅,而這門課除了能 夠聽老師分享言論自由基本理論和看法以外,我覺得收穫最大還是對看 判決的訓練。 作為一個大二小白兔,從一開始修課完全對美國法院判決沒有概念,每 周被要求唸五到七個判決的節錄是超級崩潰的事,常常看不懂法院到底 要表達什麼(而且不像歐陸法系有明顯的法律適用,美國判決一個層次 一個一個問題慢慢討論)。 老師在課堂上指點了一些看判決的方法(判決的架構、做摘要等等), 學期中之後我覺得成長頗大,對於判決開始有sense,甚至期末報告的 時候有辦法自己閱讀判決全文來寫報告。 這可能對於修過美國法相關課程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至少我在這堂課學 到很多的是這個部分,比較來說是一般傳統法律系大學部課程少有的訓練。 如果不害怕英文願意承受龐大的文本壓力,深化、挑戰自己想法的人,很推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21.1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67728134.A.AD7.html ※ 編輯: even841130 (36.229.121.156), 07/05/2016 22:28:03

07/05 23:02, , 1F
子儀推推 好想聽課
07/05 23:02, 1F

07/06 14:45, , 2F
推榮譽導師XD
07/06 14:45, 2F

07/06 21:31, , 3F
推老師
07/06 21:31, 3F
文章代碼(AID): #1NUy46hN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