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4-2 A3 科學在文化中的定位與挑戰

看板NTUcourse作者 (Ironpower)時間8年前 (2016/06/21 02:45),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4 學年度第 2 學期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江才健 老師 δ 課程大概內容 彙整多年科學文化評述及親身觀察經驗,以及與近代科學發展歷史中有代表性之 中外大科學家往還之心得,對於我人面對近代科學的思維心態提出觀點,希望激 發學生對科學的重新定位與思考,並產生面對與宇宙生命現象之文化新思維。 ( 截自CEIBA )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指定用書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教學,主要是老師上兩節課後會留下大約 10 分鐘的時間讓同學提問。 上課的風格有些無趣,主要內容由一開始會介紹許多科學家如吳健雄等等的故事 ,接下來則會進到老師對於現代科學發展的質疑,並同時舉例許多當代有名科學 家等的看法等等,主要是希望讓同學了解現在科學的「實證」、「化約」邏輯是 會出錯的,並質疑我們的科學訓練等等是不是讓我們原地自轉等等的。 ( 不過老師的論點有些我也不太清楚,可以參考參考就好 > < )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隨堂小考*4 60% 閱讀心得*3 40% 基本上閱讀心得有按照老師的格式寫應該都會有A-以上的成績,至於隨堂小考的 部分只要有寫並且沒有違反老師的論點應該都可以拿到 80 分上下的分數,分數 會根據回答的完整性跟老師的論點切合性成比例。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試題型: 不定期舉辦。基本上會是問答題,通常一次小考會有兩題,內容會有關上課所提 到的科學家、演講、文章、實驗等等,也會問一些上課看的影片的內容,另外也 有可能會問一些個人看法等等,基本上都是老師批改。 閱讀心得: 每次大約會有 3~4 篇文章,都是老師曾經寫過的報導,會用掃描檔的形式寄給 大家閱讀,心得必須包含內容統整、個人心得以及提問,基本上都是助教批改, 只要符合格式都能拿到A-以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的部分我記得好像是抽籤。 不點名,但是老師的小考是不定期考的所以要翹課要翹對時間 ( 不過助教人很好 都會事先給 Hint ) Ψ 總結 老師年輕的時候是專門跑科學、科技相關的記者,所以常常周遊列國認識很多厲 害的科學家,如楊振寧等大科學家他都認識,甚至是很好的朋友,因此上課常常 可以聽到他與這些科學家的互動,我想這是這堂課最有趣的地方。 至於課程重點有關現今科學的質疑的部分,我認為見仁見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 接受老師的說法,但我覺得有些部分也值得聽聽,例如「青蛙斷腿實驗」點出了 實證論的瑕疵,我想如果願意認真上課還是可以聽到很多內容的。 另外老師的投影片是屬於沒有內容的那種,因此上課的內容都在上課的時候講, 如果要臨時抱佛腳是有點困難的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66448343.A.193.html

06/21 17:44, , 1F
抱佛腳可以去搜尋老師的文章 基本上跟上課內容一樣
06/21 17:44, 1F

06/22 13:20, , 2F
版上搜尋「江才健」...
06/22 13:20, 2F

06/23 13:23, , 3F
看ceiba裡的文章剪報
06/23 13:23, 3F

06/23 15:47, , 4F
助教很正也很nice
06/23 15:47, 4F

02/20 11:21, , 5F
音樂社會學
02/20 11:21, 5F
文章代碼(AID): #1NQ3dN6J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