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0-2 陳嘉銘 正義與國際政治專題

看板NTUcourse作者 (快天亮了吧)時間12年前 (2012/07/07 23:39),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0-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陳嘉銘 δ 課程大概內容        在國際領域中,正義有任何力量嗎?在回答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之前,        也許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個別具體的國際議題中,審視我們會持什麼樣        的道德立場,然後再思考我們真的能夠放棄這些道德立場嗎?我們能        夠放棄到什麼程度?                本課程將閱讀和討論國際領域中的道德或正義等議題的主要政治理論        著作。我們首先初步熟悉古羅馬和基督教兩個影響西方深遠的傳統,        這兩個傳統在討論萬國間的正義/法律(ius gentium or the law of        nations)關係時,也同時考慮了人作為人的自然社會性(natural        sociability)的豐富關係。奠基近代國際世界思維的馬基維利、格勞        休斯和霍布斯等人的思考,都是和這兩個大傳統對話而形成。在這些        傳統國際思維中,國與國之間主要的核心道德問題是:戰爭是否合乎        正義、正義的戰爭的條件有哪些等等,這些問題構成了傳統國際道德        思考的主要部分。我們第一個重心將放在當代對義戰的討論,主要閱        讀的文本是Michael Walzer的Just and Unjust Wars: 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以及和他對話的許多作        品。從干預這個議題,我們也將延伸討論共同體自決的議題。 然後我們把重心轉移到自由主義的普世主義者們(liberal cosmopolitans) 身上。康德是第一個打破萬民法傳統,把個人提昇到國際法地位的人,他        引起的革命,繼續成為當代許多國際道德議題的主要動能,包括國際經濟 正義、移民與邊界、環境正義問題等等,我們也將考慮對普世主義的批評 。接下來,我們將花兩週討論後殖民觀點。最後我們將討論全球制度的治 理問題。         Week 1(2/23):現實主義與正義: 雅典人與斯巴達的爭論         Week 2(3/1): 西賽羅:共和國、人類社群與戰爭         Week 3(3/8): 基督教:人類社群、自然法與義戰         Week 4(3/15):義戰與自衛         Week 5(3/22):義戰與人道干預         Week 6(3/29):Self-determination(自決)         Week 7(4/5): 戰爭中的正義:殺戰鬥人員的道德問題         Week 8(4/12):戰爭中的正義:殺平民的道德問題/恐怖主義         Week 9(4/19):啟蒙普世主義:康德與當代普世主義         Week 10(4/26):經濟正義:全球貧窮         Week 11(5/3): 經濟正義:全球化         Week 12(5/10):移民與邊界         Week 13(5/17):對普世主義的批評         Week 14(5/24):全球環境正義         Week 15(5/31):後殖民:非洲         Week 16(6/7): 後殖民: 印度、美洲         Week 17(6/14):全球治理的問題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想學東西★★★★★  沒有充足時間者★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Michael Walzer的Just and Unjust Wars: 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 Fanon的Black Skin,White Mask 以及老師自己選編的講義上下兩冊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上課方式很簡單,回家讀完每周的指定閱讀後,老師會在課堂上做個整理。       最後再由兩個同學針對每周的主題做個小報告,主要是理論的簡介和案例       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但是老師都會上到12:30左右。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課程要求和成績給分規則 (1)15 % 文本閱讀和課堂參與:我每週將會演講60-70分鐘,剩下的30-40分鐘,我將抽     點至少6個人回答相關該週文本的問題,每個人都永遠有可能被重複抽到(沒有     上限),如果你回答問題時,沒有閱讀該週文本,15分就會拿不到。因此你必需     閱讀完文本,再來聽演講。你需要每週出席。缺席將視同未讀文本。 (2)10% 請你們兩個人一組,選一週的主題上台報告,找好人和主題後和助教登記,原則     上每週報告兩組,先登記先贏,如果有人先登記了,你們就要換主題。報告時間 是6分鐘以內(不能超過)。報告內容是找一個符合當週討論的國際道德議題的當代 個案,以當週的文本分析這個個案。你必需在Economists, Foreign Affairs,     The Nation, The New Republic, Guardian這些報章期刊中尋找你要的個案。 (3)75% 三次「文本和個案分析」作業。作業內容:作業前半部先分析和批判該文本的論     證(請遵循我發的”Guidelines for an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寫作指引),作業後半部選擇一個當代個案進行分析。每次作業3000字 以內。      分數主要三次作業為主,老師很看重這個部分。    如果好好寫,老師的給分應該很適當。    可以在寫完後先寄給老師修訂,依老師給你的意見做修改後交出。    在交出後如果對於當次成績不滿意,老師也會給予再交一次的機會。    如果用心寫報告,分數應該不會太低。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沒有期中期末考,只有上述的三次報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 老師個性?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是個甫歸國的幾年的政治哲學學者.是中研院政思中心的研究員, 來台大兼任.上課風格很輕鬆,但有時候可以感受他思路的精確,對於 政治哲學或是國際政治理論的嚴謹態度. 要來修這門課的話,最好有心理準備每個禮拜要閱讀100頁左右的英文文本. 如果不閱讀來上課老師基本上不會怎麼樣,但是這堂課的效果就差不多沒了. 因為老師主要是對每周的文本作概要式的整理,而非枝微末節的講授.這堂課 除了訓練寫文章,另一方面就是閱讀訓練,特別是對於這些理論家論述的閱讀. 因此,回家才是修行.如果沒有每周閱讀這樣份量英文的準備,來上課是沒意義 的. Ψ 總結 會推薦這堂課的原因是因為能講授國際政治理論(和國際關係不同)的老師 在國內是稀少的. 另外,這堂課能幫助訓練閱讀和寫作,特別是老師畢業於芝大,對於寫作 有一套方法.能有機會學習這套方法,其實很值得. 這堂課的文本是老師參考世界各大學後總結的主題和文獻.所以可以閱讀許 多不同立場的理論家的文章.老師尤愛將他們針鋒相對的論述放在一起.讓我 們在閱讀中去整理對於單一主題的多元看法.在整理各家論述時,可以訓練 批判和質疑的能力,以及議題核心的掌握能力. 課堂開始的時候大約有七八十人,選課確認後剩30多人,其中又退了一些 最後剩下23人吧.如果沒有準備不建議來修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28.78 ※ 編輯: jbleedkai 來自: 118.160.128.78 (07/07 23:40) ※ 編輯: jbleedkai 來自: 118.160.128.78 (07/08 00:02)

07/08 00:02, , 1F
推嘉銘!!!!!!
07/08 00:02, 1F

07/08 00:30, , 2F
推~ 這門課真的超級重~
07/08 00:30, 2F

07/08 09:33, , 3F
推嘉銘!!老師很用心的給同學小論文上的指導!!
07/08 09:33, 3F

07/16 15:09, , 4F
老師很用心:D
07/16 15:09, 4F

07/25 23:18, , 5F
台大缺國際政治理論老師不意外^.<
07/25 23:18, 5F
文章代碼(AID): #1F-5XCGN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