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A4 佛教的生命探索 蔡耀明

看板NTUcourse作者 (Zacky)時間14年前 (2010/07/15 00:44),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9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蔡耀明 δ 課程大概內容 佛教、生命、生命哲學 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歷程形成探問意識 紮根於經典依據的生命探索: 導向生命之解脫 導向生命之覺悟 生命哲學之課題與論題 生命之目的 生命之意義 生命觀與世界觀 以阿賴耶識、如來藏、法身之概念深化與拓展生命探索與生命實踐 心識脫離生命體 往生、修行的所在或世界、淨土 佛陀教化的世界之關聯與形成 死亡與重生: 生死中有的與導引 生死輪迴的挺立之道 佛教的生命教育 生命治療 生命實踐 禪修、解脫、了生脫死、涅槃、生命智慧之開展、生命的覺悟 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 ........................................................... 以上是課程大綱上的課題。 老師想教什麼就教什麼,不一定會按大綱的主題去教。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喜歡思考生命哲學問題+喜歡作文 5 修又涼又甜的通識 4 學人生大道理 4 (前提是專心上課和沒有被睡魔帶走) 混學分 3~4 想學佛學知識 0~5 (根據助教而定)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課程大綱包括課程要求、每週主題的引導問題及參考書目、報告導向問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向助教索取或在CEIBA下載。大部分的參考文章助教都 會影印,可以於大課時索取,老師會在上課時講解佛經,其他文章同學可自行在 課後閱讀(或不閱讀),作報告的參考資料。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中文授課。參考講義包括中文和英文的文章。 大課: 口頭授課,連板書都不用。老師很排斥PPT。因為老師聲音低沈,加上內容頗深 ,成為了很多同學的催眠藥。 導修課: 在加退選期過後的第4週,修課學生名單確定,學生會被分配到其中一個助教的 導修班(共5班)。每課導修課會有一個主題(有時同一主題橫跨兩週),當週報告 的同學要針對該主題作口頭報告,之後開放給學生發問,助教也會提出評語。一 課會有4-5個同學報告。有些助教會在導修課額外提供講義。 第1~4週是3小時大課,第5週連上3課導修課,第6至17週為2小時大課加1小時導 修課。第18週為期末報告,以大課的形式上課。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平時表現 20% 導修課報告 共60% 期末報告 20% 分數由助教全權決定。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很甜。 以上為98-2的情況,下次開課時評分方式可能會再調整。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導修課報告: 學生須以以下主題作口頭報告,於報告前發表1頁長的發言稿,並在報告後一週 內整合助教的意見發表2頁長的書面報告。報告順序由助教決定(當然是可以用喬 的!) Week 5: Where can I find answers? / Is life sacred? Week 6 & 8: Is it bad to die? Week 9: Which deaths are worse? Week 10 - 11: Might I live on? Week 12: Should I take the elixir of life? Week 13: Who's who? Week 14 - 15: Is it all meaningless? Week 16: More and better? Week 17: Does reality matter? 原則上學生要做4次報告,但是因為修課人數超出預期(100,雖然上限是200), 導修班人數過多,最後調整成2次,另外加一次不用發言的書面報告,題目自選 。如果學生在輪到自己報告的一課缺席,該次報告以0分計算,但是助教有最終 決定權。 期末報告: 學生須於第18週大課上課前遞交3頁長(1200-1500字)的報告,題目為「我的生命 探索心得點滴」或「回顧佛教的生命探索」。學生自願做口頭發表報告會有加分 ,如果沒有自願者,老師會統一抽籤。 報告語言為中文,導修課發言稿和書面報告須在CEIBA的課程討論板發表(不要上 傳到作業區),期末報告的遞交方法以助教為準,有些是要影印硬本,有些是寄 電郵給助教。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出席率: 只有第5至17週點名。指引是寫在大課上課前就要找助教點名,但是不同助教有 不同處理方法。我班的助教接受學生到討論課時才找他點名。點名的課堂可蹺課 6次,如果超過出席率以0分計算。 遲到: (大課) 可。老師不管。 (導修) 看助教。 加簽: 方式是3,一律以網上加退選系統決定。不過每次首兩週每次上課後都會有不少 學生退選,正好和加選人數抵消,真心想修課的學生最遲在第四階段應該可以選 到。也可以在第3週拿加簽單找老師加簽,老師到時會全簽。 外系選修: 可,因為是通識。 基礎: 看你被派給哪一種助教。在「佛學向」的導修班,有修過佛學有優勢,在「哲學 向」的導修班,有修過哲學概論或邏輯會有優勢。不過一般學生都是從零開始。 其他: 雖然原PO不鼓勵,但是上課時讀其他科目的課本,或者用筆電做功課,老師、助 教都不會管。睡覺也不會管,但是有一次老師看見很多人睡著,老師就分享了提 高睡眠品質的方法,讓每天早起上課都能精神充沛(原PO照著做結果睡過頭...) Ψ 總結 本科是很多學生都公認又涼又甜的通識,但是因為課程模式和作業項目的改變, 報告由兩篇變成四篇,所以變得不太涼...... 原PO發評價文的原因,是因為要提出另一角度的評價。如果和數天前另一同學同 一課的評論文比較,內容應該有不一樣。那位同學很可能被派到「佛學向」的助 教,所以會說老師在大課講的東西很有用。原PO被派到「哲學向」的助教,佛教 的東西變成對原PO完全沒有用。第一次報告有引用佛教的觀點,結果因為不合邏 輯被助教批很慘(我班助教後來也有說有助教會對不符合佛教觀點的報告批很慘 ...)。 我班的助教不要求報告針對佛教的觀點,因為他覺得這門課既然是通識,所以 不希望我們的思想變狹窄,只要符合邏輯,用什麼觀點都行,佛教觀點聽一下就 好。這不代表他不了解佛教,他(說)以前有上過蔡老師的佛學課拿過9X! 總之98-2的評分是應該是助教說了算,否則我班的報告應該很難評分,有同學很 大膽寫基督教的觀點...... 題外話: 這一次的助教中,有一位是已經出家的尼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8.137

07/15 00:50, , 1F
聽聞有些助教會對有在CEIBA參與討論(報告除外)的同學加分
07/15 00:50, 1F

07/15 00:50, , 2F
我班沒有
07/15 00:50, 2F

07/15 19:29, , 3F
推~
07/15 19:29, 3F

07/16 08:03, , 4F
我推某位講話身體會搖的助教~
07/16 08:03, 4F

07/17 22:20, , 5F
這不是上學期的佛學概論嘛 給推
07/17 22:20, 5F

07/19 03:23, , 6F
樓上,是98-2的「佛教的生命探索」,我沒有修佛學概論
07/19 03:23, 6F
文章代碼(AID): #1CFUbXOr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