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98-2 王育雯 樂曲賞析與身心體驗

看板NTUcourse作者 (牛)時間14年前 (2010/06/27 03:0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哪一學年度修課:98-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王育雯 δ 課程大概內容 老師會先從「聲音」的概念開始, 音樂的基礎知識介紹, 接著是一連串的各種聆聽方式引導, 包括身體、性靈、情感、理性、想像、期待與實現......等等。 教材所使用的音樂包羅萬象, 可以肯定的是你所想像的到的音樂類型 都會是這門課的教材。 (西方古典、東方國樂、宗教音樂、電影配樂、部落文化、流行、爵士......) 老師常常會另外念一些她看到的論文, 或是用繪畫、文學來補充, 內容可說極為豐富。 學期中有一次古琴老師來表演, 甚至還有到樂學館讓我們體驗彈古琴喔!!! 原本好像有打算要請一個學者來演講羅生門的電影配樂, 最後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了Q_Q 沒有很深的音樂理論壓死你, 但又可以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思維, 對新手不會有很大壓力, 對老鳥又增廣見聞。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既然是私心XDDDDDD)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只有建議參考書目。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介紹的部分都會用投影片, 搭配音樂曲子作介紹, 偶爾會放些影片輔助, (e.g.唐喬凡尼) 可能會邊聽邊說, 也可能會停下來講, 不過總是會再放第二遍第三遍讓大家去琢磨。 (投影片都會放上ceiba) 團體討論, 學期初會要我們和附近的人一起小組討論, 然後會再全班討論分享。 第四個禮拜左右就會照小組報告的分組作討論, 有的時候會要交上討論結果, 或是上台分享。 內容不外乎是上課放的曲子的聆聽經驗與分析。 老師很喜歡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或發現, 不過大都時候大家都很悶XD 雖然老師會有點遺憾的感覺啦, 但總是能很順的自己接下去。(這點我蠻佩服的XD) 我覺得老師蠻可愛的, 有時候意外的風趣XD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課堂討論 15% 包括課堂中的全體討論與分組討論 隨堂考一次 20% 分組報告二次 20% 此二次分別包括課堂報告與書面資料。 也包括平日課堂中的分組討論成果 聆賞報告三篇 45% 這是老師一開始給的啦, 不過最後聆賞報告只有兩篇, 所以也不知道最後會怎麼調。 至於甜不甜喔, 分數還沒出來所以也不知道, 不過老師一直在製造幫我們加分的機會XD 像是什麼早到的有加分啦, 發明一種聆聽方式可以加學期成績十分啦等等 (不過這實在是太難了啦= =)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唯一的一次隨堂考 (雖然號稱隨堂可是其實有公佈日期), 四題單選五題複選 五題聽音樂回答問題 (e.g.辨識音樂進行到的段落、曲子所屬的年代風格等等) 有的是上課就有介紹的曲子, 我覺得有上課就不難啦。 個人報告兩份, 一份是身體聆聽經驗分享, 其實就記錄聽音樂時你身體有什麼變化而已; 另一份要比較兩首曲子的情感表現差異, 我覺得要花一點時間,(我大概花了八個多小時吧) 不過我覺得作完會很有收穫。 兩次小組報告, 兩次都是用上課學過的聆聽方式來經驗曲子, 只是第一次是針對一首, 第二次是比較兩首。 (而且第二次因為學過比較多種所以比較有發揮空間)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因為似乎主要是開個醫學系修的, 所以老師說醫科優先, 然後照年級大小排序。 (不過我大二非醫科最後也是有修到啦) 關於出席和遲到, 看看評量方式就會發現沒有出席率, 不過就像上面說的, 早到有加分XD 我覺得老師和助教人都很好, 應該不會有所謂說不記出席率又點名偷偷扣你分的黑暗兵法存在啦。 只是老師似乎有點傷心吧, 因為到學期中開始出席率明顯下降, 所以才會想出點名加分的方式想要鼓勵大家來上課。 我想老師只是很想要和大家分享她的研究成果罷了, 所以會覺得人少有點可惜吧。 Ψ 總結 最後一堂課時, 老師說她很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繼續開這門課。 (所以明年不一定會有這門課......) 聽到的時候好難過, 一門好課既然要因為學生出席率低而作罷。 或許會有人這麼說吧, 「真的是會教的好老師的話誰會想翹課啊!」 什麼是好老師? 態度嗎? 我想王老師的教學態度絕對是優到不行的, 總是問學生有沒有想法、有沒有問題, 總是關心我們小組報告的情形, 總是發問卷想要了解我們的學習狀況和對課堂的建議, 下課後總是努力解答學生的疑惑 (有一次甚至跟我說要不要去她辦公室繼續討論); 教學方式嗎? 這門課是「樂曲賞析與身心體驗」, 引導賞析的部分前面有提過了, 老師不斷的想要我們踴躍發表個人體驗, 我想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很符合這門課的訴求的; 教學內容嗎? 這我覺得真的是見仁見智, 我敢說老師的課程內容有很大一部分 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偽科學, (e.g.聽個音樂也可以治病?!別笑死人了!!) 所以接受度才會不高, 也就導致出席率不高吧。 我自己是覺得啦, 老師是提供切入事情角度的人, 要不要接受則看學生自個, 如果只因為刻板印象就認定不切實際, 未免可惜啦。 至少, 我從這門課學了很多。 (對了,如果你只是想要混學分的話還是免了吧,別去傷老師的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5.55 ※ 編輯: peabrainXD 來自: 111.248.5.55 (06/27 03:04) ※ 編輯: peabrainXD 來自: 111.248.5.55 (06/27 03:08) ※ 編輯: peabrainXD 來自: 111.248.5.55 (06/27 03:08)

06/27 10:41, , 1F
我都有去上課耶 是門好課
06/27 10:41, 1F

06/27 22:03, , 2F
很多好課 還是一樣會出席率低呀
06/27 22:03, 2F

06/27 22:03, , 3F
老師忘記台大學生也是台灣大學生了
06/27 22:03, 3F

09/14 11:14, , 4F
推!!! 老師教得很好~
09/14 11:14, 4F
文章代碼(AID): #1C9aysbf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