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A2 李文良 清代臺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

看板NTUcourse作者 (Alan Hsu)時間14年前 (2010/01/28 00:3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 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98-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李文良 δ 課程大概內容 從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劉銘傳治台政策,有時也會加入一些明代及日治時期 材料方便課程的講授,不過考試及作業的重點仍在清領時期的台灣。授課內容 的重點放在清代台灣的社會情形以及開發。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大推!!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大部分的課程為老師的口頭講解,有時會以投影片中的圖片配合授課。不過不 用怕無聊,因為老師的授課就像講故事一樣,故事中也會點綴以笑點,因此有 「冷面笑匠」的評價。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點名 記得是三次 作業 兩次(15%、20%) 期末考 (名詞解釋、申論題) 就以前的評價文來看,老師被扣星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分數問題。不過個人認為 只要照著老師的規則來,其實要拿到滿意的分數不會很困難。由於小弟在第一 節課有問過助教,助教說作業的部份是給大家拉分用的,通常分數都還不錯。 只要不要太混、再配合老師上課講授的一些內容,這部份的成績應是相差不大 另外是點名的部份,個人推測沒點到對於成績影響會很大。而且如果課沒上到 的話,期末考準備起來可能會很麻煩(這點後面再詳述)。個人是覺得老師的 授課相當有趣,蹺掉是還蠻可惜的。所以一般來說,點名的問題應該也不大。 (註:本學期小弟修過9學分的通識,李文良老師的課是我所上的通識中,全班 期初出席率跟期末出席率都相當高的通識課) 根據上述的分析,全班在前兩項的部份都相差不大(所以點名沒到就糟糕了)。 分數的差別主要來自於期末考。期末考的準備方向會在後面詳述。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只要平時專心上課、有抄筆記,甜。 作業一:指定讀物閱讀摘要與心得 1頁A4(只有一本書的某一兩章) 作業二:史料分析 or 家族史分析 3000字 基本上作業的製作不用擔心沒有基礎,評分的重點應在於文章的流暢度(就是 不要有錯字)以及自己的見解。如果寫不太出來的話,可以試著把寫作的內容 與老師上課內容作連結,很快就可以寫完了。筆者的成績分別是A-與A。 期末考 前面一直強調期末考是大重點啊!!考題會有2~4的名詞解釋,這些名詞通常是 老師上課特別強調的,所以上課沒有被點化到的很吃虧。老師在期末考前也跟 全班同學表示,名詞解釋是老師用來「點名」的方法,除了可以知道同學上課 有沒有來,也可以知道同學上課有沒有專心。因此這裡的答題重點,就是把老 師上課講到跟這個名詞(地名、人物、事件等)相關的內容都寫出來,應該就 可以拿到分數了。舉例來說:鳳山八社,除了定義外,還可以大概提一下雍正 年間的稅制改革。此外,考古題的名詞解釋似乎很容易再出現,因此考前要記 得把考古題出過的題目看一下。 申論題的部份,可能要答的只有兩三題,每一題的分數都很重(一題二三十)。 寫多一點應該會比較有二三十分的價值。申論題的準備其實也靠平時,建議在 抄筆記的時候,完整把老師的話記下來,而不要以條列式的方式整理。這門課 重視的是歷史脈絡的演繹,並不是在記憶瑣碎的知識。老師的授課即具有相當 的邏輯性,若是能把老師課堂上說的話抄下來,對於答題非常有幫助。我自己 的申論題是以老師的話答老師的題目,最後寫三面半仍意猶未盡,最後效果也 不錯,可以參考看看。(筆者考前只看上課筆記和補充史料,準備時間小於 六小時) 筆者最後成績9X,供參考。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無基礎可。出席對成績和期末考應該都很重要。 教室不是很大,不過之前老師好像都有給簽,可能是因為加簽的人沒有太多。 Ψ 總結 由於之前的評價文大都是因為成績而扣星,這篇的重點比較強調成績的部份。 不過這門課最吸引我的部份,其實並不是成績。而是老師有趣的授課以及獨到 的歷史思維,這點由之前的評價文可以窺知一二。 老師在最後一堂課曾經說道:「今天我教給各位的東西,可能考完期末考,只 剩下兩成,再過個新年,只剩下1%。然而,各位在這麼可貴的青春年華,每個 禮拜花兩個小時來聽我講課,若是都忘記了也就太可惜了。因此,我要教給各 為的是歷史學,而不是歷史。在我們以前的求學歷程中,只是背誦發生了甚麼 事、有甚麼人,這些是歷史,而不是歷史學。這些東西早晚會忘記,老師也不 例外。但是歷史學是教你一套邏輯,可以看透事情的表面、了解事情的脈絡, 並用你自己的一套邏輯去說服別人,這套邏輯不容易被忘記,也才是我要教給 各位的東西,才是各位每個禮拜花兩個小時應得的價值。」 我自己聽了是蠻感動的,而在老師的課程中也的確教了我們這些思維。雖然我 修的通識課中,這門分數並不是最高的,可是卻是我收穫最多的。或許這才是 通識課程真正的價值吧。寫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日後修課的同學不會因為成 績問題而錯失了這門極具價值的課程!! --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 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 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 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 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 秦相較,或未易量。 -蘇洵《六國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53.164 ※ 編輯: alanhsu007 來自: 61.224.53.164 (01/28 00:54)

01/28 06:44, , 1F
推原PO 感覺每堂課都做了逐字稿XD
01/28 06:44, 1F

01/28 10:00, , 2F
推樓上~以原po的認真程度應該每科都覺得甜吧^^
01/28 10:00, 2F

01/28 18:03, , 3F
同系都知道原PO是神人
01/28 18:03, 3F
文章代碼(AID): #1BO6ip2o (NTU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