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製藥也得摻入文化想像的配方

看板NTUcontinent作者 (政研新撰組! N)時間20年前 (2004/07/03 04: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製藥也得摻入文化想像的配方 文:劉士永(本文作者為台史所籌備處助研究員; e-mail:culture@new7.com.tw;新新聞902期推薦文章) 健保局對於藥品價格的管制愈來愈嚴格,各級醫院為了節餘利潤而傳出一陣換藥 風。就在這股以國產藥換進口藥的風潮中,我們一方面聽見藥界強調國產藥都來 自GMP合格藥廠,因此這些藥品有掛「國家保證」,所以成本雖低藥效卻不會比 進口藥品差。然而,我們另一方面卻也耳聞,總統府高層因為某種進口荷爾蒙藥 品遭國產品替換,而以藥效不佳為由,要求緊急進口原處方藥。 到底掛著GMP「國家保證」的國產藥品,是不是就保證有和進口藥一樣的效力? 其實不論是處方藥或是市售成藥,都有GMP藥廠的產品,但歷史經驗與藥品市場 的經濟糾結似乎告訴我們,已實施數十年的GMP制度並不是讓民眾相信國產藥的 關鍵。本土製藥工業能否生產有效又讓民眾吃得安心的藥品,恐怕還是得取決 於全球藥品市場的結構因素,以及本地社會對於藥品的文化想像。 台灣的醫療水準足以誇耀全球,製藥工業相對起來顯得一路走來步履維艱,也造 成民眾長期以來對國產藥不信任的印象。早自日據時代開始,台灣的用藥環境就 是醫界領導藥業的局面,因此山之內、鹽野義等日系藥廠的藥品不僅成為殖民時 期台灣醫師處方籤上的最愛,田邊、佐藤出品的成藥,也是當時家庭日用必備的 良方。這種情況除了是由於台灣總督府有意讓日本藥品壟斷台灣市場外,日據時 期台灣的醫學教育當中,缺乏藥劑專業人員訓練以抗衡醫師權威,也是一個重要 的因素。 ●國產藥等於次等藥 日系藥廠在殖民地台灣不僅沒有競爭對手,還能透過發行衛教雜誌、舉辦優生保 健比賽等方式,提高日本藥在台灣人心目中「高級藥」的印象。如果不是一九四 ○年代抗生素的出現,使得「邁新」(mycin)一詞成為肺結核特效藥的代名詞 ,台灣民眾或許還不會有歐洲生產高級藥的印象呢!日據時期的台灣並不是沒有 本土的製藥工業,但在資本不足又無法取得政府核發合法販售的字號下,所生產 的成藥如止咳糖漿、打蟲散等,不僅不能和日本藥競爭,甚至還常被當成偽/假 藥,遭到衛生警察的強制撤架與罰款。 在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台灣的藥房或藥局光靠販賣成藥,甚至是暗地裡 執行的密醫行為,畢竟也在一九七○年代以前維持了好一段榮景。不過戰後台灣 醫界因受美援扶持,日系藥漸漸無法與歐美藥競爭。於是歐美藥品快速席捲台灣 的處方藥市場,使得日系藥品在台灣轉而成為高級成藥的代表。這或許是因為在 看診負擔仍屬高昂的年代裡,日系成藥仍能憑藉著過去建立的社會印象,在台灣 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相信到今天,應該還有不少人記得「小兒傷風克 」的黑白卡通廣告,或是「征露丸」那股奇怪的辛辣味。也該還有五年級生,一 邊看著田邊五燈獎電視節目,一邊吃混著「表飛鳴」的飯菜長大。 台灣製藥工業在戰後的這段時間,除了軍系幾個藥廠得以承製已過專利期限的處 方藥外,其他的本土藥廠多半購買日系成藥配方,希望在成藥市場上分一杯羹, 這當然就很難改變國產藥即次等藥的觀感了。七○年代開始實施的GMP制度,不 過是再次確認了這種生產結構和社會印象的現實,並不見得能改變社會上對國產 藥的負面印象。這些負面印象不僅反映在醫界用藥偏好歐美藥的習慣上,也具體 呈現於一系列庸俗化的成藥廣告中。 ●製藥被納編到全球網絡 日系藥廠在一九五○年代後雖也走著類似的步伐,卻在日本傳統的用藥文化裡找 到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儘管戰後田邊、佐藤、山之內等大藥廠的名稱仍在,生產 的藥品卻變成了美國品牌的Nature maid或是授權的處方藥了。日本藥界從民間 既有的食藥文化中找到了區域生存的空間,並且也確立了日系藥也有長處的社會 印象。 舉例來說,在小兒消化藥的領域中,日本藥界原本就對乳酸菌或酵母菌的研究頗 深,再加上日人嗜食納豆這個文化因素後,從九○年代開始,各種以納豆菌為名 的健胃整腸藥就長居成藥排行榜之首,流風所及還曾是台灣觀光客必購的藥品。 漢方藥則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不僅漢方藥局能在不依賴販售處方藥的情況下發 展迅速,各日本藥廠還大量推出混合漢方藥材的成藥。單就二○○三年日本的成 藥販售統計來看,含漢方成分的成藥就佔了該年販售量的七成左右。由此可見, 儘管外國藥廠,尤其是美國製藥工業以其工業生產力和資本進逼日本製藥業,但 在靈活運用傳統的食藥習慣和文化印象後,日本藥仍能保有一定的市場和正面形 象。 反觀台灣,光是強調GMP似乎並不能讓民眾釋疑且保證國產藥的品質,祇不過是 更讓民眾去接受外資藥廠的生產技術準則,讓原本就對國產藥不利的社會印象加 深。從一九五○年代榮民製藥廠獲美方授權開始生產處方藥,到八○年代外資藥 業如史克美占、拜耳等投資國內連鎖藥局,外國藥廠似乎逐步吃下處方藥與成藥 的本地市場。相對出現的就是傳統藥房和本土成藥的進一步沒落,而國產藥的民 間聲望更是不能和歐美藥相比擬。 一九九七年的醫藥分業,對醫界來說是剝奪其收益的制度,但也確認台灣藥品市 場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從此出現國際藥業對抗本土醫界的局面。從八○年代開 始,許多外資投入設立本地的連鎖藥局,而其關心點當然不是既有的台灣成藥市 場。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說,美國挾其強大的工業實力與富厚的資本,從三○年代 開始就逐步擴展其全球藥品市場的佔有率。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或亞洲都因 戰火以致藥品生產能力下降,美國此時更藉由各地的援外計畫,使美國生產或合 作製造的藥品得以供銷全球。台灣當然也躲不開這股潮流,透過藥品市場的全球 整併風,台灣的藥品生產祇要能夠被收編到全球網絡中,就至少有吃到燒餅邊上 碎芝麻的機會,在技術上也比較容易獲得國外藥廠的支援及傳授。 ●加強用藥的文化想像 從當前以國產藥換進口藥的爭議來看,我們對於藥品或藥業市場的關注似乎還停 留在規範製造技術的本身,忽略了買藥、製藥是全球化經濟規模的一環,而吃藥 更是一種文化現象的表現。或許有許多人把當前的換藥風波,當成不過是醫療單 位內部的事件,但對於已經加入WTO,甚至是「即將」要加入WHO的台灣藥業而言 ,該如何面對進一步的全球化整合?似乎也在這場風波中預告一些思考方向。 另一方面,用藥者對國產處方藥的疑慮,又何嘗不是反映在購買成藥的選擇上? 對於芸芸眾生來說,製藥當然是一種技術,但要讓民眾吃得心安理得,可就要加 些經濟誘因和文化想像了;而國際產業的高品質形象和本地對特定藥物的文化想 像,是否也能讓國產藥贏回民眾的信心,似乎也是個可以讓大家深思的問題。 http://www.upsaid.com/south/index.php?action=viewcom&id=317 -- 安禪不必山水滅, 滅卻心頭火自涼。 (快川紹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3.189
文章代碼(AID): #10vS4Iib (NTUconti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