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戲考] 二進宮

看板NTUTradOpera作者 (1120【京挑戲選】)時間18年前 (2005/11/17 02:10),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二進宮之主要角色為李艷妃、楊波、徐延昭,依照慣例,有其歷史原型。但應該是 幾個不同的人物、時間線匯聚、融合的結果。 故事的時間點為明穆宗隆慶六年,敘述老皇駕崩,太子年幼,太師李良意圖篡位, 忠臣徐延昭、楊波力保太子登基的故事。然而查考史籍,神宗即位並不驚險,內有太后 李氏、宦官馮保,外有宰臣張居正,也沒有很強勢的外戚。穆宗在位六年,宰臣掌握主 要權力,所以政權交接滿順利的。 大保國之事可能是明世宗。世宗朱厚熜是明憲宗的孫子、明武宗的堂弟,1521年明 武宗駕崩,因為沒有後嗣,大學士楊廷和決定立年僅15歲的朱厚熜為帝,也就是嘉靖皇 帝。明武宗寵信宦官,他死時宦官江彬意圖叛變,幸賴楊廷和調兵遣將,與後宮的慈壽 皇太后張氏聯手,誅除江彬,擁立世宗。 所以楊波的原型可能就是楊廷和,不過當時他的官名是「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 華蓋殿大學士」,是首相,不是兵部侍郎。 徐延昭的原型很可能是定國公徐光祚,定國公是徐達的爵號,徐光祚是他的後人。 明史對徐光祚沒有很詳細的記載,但可以確定他有參與「大保國」的行動,並曾受封太 師,涉足軍事。不過除了定策之功,他多半是因為侵占民田、曠職之類的事被檢舉。 為什麼劇本中是明神宗呢?我想最主要是因為他比較有名,傳奇故事也較多。而且 也是很小的時候就即位,雖然那也是十歲的事了,李艷妃大概抱不動,徐延昭就更不用 說了。但故事中的李艷妃,倒滿有可能就是神宗的媽媽。 李氏是穆宗的貴妃,也是神宗的親娘。神宗即位後,封為慈聖皇太后。神宗前朝政 得李太后力頗多,她與張居正聯手管教皇帝,使神宗不太敢恣行妄為。據記載,她常罰 小皇帝跪,一跪就是好幾個時辰(是不至於十天啦),如果當天要上早朝,五更天就會 跑到皇帝房間,喚聲「皇帝起床」,然後立刻命侍從把皇帝扶起來,端水洗臉。這邊明 史寫得很微妙,我想應該就是不准他賴床,直接拖起來。 李太后對自己的家人也很嚴厲,她的父親李偉受封武清伯,犯錯還會被她責備,家 人有犯法的也不會包庇,所以李偉的名聲其實不錯,不是李良之流。 事實上,明代的外戚較少捲入嚴重的政治鬥爭,不良行為多半是在地方作威作福、 強佔民田,屬於土霸之流,所以像戲中李良這樣的王莽情節,並無依據。明史記載,有 明一代,外戚最為孱弱,應該屬實。 悲哀的是,不管是為明世宗定策的張太后,還是明神宗的媽李太后,都沒有預見皇 帝總有一天會脫離控制,從而走上不同的道路。世宗就不用說了,張太后又不是他媽, 卻偏偏管東管西,雖然沒有公然撕破臉,但世宗不斷打擊后家,把太后的幾個兄弟都逼 死,太后求情都沒用。並且一直不肯好好對待太后。世宗對親生父母感情很深,自己性 格又很不好相處這,也許造成他和張太后始終合不來。 神宗的媽雖然在世時備受禮遇,但她一死,神宗便立刻懈怠,張居正死後,明朝國 政逐漸死水一灘,媽媽和宰相管得太嚴,結果小盆友長大後的叛逆反而更嚴重,要把幾 十年沒玩過的一次玩個高興,結果就是朝政荒怠、群臣離心,也使大明國運難以回天。 ----- 這是我自己的讀書心得,後面的史論純是隨便說 不用認真看待 這篇主要是為了賺p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36.207 ※ 編輯: Fullgen 來自: 220.139.236.207 (11/17 03:41)

11/17 14:33, , 1F
那個..."戲考"二字應該不能這樣用吧??!!
11/17 14:33, 1F

11/17 14:34, , 2F
可惜p幣不能換成社費
11/17 14:34, 2F

11/17 14:48, , 3F
果然...這樣用比較方便嘛... 或著用考戲也行XD
11/17 14:48, 3F

11/18 00:42, , 4F
如果我以後寫短篇論文有需要的話,會跟您商洽版權的^_^
11/18 00:42, 4F

11/18 12:35, , 5F
童博士,可否請教,"李文 李廣"這對兄弟又是什麼朝代的故事
11/18 12:35, 5F

11/18 13:00, , 6F
你最後一段"小盆友"三個字是故意的嗎? XDDDDDDDDDDDDDDD
11/18 13:00, 6F
文章代碼(AID): #13UtO1kR (NTUTrad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