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20051105 魏海敏改唱崑曲攜手蔡正仁

看板NTUTradOpera作者 (一輪明月照窗前)時間18年前 (2005/11/05 23:20),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hineseOpera 看板] 作者: OperaNews (戲曲新聞) 看板: ChineseOpera 標題: 20051105 魏海敏改唱崑曲攜手蔡正仁 時間: Sat Nov 5 13:14:25 2005 兩岸首創崑曲版《梁祝》 魏海敏改唱崑曲攜手蔡正仁   信報訊 臺灣京劇梅派青衣魏海敏改唱崑劇,與上海崑劇團團長蔡正仁聯手排出崑曲版《 梁山伯與祝英台》。今晚,這出崑曲的梁祝故事就要在逸夫舞臺與觀眾見面了, 將成為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一出重頭戲。   由臺灣大學教授曾永義改編、蘇州大學教授周秦創腔、上海崑劇團導演沈斌 執導的崑劇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臺灣戲劇界參與制作的第一部崑曲作品。 這出戲不僅是依腔填詞、曲牌成套,嚴格按照崑曲體例創作,而且還別出心裁地 以「南雜劇」形式來加以呈現,根據曲牌格律把全劇定為「結拜」、「學堂」、 「訪祝」、「相會」、「逼殉」、「哭化」七場,既可完整演繹,又可以以折子 戲的形式單獨演出。同時,該劇所用的諸多套曲大都不常見於當今崑劇舞臺。據 介紹,該劇在臺北首演時曾盛況空前,演出3周前所有門票都銷售一空。   魏海敏告訴記者:「雖說京崑不分家,但對一個從來沒有系統地學過崑曲的 演員來說,仍有著一定的難度。尤其是表演,崑曲最講究身段,它追求體態、動 作的美和含蓄內斂,講究身段與唱詞的和諧統一,與京劇富於張力的表演有很大 的不同,我只能拼命搜羅張繼青等老一輩崑劇表演藝術家的演出錄像反復研究、 揣摩。這出戲最後的『哭墳化蝶』是最有難度的地方,我唱京劇用慣了高亢的腔 ,如今要用喃喃自語的低沉的音色唱上好幾分鐘,氣要托得很足不能斷,調門低 可聲音要能傳得遠,演好這出戲對我以後演京劇幫助非常大。」(記者 唐雪薇 ) (摘自 《北京娛樂信報》) http://www.dongdongqiang.com/news/20051105/01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3.140

11/05 20:12,
好想看....>"<
11/05 20:12
DreamPond:轉錄至看板 NTUkungOpera 11/05 20:46

11/05 22:17,
我猜即使是蔡正仁來演,也好看不起來吧 XD
11/05 22: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3.213

11/05 23:21, , 1F
我覺得蔡正仁真是太可憐了...XDDD
11/05 23:21, 1F
文章代碼(AID): #13RCtLHi (NTUTrad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