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田安然醫師專訪

看板NTUTMC作者 (小文)時間15年前 (2008/12/11 03:02),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文轉錄自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刊物 醫鼎88期 版權為田安然醫師與中醫系學會醫鼎88所有 -----------------------------全文以下開始------------------- 中醫未來之路— 田安然醫師專訪 採訪 CM37 克文. <田安然醫師簡介>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第十八屆中醫系畢業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碩士 資歷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中西醫整合醫學會專科醫師 超音波醫學會會員 曾任 斗六大成中醫醫院院長 前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兒科主任醫師 前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考試院典試委員 現為田安然中醫診所院長 著作 《傷寒論義理探要》 知音 《神農本草經義理探要》 知音 《保固你的腎》 文經社 《一味中藥.健康之鑰-結合中西醫診療.對症下藥》 與陳旺全醫師合著 台視 經常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大成報、常春月刊、健康世界等報刊雜誌 發表腎病醫療保健文章,擔任時報廣場、中正紀念堂、味全文教基金會等單位所 主辦的「中醫養生講座」主講人。 緣起 本期《醫鼎》為了讓大家瞭解中醫系將來的出路,更加熟悉畢業以後自己職業內 容,所以特別規劃了一個專題—「中醫未來之路」,希望針對一些已經畢業的優 秀學長姐作訪問,他們在各領域都有傑出或是不同於一般人的表現、體驗,透過 分享他們個人特別的經歷及心得,相信可以讓同學們更加清楚自己未來即將面臨 的挑戰。 經由多位同學的推薦,田安然老師成為了大家極力想要瞭解的對象。田老師是我 們中醫系第十八屆的學長,具有完整的中西醫訓練,更致力於中醫內科住院制度 的開創及建立,個人便有收治一千多名的中醫住院病例;對病人充滿愛心及關心 ,更常與學生、醫生討論中醫至深夜;在學術方面精研《傷寒論》、《神農本草 經》等,可說是著作等身,經由臨床驗證其觀念往往發前人所未發而成一家之言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訪問到田老師,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更進一步地來 瞭解這位傑出的學長吧! 「修身養息」的大學生活 和大多數人一樣,田老師也是依序填志願,意外地進入了中醫系,雖然對中醫很 有興趣,但是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或理想,可以說是過一天算一天,再加上並 不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所以成績並不理想。在中醫系繁重的課業下,老師醉心 於圍棋,師母就提到:「老師那時候走在學校總是背著大大的背包,裡面裝著厚 重的原文書,但是也沒看他在念呀!(編按:師母你真是太直接啦!^^|||)老跑去 大德街、美德街交叉口的「鐵羅漢」茶館下圍棋。」老師說他可以說是班上的獨 行俠,總是抱著圍棋,還說師母可以作證,順帶一提,老師跟師母可是大三就認 識了,老師說他可是「始終如一」喔!(編按:話說至此,師母可是欲言又止…但 是被老師擋駕啦!)回歸正題,圍棋的訓練造就了老師靈活的頭腦、周延的思考 ,使得日後考國考時,雖然在校成績不好,但在衝刺三個月後,卻仍能順利一次 考上,甚至在西醫實習國考前夕,主持讀書會,帶領班上前幾名的同學一起讀書。 眼尖的同學們應該會看到剛剛「師母」出現啦!話說一走進診所,學美術出身散 發美麗氣質的師母就很親切地招待我這個不速之客呀!讓單槍匹馬的我真是倍感 溫馨呀!利用老師在看診忙碌不注意時的空檔,把握時間跟師母聊了一下!嘿嘿 !聽說老師跟師母還是「師生戀」喔!不過看到師母害羞的表情,實在是不好意 思再追問下去啦!(編按:嘖嘖…學術版瀰漫了一股八卦風@@)走入臨床—開始衝 刺雖然順利考上執照,但是中醫在當時出路並不是很好,不過老師也提到和他同 期的一些同學,如:蘇奕彰老師、許昇峰老師等當時成績就相當優秀且執著於中 醫,現在也都有不錯的發展而為大家所熟知。而田老師則是到北港媽祖醫院從事 西醫當R1,自走入臨床後,老師便開始努力看書,老師自嘲說:「那時候『體力 』可好了,因為在學校的時候都在『休息』嘛!」在北港從事西醫內科,工作相 當繁重,時常是自己吊著點滴去看病人,當住院醫師的時候都要值班到三更半夜 ,早上還要查房或執行一些醫囑,生活算是相當辛苦,當時北港沒什麼主治醫師 ,都是由台中支援,每次主治醫生一來,老師便趕快把握機會向他們學習,而老 師也以為這就是他未來的醫學生涯了。而最令老師印象深刻甚至是改變他一生就 是在加護病房值班的三個月,老師自述:「一次在加護病房值班時很累,當時他 看著窗外,看到那些中醫師悠閒地吃著早餐,突然發覺中醫師生活品質比西醫師 好得多,薪水也不差。」碰巧一個轉到家醫科的機會來到,為了改善生活品質, 老師在考慮一個禮拜後便決定走入相對輕鬆的家醫科並同時也取得專科醫師執照 ,對中醫也開始萌生興趣,在從事醫療工作時,老師漸漸發現臨床上西醫在處理 疾病時存在許多瓶頸,但用中醫往往能做妥善的處理,師母也提到:「家醫科強 調衛教觀念及預防醫學,而預防醫學正是中醫的優勢,同時在北港鄉下也發現許 多病人相信中醫卻不瞭解中醫,甚至有病人臨死時口裡仍含著人參。」基於種種 的因素,老師便漸漸開始從事中醫。 由西醫轉入中醫 老師雖然一次就順利考上中醫師執照,但是對於中醫的瞭解卻很少,更不用說是 臨床經驗,所以剛開始還是就原有的西醫經驗思維看病,在此同時受教於王逸之 老師門下,提到王逸之老師對中醫理論、經方時方溫病方研究投入的精神與貢獻 ,老師欽佩懷念之心溢於言表。當時由於老師已由總醫師升上主治醫師,所以空 閒許多,在醫院的許可下自己開了兩診,令老師印象深刻的是一天早上王逸之老 師剛上完《雜病心法》治頭痛、眩暈的一段口訣,碰巧當天門診時就遇到一位頭 暈的病人,於是老師就十分興奮,得意地開出對應口訣的處方,還問起一旁在跟 診的後中醫師開的如何,心想可以得到他的稱讚,未料那位醫師說道:「田醫師 我是不曉得你開的怎樣,不過你既沒有看舌頭,也沒有把脈,我實在很難評估! 」這一席話讓老師非常震撼,自此才瞭解中醫診斷的精神是在把脈與看舌頭,不 同於西醫只重視問診或看數據,於是便決心深入鑽研中醫。(編按:這麼重要的口 訣,大家快來見識一下吧!「荊穗四物湯頭暈頭痛同一治,血虛物穗氣補中,氣 血兩虛十全補,上盛下虛黑錫靈。」) 之後老師轉到一個體檢中心當院長,臨床一有機會便給病人吃中藥調養,在與病 人接觸中逐漸累積經驗,甚至曾經用麻杏甘石湯合銀翹散便治好一個病人的水腫 ,漸漸對中醫產生了信心。老師也提到會由西醫內科轉到家醫科,再從家醫科轉 到中醫,其實都是為了追求好的生活品質,而學中醫出來的人,總還是會想回到 中醫的領域工作。 轉戰台北 幾年前,要在門診訓練中醫有其難度,老師有幸得以跟隨另一位啟蒙老師張恒鴻 院長一起北上到台北市立中醫醫院打拼,當時張院長和老師共同合作一個研究計 畫—「腎病症候群中醫住院三年計畫」,利用這個計畫的執行老師有更多的機會 接觸到許多腎病病患,當時的病人有的有治好,有的卻治到了加護病房,在中醫 傳統報喜不報憂的風氣下,錦上添花之事人人做,大多數的醫生往往喜歡去注意 那些治癒的病人,對於療效不好的卻往往置之不理,這和西醫覺得治好病人是理 所當然的觀念相背,但同時兼有教學任務的老師仍然鍥而不捨,不過由於中醫實 力還不很紮實,老師有時還是會叫頭痛的病人自己去藥房買普拿疼以緩解症狀, 這種中西醫不同的治病觀念,也讓許多跟老師診的中醫師不以為然而引發批評, 老師獲悉之後,並沒有責備他們,反而徵詢他們的意見,從中汲取經驗,慢慢嘗 試用銀翹散、桂枝湯等中醫方法治病,發現療效相當好,之後老師便確立患者一 旦住院,便採用純中醫的方式治療,而不再投與西藥,藉此不斷訓練自己。 在此期間,令老師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患者,一天突然急性腹痛,老師和師母半夜 三點半坐著計程車把他送到急診,各醫生的說法都不盡相同,只好中醫治完西醫 治,西醫治不好再用中醫治,這次的經驗雖然讓老師覺得相當挫折,但並未在醫 者之路上退縮,相反地,更加努力地去接觸病人,越受到挑戰就越去碰病人,看 到老師不斷去接那些病情棘手的病人,許多住院醫師對這位中醫資歷不深從西醫 轉來的醫生都覺得頗不亦為然,但秉持著對患者的愛心,老師不斷地從臨床印證 書本,甚至常常和學生討論到三更半夜,師母提到那時她甚至設下了十二點前要 回家的門禁,但老師對於病人的關心及熱衷仍然不減,甚至當師母習慣之後,偶 爾遇到早歸的老師還會大吃一驚咧!老師就這樣秉持著治好是應該的,治壞就難 過自省再繼續鑽研的精神,以病人為師,把心思完全放在中醫上。 老師認為,走中醫一定要進入臨床住院接受淬煉洗禮,「親自下海」去體驗、鑽 研,或許在大海中奮鬥相當辛苦,甚至嗆到水差點淹死,但比起那些只會在岸上 嘲笑批評但卻不敢下海怕被淹死的人要強的多。老師又做了個有趣的比喻:就像 我們看喬丹打籃球,可以批評他衣服穿的不好、姿勢不標準,質疑他為什麼不多 扭一下腰讓球進,但是自己下場時卻給別人電的死死的。或許我們沒辦法治好病 人或者會誤治,但是我們可以讓病人支持一陣子,而那些只會在旁冷言冷語的人 可能病人給他一治就死了。 老師也提到,當一位醫生若是沒有無心地醫死或是誤治一些病人的經驗,是沒有 辦法真正成長或是體驗醫者精神的,這種衝擊會形成自己充實的原動力,老師就 說一次看到自己的病患被送入加護病房,當下便沒有了呼吸,剎時之間真是非常 震撼,難過不能自已,幸好經過急救後患者居然奇蹟似地又恢復的心跳,老師笑 說:「如果那時候患者真的過世,他很有可能就要去避世隱居啦!」不過越挫越 勇的老師也就此蛻變。 透過對北市中中醫住院制度的開創與確立,老師單是個人就累積了中醫腎病六百 例的病案,確實體驗書中所述少陰死脈、如何運用六經辨證等,老師也提到中醫 住院制度對於中醫發展的重要性,透過住院制度可以完全掌握病人,評估出療效 ,醫師也可以在期間快速進步,這種效果不是現有見實習、會診等所能達到的, 除此之外,一切還要從「典籍」下手,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典籍為根據,老師就說 他研究人和一個病,一定由典籍著手,再從臨床印證。 由時方到經方 剛剛走入中醫小有所成,老師主要專長在溫病方與時方,可說是相當熟練,但一 次的治病經驗讓老師有了轉變,到底是什麼樣的機緣改變了老師,就此產生了一 代傷寒經方大師呢?客倌們!且讓往下我們看看!(編按:你武俠小說看多了吧! =.=) 話說老師一次遇到了一個腹瀉嚴重的病人,屢用藿香正氣散、藿朴夏苓湯、三仁 湯等醫治之,在老師嘔心瀝血地用盡畢生招數猛治、用力治後,全身汗涔涔地問 起病人情況如何時,這位病人極度富有同情心地拍拍老師的頭安慰老師道:「醫 生,有改善啦!我現在一天只拉兩次囉!」事後實習醫師、護士才跑來跟老師說 其實病人根本沒有改善,這消息讓對自己頗有自信的老師恍如晴天霹靂,老師仔 細回想那位病患舌苔又厚又黃、又渾又油,閉關數日、殫精竭慮終於開悟啦!當 下開出理中湯一包腹瀉立止、葛根湯一包頭痛、發燒立癒,這次使用經方的快速 神效,讓老師轉而決定鑽研經方。(編按:各位讀者,本段若干文字敘述情節保證 誇大!敬請多多包涵!) 成一家之言 從事中醫有了些心得後,老師也開始下筆寫書,由於都是從患者身上即取得實際 經驗,對於許多書上的名詞如:「少陰死證」、「厥陰死證」、「寒厥」、「熱 厥」等……都有具體體會,同時也向許多中醫先進請益,進而累積出現在一點點 的成果(編按:老師真的是太謙虛啦!),說實在這幾本著作幾乎已涵蓋四大經典 ,可是老師的得意之作,不同於一般的中醫書籍,完完全全是老師自己的體會, 也是台灣少見的「原生」中醫著作。 自行出來開業 田老師在北市中一待就是八年,對北市中不管是制度、教學都可說是貢獻良多, 但在醫院體系往往面臨大機器的桎梏限制,雖然已當上主任受到重用,仍難免面 臨人事傾軋,現在的一些學生的心態也不如以往而喜趨炎附勢,老師還曾經因為 要求五點查房,而被學生指控打擾睡眠,如此種種不免讓老師心灰,對於這些還 未明白自己肩負重大責任只一味追求生活物欲的學生,老師也不客氣的斥其領的 是「殺人執照」,害人害己,將來必會承擔惡果。 為了能救更多的病患,不受醫院及健保制度束縛,所以自行出來開業,師母就說 :「自己在外執業比較靈活,老師這個人也有些劫富濟貧的俠醫精神,行醫過程 中,對於經濟有困難的病人往往給予折扣,甚至是不收費,同時也希望藉此散播 中西醫結合理念,提高中醫水準及大眾接受率。」 老師的殷切叮嚀 老師也建議大家在大學有許多的營隊、活動應該多去接觸,適度地參加一、兩個 社團,能多有些不同的生活體驗,把握時間多出去玩,累積經驗為以後加分,相 信絕對會有幫助,要培養良好的休閒習慣如:爬山、游泳,不要有不良嗜好,也 不要太浪費時間重視表面的成績,在「不會被當」的前提下應該自然地去學習(編 按:老師真是講得太中肯啦!^^|||),把精力留到R1、R2,而由於現實因素往往 在見實習時能學到的有限,選擇醫院時,最重要的是找自己喜歡的。而臨床一開 始,老師建議先走西醫內科打好基礎,過些日子再回頭走中醫,這樣對於疾病可 以掌握的更明確,從西醫的觀點來看中醫,相信會比單從中醫觀點霧裡看花更加 清楚,確立了自己的中心思想,判斷能力才能提升,如此也才能在原有西醫臨床 的基礎上,將其與中醫做結合。 至於對於中醫專業的提升,老師首重「典籍研讀」及「落實中醫住院制度」,透 過典籍,特別是對《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的研 讀,加上對脈診、舌診及尺膚診等各種技能多方學習,再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 相信便已相當足夠。而中醫要發展,一定要透過住院制度接觸病人,如此可以隨 時掌握病況療效,醫師也可以在書本及病人間不斷進步。老師鼓勵大家可以去跟 診學習,但是也強調跟診對象的重要性,跟的老師往往會影響你的一生。 而在醫病關係惡化及醫療糾紛頻傳的今天,老師認為應該以強力的西醫為後盾, 再以中醫為用,視患者的情況,對於病況不甚嚴重的病人,我們或許可以假以辭 色令其心生警惕;對於病重的病患,我們應該要有同理心,好好安慰病人。 同時要視病猶親,不應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當醫生或許有些名利,但那些都是附 帶的,想要賺錢應該要去當商人,而當醫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顆救人、關懷病人 的心。特別是在畸形變質的健保制度下,我們除了要有危機意識,更應該具有愛 心、醫德,同時在專業上要能給予病人實質的幫助,而非眼高手低,老師也鼓勵 大家:「有慈悲還要有智慧。」往「術德兼修」的境界努力。老師認為當醫生本 來就應該多吃點苦,不管做什麼都應該要問心無愧,也謙虛地說他自己能有今日 的成果,要歸功於眾多中醫前輩的提攜,患者的支持及臨床經驗的累積。 後記 知道要訪問田老師,心中可說是戰戰兢兢、非常緊張,但是甫一進入老師明亮的 診間,師母親切地招呼讓我頓時輕鬆不少,原本只是想詢問老師受訪的意願,沒 想到老師居然熱情地要我當場訪問,這當真是對我的一大考驗呀!好在老師總能 侃侃而談,讓單槍匹馬的我雖然硬著頭皮上陣,還是獲益良多。 診間病人絡繹不絕,利用老師看診的空檔,和師母聊了聊她心目中的老師,在師 母眼中的老師是個很有愛心和熱心的人,而學美術出身的師母,自大學時期和老 師相識,一路相互扶持,之前便時常協助老師做腎病的衛教工作,但民國90年時 ,老師生了場大病,期間歷經兩個月,許多老師的病患都死亡或落入洗腎命運, 自此師母便毅然決然投入腎病衛教工作,成了老師看病的得力副手,夫妻情深可 見一斑。 在訪問過程中,田老師並不如我先前想的嚴肅難以接近,相反地,這位大我們近 二十屆的學長非常風趣,對我們這些小學弟妹也很關心,從他言談之中,處處透 著對病人的關懷與愛心,而那種對於人事的豁達與坦然也令人折服。整個訪問的 過程氣氛融洽,和老師、師母相談也絲毫不感壓力。在沁著晚風的夏夜、在這間 平凡的小診所裡,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卻讓我體會到了最樸實卻也珍貴的 醫者精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21 ※ 編輯: jacky110244 來自: 140.112.251.221 (12/11 03:21)

12/11 22:26, , 1F
推,好醫師。辛涼解表藥麻杏甘石湯合銀翹散可治水腫?疑惑
12/11 22:26, 1F

12/11 22:28, , 2F
田醫師在北港媽祖醫院當R1,北港鄉下是我的故鄉
12/11 22:28, 2F

12/11 23:10, , 3F
請多讀傷寒論神農本草經
12/11 23:10, 3F

12/11 23:18, , 4F
經方家思維與時方家不同,指導了理論不太一樣
12/11 23:18, 4F

12/11 23:18, , 5F
要自己下苦功
12/11 23:18, 5F

12/12 00:36, , 6F
最近一直跟老師討論股市 感覺有點不務正業XD
12/12 00:36, 6F

12/12 00:59, , 7F
老師說!在當一個好醫生要有雄厚的後盾,所以也是要
12/12 00:59, 7F

12/12 01:00, , 8F
拼一下經濟的XDDD
12/12 01:00, 8F

10/23 11:01, , 9F
整理得很好,感謝分享!!!
10/23 11:01, 9F
文章代碼(AID): #19G19YuF (NTUT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