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

看板NTUTMC作者 (海大中醫社)時間16年前 (2007/12/13 08: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當年創業的錢,是我母親標會的十萬塊錢,我在1974年,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與 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 - 郭台銘   早在郭台銘成為台灣首富之前,阿嬤就經常將:「標會,就是標一個機會。」掛在嘴 上。那是台灣經濟剛剛起飛的年代,也是人人急欲發財的夢想時代,美軍還在,各地加工 出口區如雨後春筍,與阿公同輩的叔公舅公和其他人,莫不擠破頭四處向銀行借錢,然後 將融通來的資金充當營運資本和週轉金,造就無數成功的中小企業家,成為台灣經濟奇蹟 的重要推手。   然而,聽阿嬤講,那年代想向銀行借錢其實很難。當時銀行家數很少,幾乎全是公營 行庫,不但信用審核條件特別嚴苛,就算押地押屋十足擔保,那些抱持公務員心態的授信 部行員還經常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臉孔,上銀行簡直像上衙門一樣心驚膽跳。在那個美金 對台幣一比四十的創匯年代,種田的阿公想學人家做貿易,覺得提一只手提箱全球趴趴走 賺美金十分威風,便拿著家裡僅存一塊旱地的所有權狀去抵押,卻一連遭三家公營行庫的 冰冷拒絕,阿嬤為了替阿公求現,純信用的標會成為唯一的路。   只是,鄉下的經濟條件並不富裕,街坊鄰居雖然熱情,但受制於菜市場小生意人的算 盤性格,起一個會不難,但願意跟的人少、金額小,不像那些貿易商來「大會」一次就是 好幾萬,連公務員那種一個月3000、5000也是不曾。阿嬤只好不斷來會,儘量湊人,勉強 湊得一點本錢。   那時我雖然還小,卻依然清楚記得,在無數個燈火闌珊的夜裡,左鄰右舍的大人進入 我家客廳慢慢集結,他們全擠在燈火昏暗的牌桌邊竊竊私語,我在人群夾縫裡以仰角目測 ,人人神情凝重,手心捏緊一支小紙片,像是一種宣誓秘語,然後站成圓圈,彷彿進行一 項神秘的宗教儀式。此刻,決定開標順序更是令人屏息以待,有時擲銅板、有時翻日曆, 從單、雙數來判斷先開左邊或右邊…。從此,民間互助會那一種在夜間挑燈祕密結社的神 秘形式,在我腦子底層的街頭暗巷四處流傳,一直不曾離開。   然而,阿公畢竟是農家背景出身,不是郭台銘,標會張羅來的錢只能讓他盤一點水果 作批發,若斤兩間的價差勝過農會收購稻子的公定米價,毋須費神勞動種田就很滿足了。 但阿公聽說高雄港那邊拆船廢五金的生意更好、賺的更快,利之所趨下,毅然跟人投資。 阿公將標會的錢全押進去,他不懂風險管理,不明白雞蛋不應該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 分散投資組合道理,也不諳現金流量的周轉奧秘,對鋼鐵期貨報價的走勢更是一無所知, 他萬萬沒想到廢鐵價格像期貨一樣起伏波動,如果沒有充裕的周轉資金,囤積庫存的沉重 成本往往逼你認賠殺出。   最後,眼見廢鋼盤價一路滑落,他只好咬緊牙根“以會養會”,企圖以不斷標下的短 期資金長期抗戰,“以短支長”的作法讓他愈陷愈深,會一個接一個倒了,搞得負債累累 ,連莊稼人最引以為傲的“信用”兩字也蕩然無存 。   每當阿嬤追憶這一段往事時,我總覺得她明明望著我說話,眼神卻好像飄向遠方。阿 嬤說還好蒙祖先保庇,那一塊旱地被政府納入都市重劃變更地目,後來標售賣出一個好價 錢,才還清所有債務,雖然已經兩手空空,總算是全身而退。   生意失敗了,祖產變賣了,阿嬤突然老的很快,理財態度變得保守。一直到民國七十 九、八十年,財政部陸續核准民營新銀行營業執照,成為我們家一個全新的轉捩點。首先 ,開放新銀行之後家數變多了,上銀行更方便了,新銀行的裝潢和空間設計更人性化,櫃 檯行員的服務態度轉為親切,像阿嬤這樣的老人家自然比較願意外出走動。   再者,那時大哥在美國華府一家知名外商銀行上班,待遇好,福利佳,按月外加年終 紅利全電匯回家,阿嬤一收到長孫的孝敬,總要親自跑一趟銀行補摺確認,一去就是一整 個下午。回家之後,還笑呵呵誇讚現在的新銀行服務真讚,有冷氣吹又有茶喝還有報紙可 看,要我大學好好唸以後考進銀行捧金飯碗 。   當時「台灣錢,淹腳目」,股市和房地產都在高檔,還沒有開始泡沫化,銀行定存利 息很高,阿嬤傻傻地買定存,也替我和大哥買儲蓄險。她一定沒有想過,這些錢經過長時 間的複利翻滾,居然會累積出倍數的驚人報酬,嚐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滋味之後,阿嬤笑得 更是闔不攏嘴,直到最近幾年。   股市泡沫了,房市退燒了,台灣的景氣低檔盤旋,銀行利率逐年下修,就像阿嬤的背 一天駝過一天。我原本以為阿嬤不會介意的,都八十好幾了,平常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出 門坐公車持免費的老人優待票,活動少,花錢也少,應該不會在乎利率調降造成的孳息短 絀吧。   阿嬤嘴裡不說,但心裡定是在意的。每天上市場買菜,發現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漲價 ,這位曾經種菜的老農婦,尤其無法理解明明風調雨順,但菜價一直居高不下,眼見養老 金不斷縮水,愈來愈少的蠅頭小利,不禁讓她緬懷古早年代那個互助會的美好辰光。   現在,阿嬤又開始標會了,但她堅持不當會首,而且只搭熟人的會。有時候,她怕我 們年輕人亂來會,總愛出言干涉。有好幾次,我都受不了頂嘴:「標會,不就是標一個機 會嗎?」心想現在機會來了,怎麼就百般阻攔?那時股市正好,我想要起一個會投資股票 ,她說動機不好,不行,要我再多想想,我說那好吧!退一步想,我不當會頭改當一個會 腳,賺人利息也勝過銀行吧,結果,阿嬤也有意見:「聽妳說那個會利息這麼高,恐怕有 問題,小心被人家倒會 … 」   我聽不進去,嫌她老太婆囉唆,擋人財路,我暗地跟會,初初嚐到甜頭就試著加碼, 一個會、二個會、三個會…。除了經常為湊會錢傷神,後來被人倒會求償無門,吃了大虧 ,才恍然,被人倒一個會,之前七八個會所賺的利息全部賠了進去,根本是一場空,這才 想起阿嬤往生前曾經說過:「標會,就是標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 ,其實是給真正作 好準備的人 。   原來,阿嬤標了一輩子的會,早已標出一些心得,關於標會的“撇步”她總是一提再 提,只是我沒有認真擺在心上。譬如,起會一定要有好的動機,不要像妳阿公那樣貪心地 拿會錢去做陌生的投資,還有不要隨便跟會,一定要先對會員做好信用調查,會單不要阿 珠阿花隨便寫寫要留下完整基本資料…。此外,會員不要太多,會期也不要太長,不要亂 換會,我們老老實實領死薪水的人不要好高騖遠學人家“以會養會”,更不要為了搶標一 直加碼甚至超過銀行貸款利率… 。   俗話說:「外標 ( 會 ) 求現,內標(會)求利。」早年銀行少、借貸困難、投資管 道有限,今天,銀行滿街都是,簡直像便利商店一樣方便,投資商品愈來愈多元,還有專 業的理財人員提供海內外即時的投資訊息。此外,更寬鬆的銀行貨幣政策和更有彈性的信 用審核機制讓現金卡滿天飛,加上都會快速擴張讓人與人的距離不再親近,關於標會的種 種記憶和濃濃的人情味,很多人都慢慢淡忘了。      但我始終沒有忘記。阿嬤一生沒唸什麼書,有關投資理財知識的養成,幾乎全部來自 標會的實戰經驗。別小看一個小小的標會動作,不論是求現還是求利,它不只是單純的錢 財疏通,其實蘊含人情互助的熱絡、急難救助、當然還有風險控管和現金流量的管理和學 習,它給了不懂理財的人一個財務規劃的好機會,所以,我始終感謝阿嬤,因為她有一個 值得我永遠尊敬的地方,就是她把標會這一件事給做好了。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青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灩影 在我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菁荇 悠悠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뜠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109.62
文章代碼(AID): #17O7uFGg (NTUT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