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足則可長壽

看板NTUTMC作者 (海大中醫社)時間16年前 (2007/12/11 09: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陽氣足則可長壽 2007年06月10日 深圳商報 中醫名家盧崇漢談中醫扶陽 陽氣足則可長壽 記者王光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盧崇漢先生世代業醫,其祖父盧鑄之師從清末著名醫家鄭欽安,盡得 其傳,乃開盧氏火神一派,於川中乃至全國皆享盛名。盧崇漢于幼年即從其祖父習醫問學 ,後又繼從其伯父盧氏火神派第二代傳人盧永定習醫,盡得心傳,19歲即獲醫名,時有“ 小火神”之稱。9日,他現身深圳市圖書館,作為市民文化大講堂的嘉賓主講《中醫扶陽 與健康長壽》。他認為,現在網上可以看到一個流傳很廣的話題,就是說陳曉旭死於乳腺 癌是因為看中醫而沒看西醫,這完全是個誤解。實際上,現代中醫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它 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不可做簡單類比。他舉例說,他曾經對1500例腫瘤患者作 案例分析,他開始治療時,這些患者多數被判定只能活三五個月,但他治療後,存活5年 的達到70%,存活8年的達到一半。 中醫和西醫區別在哪里 中醫和西醫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盧崇漢認為,只有通過這個瞭解才能夠加深大家對 中醫養生的認識。他說,中醫醫學理論和西醫醫學理論在根本上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因為 中醫認為人體的器官不是孤立的,每一個器官都有一個系統。人的肝肺還有五臟六腑就相 當於一台計算機的零配件,它相應的系統就是他的經絡、穴位,這些相當於軟件。一個人 一旦在腎臟方面出了問題,從西醫來講,就會採取針對性很強的一些辦法。當然我們也不 能否定它。這個辦法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中醫不是這樣的。中醫的治療是讓病 人的身體恢復自身調節的能力,這種自身修復的能力就是陽氣,通俗一點說就是一種動力 、一種能量。能否健康長壽就是以是否有充足的陽氣為前提的。而西醫否認人體具有自我 修復能力。有些中醫醫生沒有把握好系統觀念,也頭痛醫頭,或者既用中醫也用西醫,對 療效並無助益,反而加重了病人的負擔。他分析說,陽氣不足及損傷主要包括七個方面, 主要包括先天不足、嗜食生冷寒涼、誤用中藥、濫用抗生素、工作煩惱等。 中醫發展面臨重大危機 在平常人眼裏,中醫是治療慢性病的,或者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總覺得西醫幫助渡過 了急、危、重等諸道難關,然後讓中醫來收尾,讓中醫來調養。因此,說到底,中醫只能 用來治一些死不了的病。而在另一些人眼裏,中醫只是啼鳴的公雞。你啼,天也亮;你不 啼,天也亮。中醫究竟是不是這麼回事呢?講座之後,記者就中醫的傳承等問題採訪了盧 崇漢先生。 盧崇漢說,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很多健康問題如感冒、喉嚨痛,看中醫通常喝一次藥就好 了,而且沒有副作用。他今年60歲了,但一輩子從沒有打過一次針,吃過一片西藥。比如 治療發燒,中醫不主張馬上退燒,而是通過用藥疏導、調動抗體,從根本上解決病因。 盧崇漢認為,中醫不是面臨如何振興的問題,而是如何繼承的問題。為什麼呢?現在全國 有31所中醫院校,僅成都中醫藥大學今年就招了4000多人,培育的人才看起來不少,但關 鍵問題沒有解決:一是教材;二是教師。現在中醫教材西化嚴重,錯誤不少,許多教師嚴 重缺乏臨床經驗,學生能成才的比率可能只有1%,這很可怕啊。傳統中醫只靠一隻筆、 一張紙就可以了,而現在許多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都在拼硬件,對中醫本身的要求卻不 太在乎,許多中醫生在努力適應西醫的方法,這對中醫發展極其不利。中西醫理念不同, 說中醫是偽科學完全是錯誤的,它傳承了幾千年,確實解決了老百姓的健康問題。因此, 中醫的問題還要靠中醫界自己來解決。 作者:本報記者王光明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青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灩影 在我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菁荇 悠悠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뜠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109.62
文章代碼(AID): #17NUFEr9 (NTUT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