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 壓力下 腸子鬧脾氣

看板NTUTMC作者 (海大中醫社)時間18年前 (2006/04/24 13: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速,壓力日益增加,但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卻產生不少身心失 調的症狀,大腸激躁症就是其中之一。它屬於功能失調的慢性疾病,在生理結構上並 無異常,只是大腸過度敏感,當接受到食物以及壓力等刺激時反應過度,使得腸道肌 肉痙攣,產生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等主要症狀。   大腸激躁症好發於工作緊張的上班族,面臨考期的學生,家有幼兒的家庭主婦等。一 旦壓力解除時或休假,擾人的症狀便可減低或消失;雖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是長期 腸胃不適,往往讓患者感覺壓力更大,或影響睡眠品質。 目前西醫治療多以先排除大腸其他器質性病變後,再根據臨床症狀表現作診療,因此 往往要先接受胃鏡腸鏡或顯影攝影等檢測,令不少患者避之惟恐不及。其實,只要利 用檢測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結合臨床症狀,就不難確認。 臨床上對於大腸激躁症的治療,宜同時採納心理以及藥物治療雙管齊下;心理治療包 括短期心理治療、催眠治療、放鬆技巧訓練與認知治療等;藥物治療則包含腸胃道藥 物以及抗憂鬱劑等,可有效紓解症狀。 中醫對大腸激躁症的看法是「肝鬱脾虛」,因為肝鬱使得氣機鬱滯,情緒緊張不舒暢 ,大便秘結;脾虛則不能運化食物,造成腹瀉;因此疏肝健脾是主要療法。建議日常 飲食的調理治療原則如下: 1.在飲食中增加食物纖維,加速腸胃蠕動,使糞便變軟,使排便順利。 2.避免攝取易脹氣食物,如碳酸飲料、酒精、牛奶與豆類等,因進入腸道經細菌分解 產生氣體,易使腸道擴張、減緩蠕動,引發起脹氣、腹痛、便秘或腹瀉。 3.維持規律飲食。三餐定時定量,有助腸道消化吸收平衡,飲食內容也應以清淡、易 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 此外,患者本身也要心理調適,在緊張的社會步調下,適時紓解壓力,調適身心機能 將是維持健康的最重要課題。 (時報資訊 04-24)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青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灩影 在我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菁荇 悠悠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作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뜠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爛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3.211.167
文章代碼(AID): #14J5wlh0 (NTUT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