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看看吧...有個概念就好

看板NTUSG作者 (^^)時間17年前 (2006/10/31 09: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偵查搜索與掩護 課目:偵查搜索與警戒掩護 目的:使學者瞭解偵查搜索與掩護之意義,並熟練各種地形偵查與搜索要領,以及互相掩 護之方法。 一、 前言:指揮之基礎,在能隨時明瞭敵情,地形及我軍狀況,故各級指揮官應不失時 機,竭盡所能用各種方法與手段,努力於敵情地形之搜索偵查,並依狀況派遣人員或部隊 ,以火力實施交互掩護等方式,俾獲取所需之情報資料,期已達到克敵制勝之目的。 二、 本文: (一)偵查搜索之定義 1. 偵查之定義:凡對敵方固定或移動之附標,以目視或照相等方式以獲取情報者謂之偵 查。 2. 搜索之定義:部隊在戰場上,無論地面或空中,已接近敵人或深入敵後之方法與手段 蒐集敵情,地形,天候有關情報之搜索。 (二)偵查與搜索如何區別: 搜索活動較為廣泛而深入,行動較為普遍而積極,偵查多限於局部性之特定目標,行動較 為秘密,要求精密而確實。 (三)偵查與搜索之目的: 周到綿密之搜索與偵查,可使部隊獲得安全,並能獲得敵情、天候、地形等情報資料,以 作狀況判斷及策訂作戰計畫之參考。 (四)搜索一般應注意哪些事項: 1. 一切搜索以蒐集敵情、地形及有關情報資料為主,如被敵發現,應盡量避免戰鬥。2. 如遇到較少知敵人,應盡量設法捕捉之,並切忌射擊,以免驚動敵人。 3. 搜索時應精密謹慎,由近而遠,由左至右,反覆觀察之。 4. 盡量利用化妝偽裝冒充敵軍,滲入敵後完成搜索任務。 5. 連絡記號之規定,應詳細而易記,若以各種鳥獸叫聲作為聯絡符號時,須適應當時之 狀況,否則意志弄巧成拙。 6. 如使用無線電聯絡時,除使用密語外,特應講求辨證,以防敵人冒充我軍。 (五)各種徵候之判斷: 1. 塵高而廣飾暨冰及車輛的運動,輕揚緩慢是步兵行動。 2. 看地痕轍跡(輪印履帶印),可判知軍種和行動方向。 3. 叢林鳥獸,驚飛奔逃,是有人行動之徵候。 4. 蟲叫禿然停止,是有人潛行的徵候。 5. 器具音響是構工的徵候。 6. 流水渾濁是渡河之徵候。 7. 竹頭木削,順流而下,是上游架橋施工的徵候。 8. 發現敵人暗號或信號,是別處還有敵人之徵候。 9. 宿營地喧鬧,是剛進入集合地區,或是即將離去之行動徵候。 10. 由橋樑修補和道路指標之方向,可獲知敵人來去之方向的徵候。 11. 由槍砲發射之音光,可推知其種類,位置與距離及兵力大小。 12. 由敵障礙設置,可推知其陣地及火器配備。 13. 破壞交通網。是對本地區戰無攻擊的徵候。 14. 多處舉火焚燒,是敵將退卻的症候。 15. 敵車輛滿在前送或空車後駛,是敵攻擊或固守的徵候。 16. 由敵砲兵陣地接近第一線是行將攻擊,如遠離第一線可能是或遲滯作戰。 17. 第一線部隊忽然整體做有限度後撤,或忽然戒備或大口徑炮兵試射,是敵人可能發射 核生化武器的徵候。 18. 終昏前敵偵查搜索活動頻繁,是敵人可能發動夜間攻擊的徵候。 (七)任務與派遣: 1. 任務: ◎道路搜索:蒐集沿路的敵軍活動及有關該道路瞰制地形等情報資 如道路的種類,橋樑 和渡河方法,路障以及可能發生交通壅塞地點等。 ◎ 區域搜索:蒐集兩戰鬥地境線間敵軍活動及地形等情報資料,此種搜索較其他搜索費 時,惟亦較徹底。 ◎ 特定區域搜索:再獲取某一特定地區更詳盡的敵情及地形等情報資料,如橋樑或預想 可能敵軍位置及敵集結地區等。 2. 派遣:通常由營或連派遣。 (八)配屬與支援:略 (九)編組:以16人編制來看 1. 指揮祖:隊長、副隊長、傳令、輔導長(4人) 2. 搜索組:以兩個組編成,依狀況待由上級派遣便衣人員配屬。(6人) 3. 警戒掩護組:以一ㄍ組編成。(3人) 4. 支援組:以火力組編成,如配屬火力支援部隊一並編入此組。(3人) (十)隊長授命後動作: 1. 擬定計畫概要。 2. 處置下列事項: ◎ 部隊調動。 ◎ 計畫偵查。 ◎ 計劃下達命令。 ◎ 協調指示。 3. 實施現地偵查。 4. 完成計畫。 5. 下達命令。 6. 督導實施。 (十一)搜索隊型及使用時機:搜索隊形,區分為戰鬥縱隊,戰鬥橫隊,及三角隊形等三種 為基礎,並依當時的任務、敵情、地形及能見度等可靈活運用。 (十二)通過警戒線的動作: 1. 命不對於哨所後方疏散隱蔽並行警戒。 2. 前往哨所聯絡、協調,說明單位、任務、歸還時間、路線、信號、並詢問前線最新之 敵情及徵候。 3. 協調後,命不對迅速通過警戒線。 4. 歸還時,注意後方警戒,謹防敵人尾隨、跟蹤,並將見聞簡要告知哨長。 (十三)搜索一般要領: 1. 以滲透方式,秘密接近敵人,並停持接觸而不為敵人發現。 2. 在互相支援距離內,沿多條路線廣泛搜索。 3. 由近而遠,由小而大,由局部到全部,注意每一個細節,搜索每一個角落,形成完整 的搜索網。 4. 從多方面觀察敵人,不斷研判狀況,免為被敵偽裝或局部行動迷惑。 5. 不放鬆任何可疑的徵候或人物。 6. 搜索範圍力求廣闊、深遠、乘敵不備捕捉敵探,可獲得寶貴情報資料。 (十四)對各種目標搜索要領: 1. 點目標:(多人操作武器、指揮所、地形要點、警衛) ◎ 從敵人一想不到的方向去接近目標。 ◎ 從不同方向去觀察目標。 ◎ 以要圖描繪目標附近設施景況。 2. 線目標:(道路、河川、橋樑、隘路、障礙地帶等) ◎ 通常採取交互掩護躍進方式,分段搜索,逐次前進。 3. 面目標: ◎ 區分若干小組,在目視連絡及相互支援下,以平行方向向前推進,一直搜索到目標區 的後線。 ◎ 全隊進入目標區後,站領較掩蔽位置向四周警戒,然後派出若干搜索小組,向不同方 向搜索,在一定時間內歸還報告。 (十五)對各種地形搜索要領: 1. 開闊地: ◎ 加大間隔距離。 2. 高地: ◎ 先行觀察,以一部任掩護,主力利用死角,分別迂迴搜索。 3.叢林、森林: ◎先行觀察林緣及進出狀況,並衡量森林之大小,密度等狀況,以適當之兵力進入森林內 搜索,其餘部隊則於林緣外端,佔領要點以行掩護。爾後分段搜索,搜索時尤須注意樹上 ,樹根(幹)後方,及洞穴中敵人之伏擊與狙擊。4. 隘路、道路: ◎ 進入前,先佔領附近要點,沿隘路兩側,分段搜索,掩護前進,尤需注意隘路內部即 出入口處敵人之伏擊。 5. 橋樑: ◎ 以主力佔領橋樑附近要點,擔任掩護,以一部進入橋樑上、下搜索,如無異狀,迅速 進入對岸,掩護主力通過,如有發現爆炸物品之裝置,應自行或在配屬工兵之協助下予以 排除,對橋樑之搜索,除橋樑外,其附近兩岸河隄之內側,尤需注意搜索,免遭敵人伏擊 。 6. 村落、城鎮: ◎ 時間充裕時,以一部由村落側翼進入搜索,主力佔領外為要點,封鎖進出入,並行掩 護。 進入村落搜索時,應特別注意有無坑道。 (十六)對敵情搜索之要領: 1. 設法捕捉俘虜,詢問敵情。 2. 詢問居民。 3. 冒充混進,秘密滲透,深入敵均側背後方,以行搜索。 4. 必要時以火力搜索及欺敵等手段,誘使敵人還擊,以暴露其兵力及位置。 (十七)威力搜索之要領: 1. 時機: ◎ 所需情報資料緊急,而沒有更好之手段時。 ◎ 敵情不明或敵人警戒嚴密,用一般秘密方法,難以獲得情報時。 2. 要領: ◎ 展開於較大之正面,以少示多,介攻擊手段,誘敵移動,暴露其位置及兵力配備。◎ 不能暴露我主力位置,及我軍作戰企圖,以望遠鏡觀察目標區域之變化,以確定敵軍之真 實位置。 ◎ 要有迅速脫離敵人之準備。 (十八)夜間搜索及運動要領: 1. 夜間搜索要領: ◎ 搜索部隊所經路線或區域,應事前策定搜索計畫,選定檢查點或會合點,逐段搜索前 進。 ◎ 搜索行動要祕密,必要時應停止靜聽或觀察。 ◎ 對敵陣地形廣正面搜索時,需將目標區域劃分數個搜索區,分別實施搜索,隊長於適 中且較明顯的地方指揮各組行動。 ◎ 對複雜地形的搜索,需注意掩護,隊形不可以過度分散,交互掩護躍進,逐段搜索, 不要中了敵人的埋伏。 ◎ 遭敵搜兵活動或向我襲擊時,如無必要儘可能避免與其發生戰鬥,扔應執行任務。 ◎ 對零星的敵人,運用捕俘摸哨的要領,將敵捕殺。 ◎ 不期發現的目標,而較原任務有利時,應斷然予以襲擊。 ◎ 搜索中發現敵人指揮所,物質堆積站,輜重地區,油庫等,亦可相機予以襲擊。 ◎ 夜間搜索,依能見度適宜決定搜索正面,及部隊的間隔距離。 2. 夜間運動要領: ◎ 夜間運動應力求肅靜。 ◎ 利用顯著的地形維持前進方向。 ◎ 夜間方向的維持,應使用指北針,自一點向另一點作直線用動。 ◎ 盡量在開闊地前進,如通過森林叢草叢林,等隱辟地區,則應注意避免發生聲響,暴 露行動。 ◎ 砲聲、風吹聲、飛機聲響,常吸引敵人注意,故應乘機加速運動。 ◎ 除非狀況緊急,切忌奔跑,以免增大聲響。 3. 注意事項: ◎ 夜間搜索時,通常不戴鋼盔,以免撞擊而發生音響及減低聽力,如必須戴鋼盔時,應 用布包裹。 ◎ 夜間發現有人接近,在未經証實之前,均應視為敵人。 ◎ 口令需經常變換,並須牢記熟練。 (十九)遭遇敵人之處置: 1. 先研判自己行動是否被敵發現,再偵查敵人之兵力、兵種有無後續部隊。 2. 只是未與敵接觸的搜索組,迅速向其他方向搜索,以期發現全盤敵情。 3. 在敵人後方進行戰鬥時,友時宜使用無聲式武器格殺或擊倒,而生俘敵人最為有利。 4. 遭遇敵人,盡量避免戰鬥,如必須以戰鬥才能完成任務時,即採取勇猛果敢的戰鬥行 動,完成任務後立即撤退。 5. 遭遇敵小部隊,即將其包圍殲滅或捕殺。 6. 遇敵大部隊,及秘密繞過或隱伏,或一面戰鬥一面後退。 (二十)指揮連絡及報告: 1. 指揮:隊長對敵情、地形的搜索,雖交付各組執行,但自己扔應隨時利用展望良好的 地點,觀察狀況,研判敵情,地形以及指揮搜索組的行動,修正搜索計畫,並處置突變的 情況,當搜索至某一階段時,對各組隨時加以統制。 2. 連絡: ◎ 利用無線電、聲視號通信及傳令等,以行連絡。 ◎ 不可因聯絡而暴露企圖及位置。 3. 報告: ◎ 時機: 1. 到達或通過警戒線時。 2. 所見與上級指示不同時。 3. 發現或遭遇敵人時。 4. 情況急變,或遭受嚴重阻擾,無法完成任務時。 5. 遭遇敵障,或所攜地圖與現地相差疏遠時。 6. 到達某一目的地(檢查點、連絡點、集合點)或完成某項特定任務及歸還時。 7. 無情況亦須定時報告。 ◎ 方法:分口頭、要圖、書面、無線電、預定信號等數種。 ◎ 歸還報告內容: 1. 番號(代名)、兵力、任務。 2. 出發及歸還時間。 3. 經過路線。 4. 搜索經過或所獲資料。 5. 部隊現在狀況及建議。 (二十一)掩護之意義:掩護並非單指所派之掩護部隊而言,係一部隊在作戰中,甲部隊護 乙部隊,後者掩護前者,兩翼掩護中間,及火力掩護人員,大口徑掩護小口徑,前組掩護 後組,等之一連串掩護行動。 (二十二)掩護之任務:在戰鬥初期或戰鬥中,未避免為敵威脅,並使蒐集情報容易,應派 遣有利之部隊,擔任掩護任務,使主力部隊及情報蒐集部隊獲得安全,以利爾後任務之達 成。 (二十三)掩護之種類: 1. 戰鬥掩護。 2. 地形掩護。 3. 天候掩護。 4. 欺騙掩護。 5. 人員掩護。 6. 火力掩護。 (二十四)掩護之方法及要領: 1. 交互掩護。 2. 小部隊掩護大部隊。 3. 火力掩護人員。 4. 大口徑掩護小口徑後方掩護前方。 結論:搜索偵查掩護均為蒐集情報之手段,搜索是廣義的,偵查是狹意的局部,在此一行 動中,必須配合一連串之掩護行動,並利用各種不同的搜索偵查方法及手段,以蒐集有關 敵情地形及作戰有關之情報資料,且應盡量避免與敵行真面目戰鬥,尤其不可與敵膠著, 而達成任務之最佳方法,則在不失時機,將獲得資料,報告上級或通報友軍。 細部的部份 我想非我們業餘的人可以達到 但是一些基本常識 可以在生存場上用道 參考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160

10/31 15:41, , 1F
是國軍的教則嗎?文中有出現注音符號喔:)
10/31 15:41, 1F
文章代碼(AID): #15HgHSEY (NTU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