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帆同學再度為農漁民發聲

看板NTUND92作者 (浪費我時間 ~_~#)時間20年前 (2004/09/15 18:1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讓人忍不住遙想起去年此時,為國發勞心勞力昏頭轉向的時光阿, 泓帆同學又一精闢見解! ============================================================== 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 ============================================================== 2004.09.15 中國時報 一個不住台北的理由 林泓帆 兩個多月來,台灣經歷了七二水患、艾利風災與九一一水災,其主因除了如捷運局 在三重和東湖的人為疏失外,大多歸咎於土地的超限利用,一時住在山區的朋友除了成 為被營救的對象外,也成了土地超限利用和破壞水土保持的禍首,但筆者以為此種論點 不僅偏頗,而且也忽略都市人其實才是與水爭地的兇手。 觀乎這幾年來的風災水患,在山區總是會見到南投信義鄉、仁愛鄉的大名(最近新 竹的五峰鄉、尖石鄉和桃園的復興鄉也常榜上有名),而在平地則不外乎是台北縣的汐 止市、臺北市的內湖和南港。前者造成的主因當然和土石流崩落與水土保持不佳有關, 但後者不也是人們與水爭地和大自然反撲的惡性循環嗎? 現在的汐止市早期被稱為水返腳,其本意即係指當基隆河漲潮時水會回淹至此處, 早年因台北市區範圍未如同現在般的廣大(台北市在升格直轄市前其轄區並不包含現在 的北投、士林、內湖、南港、木柵和景美),基隆河縱使偶爾會氾濫,但因人口未如現 在密集,水患亦不會太嚴重。不過當七○年代以後,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為以工商業 為主的社會,大批的鄉下年輕人從鄉村湧進了都市,再加上政府的資源大都投入於台北 市,一時之間台北成了一個充滿希望與機會的地方,和台灣其他的行政區比起來更顯得 耀眼,而今日城鄉差距、南北平衡的問題也肇因於此。 大批的人潮湧進了台北,免不了要解決住的問題,外地的年輕人當然無法負擔市區 (如今日的中山區、中正區)高額的房價,於是和台北市只有一水之隔,並且中山高設 有交流道的三重成了首選,這也是三重一直帶有出外人打拚氣息的原因,除此之外,台 北市南邊、西邊的新店、中和、永和、板橋、新莊、蘆洲也湧進了大批的外地人,而這 些行政區也拜此之賜,一二十年來紛紛升格為縣轄市。至於台北市東邊的內湖、南港因 為距離舊市區較為偏遠,並且這兩區又因轄區內擁有大量山地,在早期反而發展較為遲 緩,不過近年來因交通建設克服了空間的障礙(如環東大道、堤頂大道以及捷運南港、 內湖線)北市府有計畫的開發(如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和計畫中的經貿園區) 以及市中心由西向東的移動,這兩區反而成了台北市內人口成長較為迅速的地區,並和 東邊的汐止成為一個新的科技聚落。 伴隨著內湖、南港和汐止發展的當然是一波波的外來人潮和交通問題,原本不會淹 水的平地在住滿了人之後,只好向更高和更低的地方開墾,前者是與山爭地,弄不好會 造成土石流(如林肯大郡);後者是與水爭地,在原本的行水區上蓋房子,大水一來當 然會淹水,如果此事發生在山區,政府和輿論會叫你強制遷村,但是在平地,政府和輿 論卻會加強防洪工作,一條基隆河先是截彎取直(如此一來又多了不少新生地可以蓋房 子)、又是加蓋堤防、設抽水站,現在又花了大把鈔票弄個分洪計畫,而交通遇上瓶頸 時又要花錢興建一條條所費不貲的捷運,殊不知這些地方根本不該住那麼多人,與其花 這麼多錢做這些防洪設施和改善交通,倒不如將政府的資源多放在中南部的其他平原都 市,不要使資源和人口過度集中於山水環繞的台北盆地,無奈不僅政治上有城鄉差距, 連防洪救災也有城鄉之別。 依筆者的觀點,以台北市為中心而輻射出的台北縣十個縣轄市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上 述問題,而且如果一直採取增高堤防、增設捷運的方式,只會使土地一再地被超限利用 ,況且還有飲用水的問題在等著我們。如果要我預測下一個將被超限利用危害的城市, 我認為桃園縣不得不上緊發條。前幾天看到朱立倫縣長還在公視節目提及他主政時引入 大量外來人口的政績,殊不知這些新移民大多仍是以台北市為其生活重心,只不過礙於 房價和拜北二高便利之賜,而落腳於桃園,但他們白天多於台北上班,亦多在台北消費 (也就是生雞蛋在台北,而雞屎則……),難保這幾年發生於南港、汐止和內湖的惡夢 不會在桃園重演。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超限土地利用的禍首、為了不讓我將來可能要過沒有自來水的生 活、為了不讓我成為壅塞交通的源頭,我決定不住台北了!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碩士班研究生) ============================================================== 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傳說中的分隔線 ============================================================== 除了要給泓帆拍拍手鼓鼓掌,恭喜上報(還不小的篇幅咧)之外, 嗯~~~ 我個人也深深對內文感到敬佩歐~ 台灣的媒體雖然多得跟什麼一樣,但觀點卻從不跟頻道數量成比例, (大概只有政治意識形態略多一種:共藍綠兩種 =.=凸 ) 泓帆~上叩應節目電他們啦! XD -- 我們是好朋友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46.108

140.112.25.182 09/15, , 1F
泓帆果然厲害!!
140.112.25.182 09/15, 1F

140.112.25.197 09/16, , 2F
真的不住在台北了喔 @@
140.112.25.197 09/16, 2F

140.112.25.182 09/16, , 3F
讚!!好佩服優
140.112.25.182 09/16, 3F
文章代碼(AID): #11I1KhiZ (NTUN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