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講座課助教給修課同學的一封信

看板NTUJSA作者 ( )時間17年前 (2007/04/20 09: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同學,大家好: 有賴各位同學的配合,本學期的議題講座至今都進行,課堂上大家的準時出席與 積極參與,也讓兩位老師對各位的投入表示肯定;另外,來信提出建議與指正的同學 ,也要謝謝你們讓課程能夠在不斷修正中進步。 我一直記得,當我碩一修這門課時,張老師曾經說過:「這門課會請很多外賓來 ,是新聞所的『形象課程』。」因此同學們都必須理解,無論出席、聽講、參與或是 提問,都該拿出台大新聞所應該表現出的優秀程度。 只是,學期初至今,發生了不少荒腔走板的情況,特別是提問時間,場面已經數 度失控;失控的情形已經完全碰到助教我所主觀認定的底線,也引起部分同學的反感 。在眾多同學的建議之下,我決定寫這封公開信給各位同學。其實,課程確實需要大 家踴躍發問,因此我一直在猶豫是否要寫這封信;但相信大家經過充分說明與溝通, 一方面不會造成寒蟬效應使大家都不敢提問,另一方面也能共同提升課程的品質。 首先,我在下面先列舉幾個課堂上曾經出現過的誇張演出,希望能提醒「當局者 迷」的同學:「您提問的方式不是很有禮貌。」 1.全場很多人舉手是好事,但是有人舉手只是舉好看的,老師瞄了你一眼不代表 老師決定要點你,但有人就逕自發問,已經變成「先講先贏」,很失禮。 2.兩個人同時開口發言居然不是互讓,而是同時發出哀嚎,讓外來的講者看笑話 。當事人已表示是無心之過,也誠心道歉(謝謝當事人主動來向助教說明), 然而,我個人當時確實不禁為此現象發生在本所的課程中感到傻眼。 3.為了吸引注意,在老師回答別人問題時持續把手舉得老高,讓講者忍不住說: 「等一下!我先把這題回答完。」相當丟臉。 4.為了加分而提問並無可厚非,但至少不要把「不是真的想聽答案」的念頭表現 得太明顯。有些人提完問題就沒在聆聽了,當老師回答提問同學的問題時,那 位同學在跟其他同學講話;當老師問第三個問題是什麼時,問第三個問題的同 學也在講話。講者也發現這樣的狀況,所以在要開啟某一話題的時候,還揚起 聲音說「那我現在要談……囉。」無論同學在底下對話內容是否與課程相關, 這種情形都非常失禮。 5.有些搶答和提問鬧出過笑話。有人沒搞清楚問題的範圍就瞎猜,有人問出了拙 劣記者才會問出的問題,也有人會問一整個書架才能回答的問題,讓老師回答 前先說了一句:「這問題太大。」但此點涉及個人主觀判斷,不便列舉實例。 要當記者的人勇敢提問固然是值得鼓勵,「舉手發問請經過老師同意再發言」這 點在每周寄給大家的課程公告中都會提,但是好像搶著問問題的人都沒看到(也許我 字型要放大?顏色要調亮?)。另外,能不能尖銳或精準的提出徵點或疑問(問題的 質)不是也很重要嗎?這點相信各位同學都比我更了解。 有同學課後形容:「這門課變得不太像求知的殿堂,倒有幾分電視猜謎節目的味 道。」這些失控的狀況,也讓我思考是不是發問加分制度搞得氣氛這麼詭譎。然而回 顧去年的同一門課程(現在的碩二跟碩三一起修時),當時的點名與加分制度與本學 期大同小異(這學期基本分數提高五分,並取消可缺課一次的額度。),這個問題卻 不像這學期這麼嚴重。 碩一的學弟妹且慢生氣,我並沒有將責任歸咎於各位的意思,畢竟所上的老師已 經不只一次誇獎你們這屆的積極參與,是本所非常珍貴的資產。本課程現在面臨的問 題,應是所有修課同學、加上助教和老師、以及講者、甚至評分制度共同負責。我只 是要提醒所有同學,「禮貌」是人與人相處很基本的元素,我自己也不斷在錯誤中學 習和自省,希望藉著這個機會與各位共勉。 信太長,字太多,抱歉耽誤各位時間。未來有任何建議或需協助之處,請持續不 吝指教,不用覺得助教很兇(請勿以貌取人),或是覺得助教很辛苦所以不好意思什 麼的;講難聽一點,我是拿錢做事,這是助理應盡的職責,不周之處請指教。 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周末(除了突然殺出來的講座作業,唉~助教我也是千百個 不願意!),祝福這門課,也祝福台大新聞所。 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在為這個環境默默努力,希望未來我們花更多心力、也更有 能力去瞭解他們、報導他們,進而也變成那些為這個環境默默努力的人。 台大新聞所當前新聞議題講座課程助理 碩二 陳文信(R94342021) 2007.04.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60
文章代碼(AID): #16A1fe5i (NTUJ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