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亨利四海傳易理 薪傳八方揚道思

看板NTUICPSC作者 (樂天知命故不憂)時間17年前 (2006/10/26 15:4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10.21 今年一大早七點半,就到道家學院集合,恩師李亨利博士獲得薪傳獎的肯定,讓眾學友們也感到與有榮焉。觀禮活動發起短短一個星期,就湊齊了一台車的人數。當然也要感謝馬副理事長(曾任聯電的人資部主管,已經是二十多年的老學長)自掏腰包,讓我們參與的人,只要繳區區300元的車資。 今天老師穿了淡粉紅色圈白領的襯衫,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起來特別年輕帥氣,不認識老師的人,絕對猜不出來老師今年已經55歲了。 感謝今天有林木榮建築師的帶動,邀請所有參與活動的學友介紹自己認識李老師的故事,全程笑料爆多,李老師聽得一定很開心,學友們也更認識彼此。在此介紹林木榮老師,他是李老師有嘉許肯定的認真老學生,老是指年紀,不是指資歷。林建築師曾提過,他人生的三大遺憾之一,是50歲才接觸道家。這八年因為有林建築師的熱心帶動,學院的學術互動研討也較多,學友之間的感情也有所交流。林建築師是每次出遊活動的最佳主持人,人生閱歷豐富(老師常說的,3459學的好),博學又有幽默感,總能將地方的典故,風水學的觀念,講解的生動活潑。希望學弟妹以後有機會 ,可以請林建築師來為大家上課。 薪傳獎的緣起 為發揚中華文化,鼓勵發展中華文化藝術,喚起全球華人對中華文化與傳統藝術薪傳之重視,特舉辦「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對全球華人在中華文化、藝術、音樂、地方戲劇、民俗工藝、技藝等薪傳有傑出表現者給予獎勵、表揚。 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是我國四大文化獎章之一,除了國家文藝獎之外,這個獎項可以說是現今文化藝術工作者競爭最激烈也最榮耀的獎項,這個獎項在文化界具有高度代表性,歷屆獲獎者都是海內外實至名歸的文化人。 很多人都覺得奇怪,薪傳獎已經辦了十二年,為什麼老師今年才得獎? 老師獲頒的是文藝獎,在過去沒有包含易學術數研究。因為我們學友魏台英女士,曾任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總會長,有跟李老師提及薪傳獎是資深青商總會所主辦,有此機緣,魏總會長也肯定易學術數研究屬於中華文化重要資產,於是在審議委員會中提出,希望文藝獎項可將易學術數研究列入此項目。也由於學友楊又樺(楊姊)、孫龍翔用心整理,將老師三十多年來的薪傳歷程,整理成十五本的資料,讓委員們可以清楚了解老師推廣易學於四海的使命感。 國藝獎 v.s. 薪傳獎 國家文藝獎比較偏重於個人藝術之成就 薪傳獎重視薪火相傳教學的成就 師鐸獎表揚的是在校園教學的正式老師,薪傳獎表揚的是在民間默默傳承的老師 李老師在車上發表的感言 老師一開始就提到,推廣道家學術是他這一輩子所努力經營的。一般社會大眾學習命理,就像是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有時準、有時不準。縱然是高手,也是需要教練,老師就提到Tiger Woods, 台灣之光王建民,他們在賽場上,仍需要有教練在身旁指點。呂洞賓55歲因為遇到鍾離權,終而得道。 老師笑著說,大家都覺得他很愛罵人,其實不然。因為他沒有當成花花公子,反而來傳承道家學術,所以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要求標準就高。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而怯步,若是有人有好的企劃案,老師還是非常願意指導。 薪火相傳需要有更多的老師投入,尤其是到校園教學,不計較收入外,還要有真正去教育學生的心,持之以恆,不要把校園教學的工作當作是經歷表上的一個項目,去個幾次就以為自己曾經是永遠都是。老師提到當年在易經學會初成立慘澹經營時候,當時李老師、黃老師、邵老師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很多時候,都還是要自掏腰包。歷經這一段時間,培養出深厚的革命情感,從無到有的時候,真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然而現在,學院有了,圖書館有了,資源豐富樣樣有,卻缺了參與的人。無中生有,有中無,老師常常在想,在還是第一名的時候收起來,雖然現在檯面上還是第一名,但是他憂心未來就不再是第一名了。當教學變成是為了支付學會的管銷費用,而不再是多年前使命傳承的熱情,老師承認,對於學友的互動,有所減少。 最後,老師謝謝大家,並且如同林建築師一早就說,希望未來有傳人可以傳遞薪火,學院有更多的老師也可以獲得薪傳獎的肯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4.95

10/26 18:39, , 1F
大推!!
10/26 18:39, 1F
文章代碼(AID): #15G6TByG (NTUICP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