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中國史考試方式與助教之問答

看板NTUHistory96作者 (NGU-傑森)時間16年前 (2007/10/21 23:23),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沒考過申論題+抓不到中國史可能考試的重點 我寫了一封信問我們那組的助教-游逸飛 問了與考試相關的問題 我不知道駐較有沒有順똊便傳給大家 還是來這邊分享角一下 智彥:      直接問老師當然比較快。   中國史一每年都有期中考,今年我不清楚,估計西周教完會考試。 Quoting b96103030@ntu.edu.tw: 然後順便問一下,期中或期末考要如何準備?(因為高中都習慣考選擇題,不大需要讀熟就可以猜了) 文科學生一定要會寫申論題,情形就像寫摘要與回答思考問題。 1.範圍一定在指定教材、上課內容跟作業內嗎?(就是會考到參考資料的東西嗎?) 範圍一定在指定教材、上課內容之內,寫過的作業與討論過的問題尤其重要。參考資料也會有幫助,但不需刻意準備。 2.大學有補考這種東西嗎?(如果有21是算補考前還是補考後?)   視課程而定。中國史一不及格的同學,期末可以去找老師補考。 3.細節要記到什麼程度 例1:國史大綱P25王國維對殷墟發現有三點,我必須有能力概述這三點嗎? 例2:萬古江河P1鵝毛口遺址......,有可能會有題目必須要我精確寫出這五個字嗎? 例3:研究者者的姓名很多,盡量都記還是只要記幾個知名的即可 如:王國維? 蘇秉琪? 例4:年代應該只要記大蓋範圍即可,對不對? 例5:老師的題型大概有哪些? 每一種題型的得分要點是什麼?比如名詞釋義只要大概描述即可或須精確?   歷史系老師考試,不會只考你的記憶力,重點還是在理解力。但理解本身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而知識基礎又須仰賴一定的記憶能力。   單純的記憶對中國史一考試並無幫助。如果你記得二里頭文化這五個字,卻說不出它與「夏代是否存在」這一論爭的關係,記了等於白記。相反的,我們也沒見過寫不出「二里頭文化」的人,能夠說清楚「夏代是否存在」這一論爭。   簡單講就是,只要你覺得不記憶某些細節、資料,無礙於你說明整個問題的主旨,那你就不需要去記它。反之則須,但那種記憶是活記,而非死背,死背無濟於事。   考試可以幫助我們系統、全面梳理整學期所學到的知識,這是閻老師的課必安排考試的原因。但考試並不能完整呈現你的學習成果。老師上課或許點燃你對某些知識的熱情、或許影響了你的人生觀,這些都不是考試能夠呈現。因此老師們也不會僅用考試衡量學生這一個「人」。希望你之後能為學習與考試作出更好的定位。          逸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9.202

10/22 19:25, , 1F
很有幫助~非常感謝:D
10/22 19:25, 1F

10/22 21:02, , 2F
太感謝了 m(_ _)m
10/22 21:02, 2F

10/24 12:41, , 3F
感謝!!
10/24 12:41, 3F
文章代碼(AID): #176sxxuJ (NTUHistory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