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章[資本主義與生態平衡勢不兩立]劉宇凡

看板NTUFRC86作者 (哈克說"huck已死")時間17年前 (2007/09/08 18: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TUFM-86 看板] 作者: huck (哈克說"huck已死") 看板: NTUFM-86 標題: 推薦文章[資本主義與生態平衡勢不兩立]劉宇凡 時間: Fri Sep 7 22:31:58 2007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huck (哈克說"huck已死")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推薦文章[資本主義與生態平衡勢不兩立]劉宇凡 時間: Thu Sep 6 01:46:23 2007 全文在這裡 (關於生態社會主義) http://www.xinmiao.hk.st/trad/enviprotec/enpro014.htm 我先摘錄幾段 推薦大家連結過去讀一讀 許多環境專家指出,西方社會那種物質已很豐盛卻還要不斷追求經濟增長的模式,要為環 境污染負責。但要落實他們那種經濟「零增長」主張,得首先廢除資本主義的統治。因為 資本主義只能在不斷增殖的情況下才能保存自己,而這只有在不斷擴大生產及銷售額的情 況下才有可能。資產階級區別於其他一切有產階級的是,只有前者才以純粹積累貨幣為全 部活動的目標;佔有貨幣才可以無限積累而不會有腐壞之虞,才可以同一切商品交換並從 中增殖。這種積累資本的癖好,與資本家是否有「良心」無關。在市場盲目競爭的壓力下 ,除非他盡量擴張生產、搶佔市場,盡量賺錢及再投資,否則他分秒都有被對手擠垮的可 能。唯一能不斷避過惡運的辦法就是積累再積累,擴大再擴大;由於每個資本家都這樣做 ,不久就會市場飽和,生產過剩、價格下跌,經濟衰退;但週期性的衰退雖然暫時打斷了 這種無限擴大生產的趨勢,不過是為下一輪更大規模的生產與積累奠定新的基礎。至於這 種做法會怎樣有損受薪階級及自然生態,資本是不會管的。 環保先驅Berry Commoner曾經提出過生態學四大原理:(一)萬物互相關連;(二)萬物 皆有其去處(例如汽車廢氣好像在你眼前消失,但其實是進入大氣並促成溫室效應);( 三)最了解自然界的是它自己(例如許多看似「無用」的物種可能極有生態價值);(四 )萬物皆有代價。美國環保主義者John Bellamy Foster則指出,資本主義全部違反上述 四條原理;(一)萬物之間的連繫只有通過金錢關係;(二)萬物有何去處,與資本無關 ,只要它們不干擾到資本自身的循環;(三)自行調節的市場才全知全能;(四)自然界 的豐盛萬物是給予有產者的無償禮物(所以可以任意掠奪及污染)。(Foster: 120) 只抓住「消費主義」現象的錯誤還在於:它把污染責任放在消費者身上而非大財團身上, 而這等於是為罪魁禍首開脫。有些純粹鼓吹綠色消費的環保團體天真地相信,在資本主義 下面是消費者用錢投票決定廠家生產什麼。請問:消費者幾時投票決定生產核電?人工合 成物?幾時決定生產基因改造技術?或互聯網?通通沒有。消費者所能有的選擇,不過是 在業已生產出來的商品之間買或不買而已。即令在這方面,也很難說消費者有多大主權。 你能決定不買電力嗎?即使在競爭性的消費品之中,消費者的選擇也是有限的。(你能根 本不買塑膠製品嗎?你能知道罐頭內真的不含味精?)不要忘記,資本主義之所以為資本 主義,正是因為人類的需要不再直接支配生產;支配生產與人類需要的是貨幣與利潤。他 們不懂得,不是消費決定生產,而是生產決定消費。我們不是說消費者運動沒有意義。當 然不是這樣。問題只在於消費者運動應採取什麼方向,是針對資產階級在投資與生產上的 霸權,還是避免作這樣的針對? 「劃定產權然後容許買賣產權」的辦法與自然生態根本不相容;實行它只是意味將那個萬 物互相關連的生物圈肢解。我們怎樣劃定海水與海洋生物的產權?或者大氣層?清新空氣 ?水的循環?候鳥?根本沒法劃定。經濟學最多只是使用一種極其「間接」而又異常主觀 的辦法:例如人為製造一個企業買賣污染大氣權的市場,規定凡是污染者都要花錢買下「 污染權」才能排出廢氣;訂價則決定於企業願付多少。很明顯,這種訂價完全是任意及反 生態的。清新空氣的供應是由整個生物圈的良性循環所決定,而不是決定於任何人為「訂 價」。其次,「污染權」買賣純粹是挖肉補瘡,因為該減的污染根本沒減,相反它其實暗 含了這樣一個前提,即承認有錢人有權污染,窮人無權污染,甚至是實際承認富人可以恃 著有錢而迫使窮人吞下富人所製造的污染,因為污染最多的工廠往往坐落在窮人地區或窮 國(想想Union Carbide的毒氣在印度玻拍爾省毒死6000多人的慘劇吧!)。發達國有毒 廢料也是這樣按市場規律而被運到窮國掩埋。(註7) 市場環保主義認為,市場是保育稀缺資源的有效工具;越稀缺的資源價值越高,從而減少 濫用。有環保主義者因此主張,只要提高自然資源的價格就能保護之。他們忘記了另一面 :價格越高也會吸引越多廠商去搜刮資源增加供應,或是尋求其他代用品(這往往也會增 加污染,例如以合成物代替天然物);不論哪一種方法,長遠來說都是要耗光自然資源的 。海魚就是這樣。魚價上升並沒有減少濫捕,相反是加速了它。目前全球15個最重要的捕 魚區中已有11個近於捕光。我們中國人同樣沒有因為鯊魚日少、魚翅價昂而少吃魚翅。事 實上,價格高昂不一定會降低需求,因為現在資本家並不囿於本國市場,而是盯緊全球市 場,而全球市場中各國的發展水平極其懸殊;如果自己國家沒多少人買得起,總有另一些 富國的人買得起。燕窩對泰國人來說太昂貴,但在港台卻有許多中等收入的受薪階級吃得 起。 結語 人類社會已經面臨十字路口。只要想想現代戰爭就夠了。有什麼東西比現代戰爭更破壞環 境與生命?自然,戰爭亦非始於資本主義。但是,也只有到資本主義時代,人類才達到足 以用核彈毀滅地球從而毀滅自己的程度。但資本主義有可能真正弭兵嗎?不可能的。當軍 火工業本身也成為超級發財的大生意的時候,經常的備戰及各種局部戰爭更是發財必殺技 。所以,雖然只要世界停止生產殺人武器幾年,將資源用於救助環境與窮人,就可以大大 緩和問題的嚴重性了,但是,資產階級及其政府硬是不為。 要真正保護生態與人類,越來越需要把人類社會從資本統治這件拘束衣中解放出來,需要 廢除它的統治,並代之以一個由全體勞動人民共有共享自然資源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下, 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對抗及競爭將被合作互助所代替。 -- 望著月亮,想起過去與未來 尋找星辰,分辨偉大與渺小 等待流星,疑惑瞬間與永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58.195 ※ 編輯: huck 來自: 218.169.58.195 (09/06 02:11)

09/07 14:54,
恩 很多東西要看本質 這篇文章很厲害
09/07 14:54
--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沒有蟲魚鳥獸 花草樹木的山水又如何? 還有一段是特別跟林業有關的 林業公司為發財而濫伐的例子是臭名昭著的。(註2)誠然,有些公司會從事商業植林。 但是,資本家植林的方式也是反生態的。自然生成的樹林是生物與基因的多樣性的寶藏, 具有無限的實用及觀賞價值。但商業性植林呢,生物多樣性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資本家視 為有經濟價值的那種樹。Foster引述一個商業杉林的例子: 林業資本家「把最高限量的養份、水份、太陽能灌注於新一輪的植林中。他把那些年齡、 大小太過參差的杉樹剷除,因為這類杉樹的砍伐效益較低。他剷除一切生長緩慢的樹,賣 不出的樹,剷除一切下層林叢及任何可能損及收成的動物。他所種植的快大的道格拉斯杉 樹排列得非常整齊,基因劃一,不像從前那些自然生成林那樣不整齊。他除掉多餘的苗, 施加化肥以便於樹快高長大;……結果是毀滅了生物與基因多樣性,……流經這些樹林的 河溪很少有魚,動植物、昆蟲及菌類極少。老樹林的土地是一塊具有豐富的植被的地方。 但商業性植林的土地卻是不育的。」(Foster:111-2) ※ 編輯: huck 來自: 218.169.57.114 (09/07 22:35) ※ 編輯: huck 來自: 218.169.68.228 (09/08 18:41) -- 說不出話來 於是我畫圖 拿畫筆當舌頭 讓思緒畫作彩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68.228
文章代碼(AID): #16udo4Ku (NTUFRC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