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知道為什麼學長姊都想進去聯發科了Q_Q....

看板NTUEE-Lab530作者 (天使)時間20年前 (2004/03/05 00: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進聯發科當四年兵身價至少七個零 ─ 科技業搶人大作戰,從三千名國防役男下手(2002/12/15商業週刊) 文●郭奕伶 「到竹科當兵,退伍就退休」的玩笑話,在台、清、交三所大學的理工科系流傳開來。兩 位在聯發科服役的役男,身價千萬的傳奇,也成為這些準畢業生追求的目標。為了爭取最 優秀的人才,今年,企業搶人作戰的手法與動作,前所未見…… 十一月份的台灣職場吹著兩股不同的風。 一股凜冽的寒風陣陣吹向中高齡失業者,他們為了「反失業、要生存」,走上街頭加入工 人秋鬥大遊行,聲嘶力竭的為自己爭取飯碗。但另一股暖洋洋的春風卻輕拂著一群理工系 碩博士準畢業生。有人形容,這群理工系準畢業生是天之驕子,他們畢業後不怕沒頭路, 煩惱的只是該進哪家公司? 科技業搶人計畫提前發動 目標是「三五族」中的前三名 在台灣、清華與交通大學等大學校園裡,逾百場的國防役校園徵才活動已經開跑,科技業 的「國防役搶人大作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積電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招募暨任用部主任 吳怡萱說︰「這兩個月真夠忙的。」 這場由科技業發起的搶人大賽,廣義的獵人目標是國內大學理工科系的碩士以上畢業生, 更精準的目標則是這群畢業生中的菁英。「台、清、交三所大學裡,電機、電子、資工、 電信及機械所五個族群」是目前一級科技大廠心目中的菁英分子,也就是所謂的「三五族 」;對於更挑剔的科技公司來說,菁英的範圍甚至濃縮到「三五族中的前三名」。 為什麼要搶人?對很多人來說,國防役不就是到工研院、中山科學研究院等公家機關服六 年兵役嗎?怎麼科技業要搶國防役人員呢? 或許,以下的傳奇故事可以幫助你立刻了解,三年內國防役制度的改變,與其對科技人才 流向的深遠影響。 「傳聞中那兩位退伍就可以退休、身價近千萬的國防役男在哪裡?他們長什麼樣子?」十 一月中旬,桃園中正理工學院的大禮堂,正熱鬧舉辦著首屆「國防訓儲預官研發成果展」 ,然而,到場參觀的人,心中免不了對這兩位傳聞中的國防役男心生好奇。 民國八十八年,國防部首度開放民營企業申請國防訓儲預官(編按:外界慣稱為國防役) 員額,企業可提出與國防科技相關的專案研究計畫申請員額,同時,並將國防役服役年限 由六年縮減至四年,吸引不少學子報名。 隔年十月,分別自台大電機研究所、交大電子研究所畢業的兩位陳姓研究生,就以國防役 男身分進入聯發科技服務,並在重要的類比(analog)電路設計部門擔任工程師,他們是 國防役男進入民營企業服務的第一屆代表。 兩位台、交大畢業生進入聯發科 服國防役兩年來身價已近千萬 當時,聯發科尚未上市,但他們進入公司的兩年內,聯發科營收一舉躍過新台幣一百五十 億元關卡,每股盈餘也維持在十五元以上的高檔;聯發科並在九十年七月上市,一躍成為 台灣股王至今。今年,聯發科營收更邁向二百五十億元大關,預計每股獲利將超過二十元 。 因此,外界推論,這兩位役男兩年來個人所配得的股票應該超過三十張,市價近千萬元; 若再加上未來兩年的分紅配股,這兩位六十五年次的國防役男,退伍時身價肯定破千萬元 ,「退伍就可以退休」的玩笑話也傳了開來。 當然不是每個國防役男都有驚人的身價。與他們同一屆的台大電機系同班同學裡,有人進 入矽統科技、威盛電子、揚智科技,有人進入華邦電子、旺宏科技,或工研院等單位服務 ,身價自然大不相同。但這個極端的例子卻讓市場對國防役男的身價寄予無限的想像空間 外界好奇的眼光是否對這兩位役男造成困擾?一被問到此問題,不脫稚氣的他們說︰「我 可以說嗎?」然後拉高嗓門,調皮的對記者大喊︰「會!」。 周遭的同事、同學或朋友們,對他們的身分也極盡保護之能事,凡有人問起,一律以「不 知道、不清楚、不熟」回答。畢竟,年輕而富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困擾。 而這個極端的例子,具體而微的凸顯了「到竹科當兵、退伍可退休」的現象,並成為近三 年來理工科學生最熱烈討論的議題。 尤其,今年民營企業申請國防役的分配比重,由往年的四成提升至六成,員額由最初的一 千多名,大幅提高至三千多名後,大學網路上的BBS站或同學會等場合中,如何申請國 防役、如何爭取到好的公司上班、企業如何對學生「綁樁」,都是學生們交換心得的重點 。 相較一般的兩年兵役選擇,選擇服國防役的碩博士畢業生(僅限理、工、醫、農、資訊科 系),不但不需當兵、不需在軍中「被操」,還可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並與該家公司員工 享受同樣薪資福利,而且役畢後四年年資照算。 而國防役唯一的限制就是,一定要在該公司服務滿四年(其中有一次轉換公司的機會), 不得中途離職,否則,必須重回軍中當兵(且在該公司服務的時間不得計入服役時間)。 就最實際的薪資水平來說,相對於服兩年兵役,月薪不超過一、兩萬元,但一般國防役的 薪水,碩士底薪從四萬到六萬不等,博士底薪則從五萬起跳,最高可到八萬元,水平超過 一般兵役的一倍以上,而這還不包括分紅配股。 國防役男如果進對公司,四年役畢,領個數百萬元並不困難;當然,如果進錯公司,尤其 正逢景氣低潮時,若公司面臨裁員,甚至關閉的困境,則這四年的日子不但要過著咬緊牙 關、工作壓力倍增的日子,荷包也不會太飽。 國內無線區域網路晶片設計廠商益勤科技公司總經理洪乃權就說︰「目前八、九成以上的 學生都選擇服國防役,」他預測,隨著國防役開放給民營企業的名額逐漸增加,「五年後 ,就業市場上將找不到理工科的碩士畢業新鮮人,因為大家都服國防役去了。」 這也意味著,科技業的搶人大賽也將提早到國防役的時點上,因為,「這個時候不把人訂 走,就沒機會了,」洪乃權說,「在科技業,我們永遠在追人才,人才永遠缺乏。」當然 ,除了必須爭取優秀的學生外,廠商們也卯盡全力爭取國防役名額。 「國防役研發成果展」成搶人才戰場 為爭取名額,二十八家廠商爭奇鬥艷 每年,每家公司的名額分配大權掌握在國防部手上,因此,十一月中的第一屆國防役研發 成果展上,各廠商無不認真以對,因為,「做不好,評分不理想,明年二月所公布的名額 就可能不夠多。」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展場上,包括台積電等二十八家廠商都設有攤位,每個攤位除了有研發人員在場解說外 ,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也陪伴在側,深怕這些役男們沒有好好回答「國防部長官們」的問 題,分數就被打低了。部分廠商展示時的用心程度更令人印象深刻。 「有沒有去看瑞昱的攤位?」在場的人們最常問這個問題。 走到國內第三大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的攤位,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醒目的看板,其上的 大字寫著「感謝國防部,有國防部真好,因為國防役,讓我可以提早進入社會,為國家貢 獻服務,國防役讓我的未來更海闊天空。」這段「直接而坦誠」的表白,讓同業們引為趣 談。 而台積電則是展現龍頭企業的泱泱風格,不但為六位役男精心製作了讓人一目了然的成果 海報,現場還播放研發成果短片VCD,並派出兩位博士級國防役男,全程在現場解說其 研發成果。 擁有清大物理博士頭銜的吳倉聚,與清大化工博士宋金穎,目前在台積電擔任主任工程師 。他們發表的九○奈米雙鑲嵌銅製程蝕刻技術,是兩年來的辛苦成果。 這項技術包含八種創新技術,在台積電明年將量產、最先進的九○奈米製程技術裡,扮演 不可或缺的角色。吳怡萱也不忘提醒參觀人士︰「我們這批共六位國防役男,在兩年內共 取得了四十幾個專利。」 國防役男有多好用? 馬上上線、積極,還可前進第一線 記者一一採訪聯發科、台積電、威盛、華邦、瑞昱等國防役男後發現,這些役男受企業主 青睞的原因是「好用」。 一進公司,他們與其他的員工一樣,馬上上線,工作態度又很積極,甚至可以在最重要或 最先進的研發部門擔任工程師。也難怪為了增加員額與網羅菁英,企業主們個個搶破頭。 與當大頭兵相比,這些國防役男們每年的產值從數百萬元至六千萬元不等,相較之下,效 益大了許多。 除了成果展的爭取分數外,一位曾擔任股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指出,目前國內科技 界跳槽風興盛,為了爭取更多穩定而高素質的研發人力,各公司今年都把國防役員額的爭 取列為重點計畫。他不諱言︰「部分公司近兩年內對媒體大張旗鼓的宣示成立研發中心, 背後目的其實也包含向國防部表白。」 例如,十月八日台積電宣布成立的奈米研究中心即宣示,去年台積電僅爭取到兩個國防役 員額, 希望今年可以爭取到一百個名額。 此外,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也高分貝提出,要斥資十二億元成立研發科技中心,延攬一 千名研發人才。今年,友達提出的國防役員額申請就高達兩百人。 同樣被列入兩兆雙星的計畫,多數光電業者都希望國防役員額的分配能扭轉過去「重半導 體,輕光電」的趨勢。 此外,員額的素質也是重點。為了爭奪科技菁英,今年「國防役搶人大作戰」的陣仗可說 熱鬧非凡。從十一月四日到十九日的兩個星期間,在台大電機系一○五視聽館裡,就有近 三十家科技大廠舉辦國防役徵才說明會,出席的廠商包括聯發科、台積電、鴻海、華碩、 台達電、緯創資通、趨勢科技、晶豪科技等。 各廠商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吸引這群天之驕子到公司服務,除了派出總經理、副總級高階 主管站台外,贈品花招也不少,奇美電子甚至打出「贈送十五吋液晶顯示器」的號召。 緊接著,這批科技廠商繼續將說明會陣地轉移到交大、清大校園。不過,因為好的人才總 是待價而沽,尤其是「三五族」的準畢業生們,每個眼睛都長在頭上。 台大畢業生就業輔導室主任劉美紅就指出︰「現在學生眼睛尖得很。」原來,這三十場說 明會中,場面冷熱大相逕庭,知名度高、股價高的公司說明會幾乎場場爆滿,近兩百個人 次的出席人數;反之,公司邁向成熟衰退期,或股價低、未上市公司,出席情況則稀稀落 落,每場只有十幾個人出席。 企業到校園「綁樁」 與學校建立友好關係 為了在搶人大賽裡獲勝,聯發科、台積電等企業甚至紛紛提早走進校園獵人,有些透過與 教授的合作關係,有些則透過學長、學弟間的介紹,或校園的徵才活動等,多管齊下。 一名優秀的學生,通常都被數家企業同時鎖定,身價也水長船高。根據國防部的規定,每 年十月,各企業向主管機關提出名額申請、研發計畫,隔年二月國防部公布各公司分配到 的員額後,各企業與這些應徵役男展}面試。 但是,經過這三年的演變,大家都意識到,搶人大戰需要提早布局,因此,今年各企業已 將面試作業提早至十月、十一月展開。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大企業提前到名校搶人「綁樁」現象,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認為,台 灣每年的大學畢業生很多,但素質不夠高,尤其是有些學院過去是從五專升格的,學生素 質還要再提升。 行政院政務委員蔡清彥也指出,過去幾個月來,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針對高科技產業進行 人才供需的調查和訪談,結果發現,高科技人才呈現失衡狀態,換句話說,人才總數供過 於求,但「質」不符合產業需求,產業界仍有找不到人才的困擾。 為了挑選到最好的學生,聯發科日前針對公司內四十位經理級以上主管,進行面談技巧的 訓練,讓他們直接走入校園,與學生們個別面試;而瑞昱半導體的面試過程也非常仔細。 交大電工所畢業、進入瑞昱一年的孫逢佑就說,當初面試時,公司高階主管一字排開,一 次面試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不但考論文,還考數學。 孫逢佑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他沒有把答案解出來,但在面試過程中,主管用引導的方式 協助他解題。事後,主管們對他說︰「這個考試不是要看你最終的答案,而是看你如何面 對問題、解決問題。」 事實上,在國防役制度翻修前,部分科技公司為了尋得研發菁英,更早與學校單位、明星 級教授建立搶人管道,利用捐錢或合作研究計畫,對即將畢業的學生「綁樁」。 市場就傳言,某股王級企業曾與一名台大電機系教授所指導的實驗室合作,對於類比技術 工程師,提供上千萬元等值股票的簽約金與優渥年薪,而該教授的實驗室畢業生至該企業 上班的人數已超過五人。 台灣科技業員工分紅制度的存廢,今年引發各界激烈的爭辯,而這項制度最重要的影響是 ,左右了台灣科技業人才的流向。因為有員工分紅,人才都往股價高、前景好的公司跑, 台灣科技業大者恆大的趨勢於焉確立。 不過,也因為國防役制度革新,這種「強者越強」的效果得以被部分抵消。因為藉由國防 部的分配,即使是股王,分配的員額仍然有限,而只要能提出有創意的提案,小公司同樣 也可以招募到優秀的國防役男。國防役對國內科技產業的人才生態,正逐步產生深刻影響 。 而在十一月份,台灣職場上冷熱的強烈對比,或許就是一幕見證台灣科技產業劇烈轉型的 歷史性畫面。 -- 請多指教喔!!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218
文章代碼(AID): #10Hrw0nf (NTUEE-Lab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