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畢恆達:論文口試的power與point

看板NTUE-LAW作者 (Apfel)時間14年前 (2009/12/26 23: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畢恆達:論文口試的power與point http://tinyurl.com/yzpp2jo (20091215)【聯合報╱畢恆達】 時值期末,又是學生準備論文口試的季節。社會科學的碩士論文,動 輒十餘萬字,因此老師期末要閱讀上百萬字的論文初稿,並不足為奇。 論文口試的目的在於,經由面對面的答辯過程考核學生的研究成果, 同時訓練研究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口頭報告的十五分鐘如何運用至關重要 ,我建議的時間分配會是,研究緣起一分鐘、文獻回顧與方法三分鐘、研 究發現十分鐘、結語一分鐘。請謹記,論文最可貴的研究成果是研究發現 與分析,因此要避免花費太多時間在既有文獻的介紹;再則要預設委員已 經閱讀整本論文,因此要提綱挈領,不必講述細節。 口試簡報是否需要使用PowerPoint,沒有定論。有教授曾開玩笑說, 這年頭演講如果沒有使用PowerPoint,就既沒有power也沒有point。可是 如果做的太花俏,卻沒有紮實的內容,那又會變成徒有power而沒有point 。PowerPoint的製作與設計,研究生都很容易上手,然則最簡單而重要的 原則是:易讀(readability)。 有研究生將田野照片當作投影片的背景,一兩張還有點新鮮感,但要 避免照片本身的複雜內容反而掩蓋了所欲傳達的文字訊息。也有使用黑底 白字,看起來滿搶眼的,只是需要加重語氣的關鍵字,千萬不要使用紅色 ,否則弄巧成拙,結果愈是重要的字眼,反而愈無法辨識。最常見的問題 還是,每張投影片上面的字數過多,一則字體太小根本看不清楚,一則學 生用念的,然而眼睛閱讀的速度總是快過口述,結果給委員無事可做的空 檔。 口試委員有千百種,其個性、態度、認真程度不同。有委員把口試當 成表演場,以問倒學生來獲取成就感;有的沒有事先閱讀,不管什麼論文 ,都問相同的問題(通常是大哉問);多數委員還是會從學生角度設想, 幫忙提出具體可行的修改建議。除了特定問題(例如指出該論文關鍵理論 回顧的疏漏、方法的謬誤、證據不足、寫作格式錯誤)之外,一般來說常 見的問題有,「你認為你的論文最主要的學術貢獻是什麼?」、「你的研 究與幾篇已經發表的論文,有何不同?」、「你的論文存在什麼弱點嗎? 」、「如果有機會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你認為誰應該閱讀你的 論文?」、「你從這個研究過程當中,最主要學到了什麼?」 口試一定要事先進行演練,可以找同學模擬口試委員。一方面確保你 可以在十五分鐘左右將論文重點完整講述。一方面模擬口試委員可能發問 的問題,嘗試進行答辯。口試的時候,如果系所允許,除了請同學幫忙錄 音、記錄之外,也可以請他們扮演聆聽、點頭支持的角色。 論文初稿的品質大致已經決定了能否畢業,口試雖不至於讓論文通過 與否翻盤,但是臨場表現確實可能影響成績,以及留給口試委員的印象。 (作者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01.118

12/28 00:29, , 1F
推~
12/28 00:29, 1F
文章代碼(AID): #1BDZBj92 (NTUE-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