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農漁技術移對岸 苦果浮現

看板NTUDalawasao作者 (流浪的島民)時間18年前 (2006/02/13 15: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a-bian 看板] 作者: alees (緣) 看板: a-bian 標題: [討論] 農漁技術移對岸 苦果浮現 時間: Mon Feb 13 12:07:21 2006 農漁技術移對岸 苦果浮現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中時電子報 】 地方新聞中心/連線報導台灣有不少水果栽植管理技術,獨步全球,卻有部分農民、政治人物將這些農業改良技術外移到中國大陸,藉大陸土地及勞力優勢大量生產,搶占外銷市場,甚至回銷台灣,對國內農漁業造成嚴重打擊。 牛蒡作物早年是台南縣重要的高經濟產業,由於日本人將牛蒡視為壯陽滋陰高營養作物,幾乎是家家戶戶日常蔬菜主食之一,曾為台灣農民帶來大量外匯收入,後來有許多農民將牛蒡栽植管理技術外移到大陸,經大量栽種收成後,以低價搶食日本市場,使台灣外銷日本牛蒡數量大幅減少,造成國內牛蒡價格下跌,影響農民栽重收益。 紅蘿蔔也曾是台南縣的大宗作物,尤其是濱海鄉鎮鹽分土質栽種紅蘿蔔品質優良,除了行銷全省外,早年也曾大量外銷日本及香港市場,且冷藏紅蘿蔔技術精良,採收冷藏可供應整年的市場需求,後來也因有許多農民到大陸大面積栽種,不但搶占外銷日本及香港市場,還回銷台灣,影響國內紅蘿蔔供銷市場。 搶走海外市場 還回銷台灣 種植鳳梨有廿多年經驗的黃國洲說,林內木瓜這一、二年也被引進大陸種植,但影響尚不如鳳梨,因為四年前他即在海南島看到台農十七號金鑽鳳梨被引進大陸種植,未來將嚴重影響台灣鳳梨進軍大陸市場。 黃國洲表示,早年台灣種植鳳梨面積約一萬二千公頃,當時生產集中在三個的時間內,為避免生產過剩影響果農生計,因此各種鳳梨加工產品研發出爐,也解決了這個問題,也讓台灣贏得鳳梨王國美名;近年來,台灣鳳梨種植面積提升到一萬三千公頃,且鳳梨品種也從原來的台農一號研發到目前台農廿一號的牛奶鳳梨,且鳳梨產期已控制到十個月,也就是整年台灣大概都可品嘗到新鮮的鳳梨,尤其台農十七號幾乎是每個月都可收成,卻已被業者引進大陸種植,這對台灣鳳梨而言將是一大傷害。 黃國洲強調,這幾年台灣鳳梨外銷日本、大陸市場都不錯,如今大陸已有業者魚目混珠,打出台灣鳳梨在市場銷售,這對於未來外銷大陸市場勢必受影響。 芒果蓮霧技術 農民拒外移 但也有像南縣的芒果、屏東的黑金鋼與黑鑽石蓮霧,農民們就不願意將特有的技術外移。 台灣出產的養殖水產品質量俱佳,歸功於漁民勇於嘗試和不斷研發,近年來不少農漁民到大陸投資,原本必須要一、二十年摸索才累積的智慧結晶,在二、三年內就被大陸人學走,如今台灣的養殖漁產品市場競爭優勢不再,特別是鰻、蝦、石斑、九孔、台灣鯛等高經濟魚種這塊大餅,已遭大陸鯨吞。 七○年代屏東被稱為「鰻魚王國」,隨著大陸與日本建交,不少養殖戶不顧當時政治禁忌,跨海到東山島一帶養鰻,由於養鰻首重分級,須不定時篩選,把成長速率不同的幼鰻分池飼養,由於這套技術早已轉移到大陸,使得「鰻魚王國」美名走入歷史。 雲林縣第二鰻蝦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王明和表示,台灣早年也是「草蝦王國」,後來因台灣業者將養鰻、蝦技術帶進大陸,近年來已嚴重影響到台灣。 鰻蝦王國不再 台灣鯛受挫 另外,石斑魚及草蝦的技術轉移模式也很類似,由於大陸藥檢標準不如台灣嚴格,目前大陸石斑魚的價格每台斤約便宜廿元,且品質相差不多,與台灣的石斑魚競相搶攻兩岸三地消費市場。 同樣情形也發生於養殖九孔,卅年前從台灣東北角發跡的九孔養殖,經過當時省水產試驗所台南分所研發成功陸上養殖技術,開始在台南縣市及高屏縣市大量養殖,成為台灣的特色,後來也因部分漁民轉往大陸養殖,因九孔種苗互相交流,也引發九孔病毒大量死亡困境,對國內養殖漁業造成嚴重打擊。 由吳郭魚改良品種成功的台灣鯛高經濟魚種,以冷凍台灣鯛肉片外銷美國及歐盟市場,曾占美國及歐盟的台灣鯛進口量第一位優勢,使養殖台灣鯛維持多年榮景,後來也因部分漁民到大陸養殖,使目前美國進口台灣鯛第一名地位已被大陸搶占,影響國內養殖漁民權益。(採訪:康日昇、蔡水星、張朝欣、周敏煌、林弓義) 短視近利的農民不少,讓其他辛勤安分的農民嘗苦果, 自己在對岸大賺黑心錢 以後這些事還會層出不窮的,唉! 該怎麼辦呢?乾脆修改相關法規,將他們判刑算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37.84

02/13 12:51,
08千萬不能讓小馬當選,我們要維持現狀.
02/13 12:51

02/13 13:53,
這不是支拿時報 這不是支拿時報~~
02/13 13:53

02/13 14:42,
感覺真可惜,有誰能轉給k版看看呢,唉..
02/13 14:42
blees:轉錄至看板 KMT 02/13 15:06

02/13 15:07,
三樓不幫忙轉?那我只得...這樣水桶加倍?
02/13 15:07

02/13 15:50,
台灣的技術 早在十年前就到大陸了
02/13 15:50

02/13 15:51,
且台灣的農業 本就預期只有三年榮景
02/13 15:5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7
文章代碼(AID): #13y3gmVW (NTUDalawas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