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本土性社團復出!

看板NTUDalawasao作者 (流浪的島民)時間19年前 (2005/09/22 04: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326的前後,我在臺大校門口靜坐抗議中國制定反分裂法。 在靜坐遊行之後,我與其他幾個靜坐的同學一直希望, 我們能夠保持聯繫,凝聚一股力量。 在靜坐當時,我就一直為這個問題所困擾著。 那時候靜坐才剛剛開始,我把校門當成自家,足足待了九天, 但是開始的幾天,一直只有史明老師與關心的民眾前來支援與加入。 反倒是我們臺大的學生,表達他們支持我們的方式頂多是連署, 卻很少願意停下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靜坐可以真正名副其實。 期間不少人與團體來探風聲,有的是那些臺大傳統學運團體, (十多年前曾經紅極一時,後來保送出不少現在政治人物與學者的那些社團), 也有不少是政客或政治外圍團體,想藉學生名義為他們自己添光。 不論如何,學生自己卻一直都是冷漠,或者是沉默的。 這也讓在那裡靜坐的我陷入了很尷尬的局面, 因為學生主體性是在一開始就先天不良的, 做為這個場域裡少數的學生之一,我是既慚愧又無力。 我發現到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在號稱自由的社會裡, 其實我們對於臺灣本土意識,堅守臺灣主體性的言論, 是帶有恐懼,帶有自我限制的框架。 就好像當年言論自由的爭端,談論甚麼都應該是自由, 但一碰到像是臺獨建國這種本土意識方面的討論,就該自動有一個限制。 像我們非在等到228手牽手的時候, 才知道身邊有這麼多人原來默默地認同臺灣的自主性, 而平常我們卻在這些問題上不敢說出甚麼意見。 另一個問題則是,因為前面這個原因, 導致我們在討論臺灣的時候,常常顯得貧乏, 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很少在專就臺灣來論臺灣。 這些學運團體在討論他們認定很重要的社會問題時, 卻鮮少把臺灣的問題放他們論述的脈絡裡,是他們認為不重要嗎? 還是他們覺得臺灣該放在其他的脈絡裡? 不論怎麼說,我知道我們應該組織起來。 所以我與中文系的藍士博同學接下了『臺大濁水溪社』。 臺大濁水溪社在學運時期是專門關心臺灣農運,與農村問題, 並把焦點集中在本土意識與文化上, 然而後來農運的降溫,與本土論述的式微, 這個社團逐漸凋零。 一直到現在,濁水溪社再度復社, 這一次,我們修改了社團宗旨為『意識本土,觀照社會』。 也就是我們決定要鑽研本土意識,並與此同時關心社會議題, 以臺灣本土政經文史為我們討論的重點。 也為了避免再次讓政治人物或職業學生混入, 我們訂定了一個澄社的政黨條款,凡是為政黨服務或為黨工者, 不得參選社團幹部。 我們認為在校園內本土意識與思想都稍欠成熟以前, 要談任何行動都是太躁進的, 所以我們近程目標是定期舉辦讀書討論會,與發行學生刊物為兩大主要路線。 我們的社刊『濁流』已經印刷完成,現在在活大與校內各角落均可拿到。 我們也要在這個週五晚上6點45分在綜合大樓203教室舉行一個迎新座談, 到時期望各位同學可以一同來指教,吃一些茶點, 以後也可以與我們一起為校園內本土意識的建立出一份心力! 我們在PTT上的板在 ● (C)lass 【 分組討論區 】 ● 6 活動中心 社團, 聚會, 團體 ● 13 C-Study 社團 Σ研究 綜合/跨社 ● 15 NTUDalawasao 研究 ◎臺大濁水溪社 臺大政研二 張之豪 2005.09.22 -- At risk of seemingly ridiculous, let me say that the true revolutionary is guided by a great feeling of love. -Che Guevar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7 ManicD:轉錄至看板 politics 09/22 04:09 -- At risk of seemingly ridiculous, let me say that the true revolutionary is guided by a great feeling of love. -Che Guevar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7 ※ 編輯: ManicD 來自: 140.112.211.167 (09/22 04:11)
文章代碼(AID): #13CRvpni (NTUDalawas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