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系主任時間會議記錄

看板NTUCSA作者 (Ya-Feng)時間11年前 (2012/12/14 16: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系主任會議時間要點紀錄 一.關於必修分兩班的政策 Q1.分單雙班造成同學情感斷層,能不能亂數分? → 分班系辦沒有權限,學校系統無法亂數分,大一國文那樣非常繁複 可能的辦法是有些必修學號除三,但前提是要開出三班,會試試看 基本上主任回應情感斷層主要不是單雙班造成的問題而是因人而異 系學會可多辦活動,系上選修也豐富同學可規劃課程多熟悉彼此。 二、課程安排問題 Q1.國際班大四必帶比較文化和訓詁學衝堂, 沒了比較文化這門課後,還是發生必帶衝堂, 能不能別把必帶排在熱門時段? → 全年課程時段除了星期三下午系上開會、星期一下午大一國文 其他全部都有全年的課程,很難安排妥貼 大部分的人修完想修的課也都是畢業幾年後的事了。 Q2.國際班學生沒有以後,可以替我們更動嗎?所有欲更動的課程必須匯集意見後再呈上,否則一更動又會有別人有意見 Q3.五34這個時段一直都有三個班以上,下午卻幾乎沒課(只有莊子),能不能分散一點? → 五下午等於小週末,許多中南部同學就回家了, 再加上五下午的國際會議比較多,一直以來都比較少開課, 確實是一個比較差的時間,以後會注意看看。 Q4.大四生表示禮記限大三以上,但去年禮記沒開,今年開了又撞訓詁 許多大四生都想修禮記,卻無法修 → 主任回應以往老師沒休假沒此問題因而今年疏忽了 目前有在培養教授禮記的人才 以後也會多注意限大三大四修的課程別再和必修撞一起。 Q5.班代會議裡 大三生表示自己大一時東坡詞限大二、大二時選修兼通識、大三變通識 東坡詞變通識,本系生無法當選修,修了沒學分,能改成通識兼選修嗎? → 當初遵照同學反映的意見把選修與通識分開,才不會把課程稀釋掉 四年內一定會開一次專給系上同學選修的東坡詞,但不一定由少雄師開。 同學若想修特定老師開的選修課,可自行去和老師反應。 另外目前東坡詞借到的教室可容納279人 若同學不介意學分的話,倒是一定修得到。 Q6.能不能開出東坡詩? → 記起來了,會努力看看 Q7.楚辭明年會開嗎? →會,但還不知道誰開,但三年內一定會開兩年。 Q8.確保權益希望修習課程能有學分,開成通識就沒有了 → 系務會議通過不能改變了,當初也是按同學反應去調整的 如果想要修課、又想要有學分,可以直接請老師開成系上選修 例如同學想修的課:二李、清真、東坡, 請統計好票數,和老師協調好要開什麼。 Q9.研究所有論文寫作課,大學部可以有嗎? → 已經開放讓大四生可以修了 Q10.希望課程能有散曲選,並歸入群組 B → 目前有在聘戲曲選的老師,聘到會請他開散曲選,但只能是選修 群組課程盡量不變更,因為變更相當麻煩,還要通過教育部核查 也會影響同學畢業。 (案 :國寬助教表示我們是全校課程第二難搞的系 主任表示他認為要150幾學分才能畢業,想要文學史兩年, 眾云:我們要!!!>___________<) Q11.高中階段思想完全空白,大三卻馬上要聽思想史 尤其現在的高中連四書都沒看,大一、二是否可以加強相關的課程? → 主任云台灣學生的可悲就是不動腦筋,沒有思想怎麼成為好文學家? 下學期有儒學導讀就可以修,也會看看能否開出先秦諸子概說。 大一、大二若想接觸相關知識可以選修思想課。 Q12.國學導讀中若加入思想呢? → 經學就上不完了,有利有弊。 Q13.老子、詩品為什麼沒列入專書?可以列入專書嗎? → 老子是因為篇幅的關係而沒列入專書,更動群組非常麻煩 重點應在於那堂課有沒有開出來,而不是它被擺在哪個位子 Q14.班代會議裡有人提出希望把老子、詩品加入專書 → 老子沒加入專書是因為篇幅太短 主任表示他拜託錫鎮師很久他才開詩品和文心 擺在專書的經典有必要每年都開,會比較困難 國寬助教說明學校設計先天不良,沒有說明空間,而更動又相當麻煩。 Q15.福利部問卷有人反應希望中文系走廣一點,能開出哲學、社會科學的課,如哲概 → 以前有開過哲學概論、邏輯,但同學又希望必修要少 可以自己去修外系的課,也有人建議和外系合開, 但同學的意見有時會彼此矛盾,你們應自協調好再統一向系上提出。 主任云: 台大資源很多,除了藝術和體育學院外,資源真的已經超級多了 台大中文系等於一個學院了,台大的一個學院幾乎就是一座大學了 在大陸中文系已被切割為四個系,我們已是全世界最齊全的中文系了 目前系上的課分四類: 1.學術思想(含經學) 2.語言文字 3.現代文學 4.古典文學 ( 主任認為後二者分作 3.文學 4,文學批評 較佳 ) 三、國際班分班與教學問題 Q1.國際班學生沒考中文考試被編入語言班 大一沒上到大一國文,大二卻直接上文學史,難以跟上 語言班語言中心上得太淺,回到系上後難以銜接,有什麼辦法能解決嗎? → 可將將畢業年份往後延。 對外國學生已經分成三種:本地生班、國際班、語言中心, 總共才18人分三種,應可滿足需求。 Q2.目前分法可以滿足需求,但程度不夠! 外國學生大多沒上過古文就要直接進入文學史 輔導過國際生的同學亦反映他們的難以進入文本 此外同個班級的程度也很參差 → 前三週有不適應的情況,可以申請換班 只是大家都想挑戰而留在本地班才會這樣 換到本地班的篩選制度以後會更嚴格 本地生班的同學也要善用服務三多多輔導他們。 四、其他 1.新潮現況 已在徵主編,主任認為也要徵編輯群,內容要有創作、評論及論文 此外亦在考慮中文所碩士班要不要有推甄, 推甄要小論文,如此則可以和新潮結合,也許能振興新潮。 其他包裝等則可自由發揮,不必有傳統包袱或太精緻。 2.恢復歡送會 由系學會辦撥穗和惜別,需要的東西系辦會盡量提供 主要是拍照和回憶回主,應不會花到太多錢。 3.文藝營 主任表示文藝營需要什麼可以多去詢問他 像場地若用系的名義送說不定能打到五折 住的地方或是交通費等也可以想辦法壓縮 4.閱覽室椅子 有點太大聲,主任最近會請人加裝椅子腳。 5.閱覽室新Stlye 怡茵助教好奇大家喜歡嗎ˊˇˋ 鼓勵多去閱覽室,也可翻翻櫃子裡的書,都是很珍貴的! 最近會請工讀生將閱覽室的書目編目完成 歡迎同學多參訪多借書! B99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學會福利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22.72 ※ 編輯: kazuha716 來自: 140.112.222.72 (12/14 17:06) ※ 編輯: kazuha716 來自: 140.112.222.72 (12/14 22:14)
文章代碼(AID): #1GokfPTC (NTU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