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篇。叨擾大家了。

看板NTUCH-93作者 (imanaca2002)時間21年前 (2003/07/25 17: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關於之前的討論,我想在這邊將我的想法作個整理,然後就到此為止了! 不再佔班版的版面了。如果還有人想討論的話,就用mail的吧。 接下來是我的想法: 首先,在一個國家中,有各式各樣的人。 當然,有的人潛力好,有的人潛力差。在經過適當的教育與訓練之後,每個人都 可以找到他的位子。可能有些位子坐起來很爽,有些位子坐起來不怎麼樣;但是 這些位子都是最適合他們的位子。 以上是最理想的情形,而政府該做的當然就是利用它所能控制的工具來維持 情形最接近理想。而這工具中有一種稱之為教育,也就是這次爭論的主題。 這種想法需要考慮一些問題的存在。 首先是位子的配置,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常態分布,而位子當然也依照這種分布在配。 就是豪華總統坐椅很少,跟鋪張報紙當做位子一樣少,最多的當然是一般板凳。 當然,位子的結構可能隨時會改變,這時候政府就得要考慮教育結構的改變。 另外一點是子會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綿延不息。很多經驗告訴我們, 讓子孫直接繼承位子會發生很大的問題。但是,子孫要直接繼承位子卻很方便。 因此政府需要利用教育的平等性(這邊的平等指的是機會的平等。), 來玩個大風吹,將大家的位子做個調整。 而我所有的論點都建立在以上的想法中。 這次爭論的起點在於教育的平等性。一般來說,理想的狀況是透過大家 都得唸的國民教育,來看出你適合去坐哪個位子。然後,送你去做坐上該位子 所需要的教育。假設你沒有資金去受那個教育,那麼政府就幫忙你。如果你沒 那個能力去接受那個教育,硬是花大錢去接受那個教育,那也由得你;反正你 出來後,位子坐的穩不穩就看你的運氣了。以上所說的是理想狀況。 那現在的情況長什麼樣子呢?就我所看到的,國民教育的虛弱化(快樂學習嘛!) ,造成無法直接看出你老兄適合什麼位置?搶國民教育之後的教育資源變成跟 家長的投注金額有很大的關係。而政府的幫忙呢?不是杯水車薪就是被莫名其妙 的人搶走了。舉個例子,我高中的學費除了第一學期外,學費沒超過3000元過, 因為我的繳費單上總是印著"清貧優秀減免",這是每班的前五名都會有的福利, 優秀是還說得過去,清貧就一點也不可考了。沒錯,我就是那莫名其妙的人之一 ,類似的例子一定還有很多。前陣子陳總統說要發大學學費補助券,我看了 噗滋一笑。因為這次的玩法是,清貧是還說得過去,優不優秀就一點都不可考了。 怎麼說唸大學會不優秀呢?就前面來說,這種情形只會造成優秀的人進不了大學, 並不代表進了大學的人不優秀啊。這一點跟接下來要說的有很大關係。 而這也是這串文章的第二個爭論點。 首先,台灣的產業結構在變,因此位子的配置也會改變,所以教育的結構也得改變, 這是一定的。需要多一點大學來教育所增加的高知識份子的位子所需要的人, 這是必須要的。可是需要像現在那麼多嗎?每年生產出近10萬個大學畢業生。 有那麼多為大學生準備的位子嗎?於是,坐不到位子的大學生有的去唸研究所 (研究所應該是那些應該要坐為研究生準備的位子的人去唸的。), 有的去跟專科的搶位子,專科的位子被搶走了,就跑去跟高職的搶位子。 過幾年說不定更精彩,連研究生的位子也爆滿了(研究所現在也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中。 ),就一起來向下搶位子吧。 唷,還是沒說為什麼進了大學的人不一定優秀。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因為大學的數量增 加的太快了。高職變專科,專科變技術學院,技術學院變科技大學,科技大學跟其他大學 合併變綜合大學的速度讓你看了都傻眼。當然,這樣下來,大學生收超多的,連一些不應 該變成大學生的人都可以掛牌變成大學生了。而這樣的不正常情況,在正常的情況下會逐 漸的收縮而回到正常的情形(教授會把關踢人;鳥大學貴又爛收不到人會倒。)。 可是聰明的政府做了一件事讓這不正常的情形可以很穩定的維持住。那就是為了滿足全民 上大學的慾望,不但不阻止大學繼續設下去,還撥經費給所有大學生,並且逐年接近平均 分配,迫使公立大學收費逼近私立大學,A級大學水準接近B級大學,邁向眾生皆平等的目 標(哇,難怪其他的學校都想升級為大學。)。 如此一來,教授的把關就會造成雖然踢走一時,可是踢不走一世。人還是在各大學中滾來 滾去,待越久政府花越多錢。所以教授不得不降低標準。不過降不降低標準其實沒差啦。 打個比方,如果流向自來水廠(大學)的水質太差的話,假如自來水廠減低出水量來慢慢 提升水質的話,自來水廠會被水塞爆,而處理費也會搞倒大老闆。假如自來水廠進多少水 就流多少出去,這樣水會漸漸沒人敢喝,然後大家都改喝礦泉水。 所以,不改善源頭的話,只是怎麼死的差別罷了。 結論,綜合以上兩點,我覺得情況很糟啦。雖然並不是無法解決。 但是,我目前還看不到有誰有能力且又想跳出來解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51.36
文章代碼(AID): #_8FEzox (NTUCH-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