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Re: 以Java來寫Windows程式可行嗎?

看板NTUCE-89作者 (愛我所愛)時間27年前 (1997/04/18 17: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作者 lmy.bbs@bbs.cis.nctu.edu.tw (Cyberchilly 淒厲上身), 看板 java 標題 Re: 以 Java 來寫 Windows 程式可行嗎? 時間 交大資科_BBS (Fri Dec 13 09:15:11 1996) ==> 在 f1221489@ms1.hinet.net (LittleGue) 的文章中提到: > ==> Chicken.bbs@bbs.cis.nctu.edu.tw (無敵噴飯雞) wrote: > > 這樣不就失去跨平台的特性了? 如果只是 source code 能 > > 跨平台... 那我還用 java 作什麼? > Java 的 ByteCode 只是 Source code 的延伸,不知您是否同意? > 以我個人的觀點; Java 跨平台的特性其實是架構在語言本身,並不在於 > bytecode 的特性,您同意嗎?若是 basic 語言本身也有獨立於硬體的概念, > 基本上 basic 也能跨平台, 這樣說對嗎? > 編譯和直譯語言的差別不正在這裏嗎? > 不知是否有什麼是本人沒有考慮清楚的,煩請告知. 其實這樣說好了. 大家知道世界上營業額最大的軟體公司是那家嗎? 回答 MS 的就搞錯了, 是 IBM. 但是你用過那些 IBM 的軟體呢? (如果你沒用過 OS/2 的話) 不要忘了, 我們現在用 windows 開發出來的那一家畫面漂漂亮亮, drag & drop 的 AP, 在真正的工商業界中是沒什麼用的. 你去過機場, 你就會發現 check-in 櫃台的所用的程式都是終端機模擬 (CUTE), 只不過隨著時代進步, 用來執行 terminal emulation 的作業系統從 DOS+Netware client 改成了 OS/2 Warp (但是仍然是用來模擬 DOS 同時執行多個 terminal emulation, 因為這些軟體是多年發展出來的命脈, 不可能說改就改, 而且工程 巨大, 也不太可能去改). 你去過銀行, 你就會發現每一台都是終端機, 你的 什麼美麗的 Window GUI 都派不上用場. 是真的派不上用場, 不信你想一想, 二, 三百人等著 checkin 上飛機, 你還在用 drag & drop 讓滑鼠游標飛行浪費 時間. 另一個 agent 早已用如同密碼般的操作命令 checkin 了二個旅客了. 即使真的改用 GUI 環境, 為了速度也多用 keyboard, 較少用 mouse. 而畫面 美不美觀, 真的是不重要. 反而太花的畫面, 會讓 agent 眼花. 的確, 現在許多公司都用 Wintel + MS Office + Access 之類的架構在辦公, 但是, 你把這些錢算一算, 實在是小公司的規模, 而且用這樣子來辦公的環境, 大概都不是 line-of-business 的模式. 通常 line-of-business 的模式, 就 是傳統大型主機的天下. 這個錢才多多. 有一篇文章把電腦工業計算模式的演進說明的很不錯. 1960-1980 (PC 發明之前) 是 Centralized Mainframe Computing, 所有的架構都是大型主機加一票終端機, 到了 1980-1995 是 Client-Server Computing, 這時, 用 DOS/Wintel client 來代替終端機成了主流的架構. 這幾年來, 大型電腦即將被淘汰的說法甚囂麀上, IBM 也曾經風雨飄搖 (1993-1994). 獲利最大當屬新貴 wintel. 不過近兩年, 大 型電腦又再度看漲. 因為又開始發現 downsizing 不見得比 most-fitted-sizing 好. 主從架構流行的這十年, 各種主從架構的開發工具改朝換代, 多如過江之鯽, 工程師抱著 VB 3.0 還沒抱熱, 現在 VB 5.0 要上市了. 不過, 我們可以發現, 主從架構大多用在辦公室型的中至小型應用, 或是某些想放棄大型主機的大型企 業. 許多早年即已安裝大型系統的大型或跨國企業, 他們的營業主力仍然不動如 山, 還是終端機. 只不過有些是用 wintel 去跑終端機模擬 (因為這樣比買原廠 的終端機便宜, 且可以多工跑 office 軟體) 在這中間, X-window 可以說是一個終端機 GUI 化的發展, 但因為主從架構 當道, 所以 X-terminal 沒有成為主流. 頂多成為 Unix workstation 的 console GUI. 現在, 由於近年來 WWW 的出現, 成了一個革命性的改變 (電腦工業的革命 性改變大概只有 1. 電腦誕生 2. IBM 大電腦出現 3. 網路 4. IBM PC 誕生 5. GUI 6. 就是 WWW 了) . 使得 Internet 成為一股不可擋的風潮. 這時, 不同平台的 inter-operatibility 就成了重要的 concern. 也宣告了第三波 的 Network Computing (1996-????) 時代的來臨. 現在, WWW 已經是任何一家有頭有臉的大型企業所不敢忽視的東西, 因此他們 會希望企業內外能用同樣的 AP 來自動化 (例如快遞公司希望 user 和自己的 agent 都能透過 browser 來全球查詢東西現在送到那裡了. 如此, 他們不用 開發兩套 AP, 維護兩套文件系統 (html & other_office_format). 這就導致 了 Intranet 的當道. 有人或許會問, 我要做 Intranet 我大可以 Wintel 為 platform, 用 ActiveX 之類的. 這當然可以, 只不過, 你就必須接受你的使用 Mac, OS/2, Unix 等的外部客戶對你抱怨他們看不了你的 WWW, 或是必須另外 為 web 開發另一個使用 Java applet 的架構. 本來如果 MS 能夠真心學 Netscape 把它的 ActiveX 弄到各平台, 也許問題還單純一些. 但是看來不太可能 (MS 一向不遺餘力維持其 WinXX 獨大的地位), 而且 ActiveX 是 binary format, 要在其他機器執行有其困難. 還有若真的用 ActiveX, 可能是又造就了另一個 Anti-web-animation virus 軟體的出現吧. (有看過 shutdown win95 的 OCX 的 webpage 吧?) Borland 在 homepage 上提出金門大橋計畫以表示支持 IBM 的舊金山計畫. 整個架構其實就是用 Web, browser, Java, Intra/Inter-Net 推動企業改造. 由於 PC 改朝換代太快, 以及軟體安裝, 改版散佈, 以及故障排除維護管理 的困難造成企業維護上的困難以及費用高漲. 因此有 Oracle 推動 NCA (Network Computing Architecture) 的舉動. 當初宏碁也推出 AcerBasic, 卻因使用 Cyrix CPU, 而被 Intel 斥之為走回頭路. 沒有多久, Intel 也 在不久前和微軟 (MS 則說 Oracle 的 NCA 為 nonsense) 合推 NetPC. 不管是 NC 或是 NetPC, 都是 thin-client. 這表示大家都真的體認到了 動輒要安裝, 維護數百台 client 的問題真的很大, 費用也很高. (我知道有個 案子, 要在某一大都市的各馬路上安裝 (連同未來) 總共約 500 台的 Win95, 你可以算一下, 要花多少人力?) 一旦用了 thin client, 許多問題會大為 簡化. 而透過 Java 的架構, 可以使用中央集權式的軟體更新散佈 (這根本 是自動的), 但卻使用 client 端的 computing power (分散 load), 具備 前述兩種架構的好處. 更可以讓 Internet 的 user 使用. 前面提到的諸如 機場, 銀行等 line-of-business 的企業, 可以因為硬體晶片的技術進步 (如 500MHz 的 Alpha, PowerPC) 買到更快的 thin client, 卻不必擔心 被 Wintel 架構限制. (說實在的, Wintel 一直獨大的最後結果, 反而是妨 礙電腦工業技術的進步, Alpha, PowerPC 在目前同樣的製程科技下明明比較 快, 如果大量生產, 也不會比較貴, 卻因為 Wintel 獨大, 而永遠是少數) 當然, 如果你所面對的環境和我上面提到的環境 (也就是 IBM 能成為軟體 營業額最大的環境) 完全沒有關係, 那本來就和 Java 沒什麼關係. 就像做 Game 的, 和 VB, Database, Browser 等也沒什麼關係一樣. 自己參考看看 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大化工一 │ ││ ││ ╰╮│ ╭╮╰╮│ ╰╯ │ B85504047 ╰─╯╰─╯╰────╯╰─╯╰─╯╰────╯ 江明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bbs.m8.ntu.edu.tw) ◆ From: 140.112.8.22
文章代碼(AID): #pLpqK00 (NTUCE-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