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閒聊] David Baltimore!

看板NTUAC84作者 (嗨北鼻)時間20年前 (2004/05/09 18: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Ibaby 信箱] 作者: Hibaby.bbs@ptt3.cc ("Hibaby.bbs@ptt3.cc") 標題: [閒聊] David Baltimore! 時間: Sun May 9 09:41:12 2004 作者: wildfish (fish) 看板: Bio 標題: [閒聊] David Baltimore! 時間: Sat May 8 03:04:55 2004 Oplz兄問了我好幾次可不可以說說 David Baltimore的故事! 其實我雖然知道大概經過, 但並不是很清楚詳細情形! 而且是聽老闆好久前說的,已經有點忘了! 但因為我也有點八卦 (因為實驗做多了,想要一點八卦調劑生活), 所以就答應Oplz兄, 說說這件在學界引起巨大風暴的學界版Water Gate事件! 為了避免說錯,我去翻了翻當年Nature和Science 一系列的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去翻翻! 歷史的真相到現在也沒定論,兩造雙方也各說各 話,我想也沒人可以肯定說出造成這場悲劇的答案, 我就把我所知的說說,大家就當故事看看! 人物介紹 要說故事總得介紹人物吧! David Baltimore 故事的主角 二十世紀美國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深深影響美國生物醫學界最近25年的發展 生於紐約市, 是Rockefeller最傑出的校友(Ph.D. Rockefeller U. 1961-1964)! 1975年拿Nobel Prize Winner,37歲 (因為發現Reverse Transcriptase) 曾是MIT教授及Whitehead Biomedical Institute的founding director Rockefeller校長1990-1991,and professor (1990-1994),53歲任校長 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校長(1996-present) 亂一下Baltimore的夫人是個美麗的中國女孩, 黃詩厚(Alice Huang),是中研院院士 Thereza Imanishi-Kari 原來在MIT做研究員,是serologist! 在MIT時Baltimore和她合作, 發表了1986的Cell Paper (她是corresponding author, Baltimore只是co-author,但Baltimore的postdoc是first author)! 她在那篇Cell Paper裡發表做假的data,引起之後五年科學界 的超級風暴!發表那篇Cell之後,被Tufts University hire成為faculty! 後來被解聘,不知所蹤! Margot O'Toole 是Imanishi-Kari的Postdoc, 揭發Imanishi-Kari做假data的事, 並和Baltimore及組成 調查委員會的MIT及Tufts的大教授們正面衝突! 為了揭發Fraud Cell Paper,她毀掉了她的科學事業! 並且被Baltimore等大教授們指摘和中傷(slander and libel)! 我很佩服她的勇氣! Joshua Lederberg Balitomore前的Rockefeller校長 1953 Nobel Prize Winner (好像是發現Organization of bacterial genetic material) Torsten Wiesel Baltimore當RU校長時, 他是Faculty organization的頭! 後來繼任Baltimore當RU校長(1992-1998), 收拾Baltimore所留下的風暴和對RU的傷害! 1981 Nobel Prize Winner (發現視覺如何傳導) David Rockefeller 是Rockefeller University及Rockefeller 企業王國創辦人John D. Rockefeller的兒子, 是Rockefeller University董事會的終身榮譽主席 (Baltimore在任及到現在都是)! Richard Furlaud Baltimore在任時Rockefeller U.董事會主席 (現在還是,Levine也是他請下台的)! 曾任American Express, Chase Manhattan, Morgan Stanely的CEO James Darnell 美國生醫界的泰山北斗! 影響Rockefeller University 30年以上! 1973年選上NAS member,是gene expression及RNA研究的pioneer! 作育無數英才! 他實驗室所訓練出的 Postdoc和學生約有125個在美國各大學當Faculty! 其中已有超過一打選上NAS member,包括Baltimore! Baltimore曾是他的Postdoc 也是好友,兩人合寫Molecular Cell Biology (textbook)! 2002年剛獲得Lasker Award的終身成就獎! 2003年剛獲得布希頒的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表彰他對美國科學界的貢獻! 他兒子現在也在Rockefeller當教授(Robert Darnell)! 事件的引爆點 (也是整件悲劇中似乎是壓垮Baltimore最重要的一根稻草) ----作假的Cell Paper 1985年五月 Thereza Imanishi-Kari在MIT做了一個實驗 (後來證明沒做,是假的)! 她做了一隻轉基因鼠, 宣稱外來基因可影響動物自身內源基因的表現! 1986年四月 發表Cell Paper (Cell 45, 247, 1986)! First Author: David Weaver, Senior Author: Imanishi-Kari! Baltimore只是Co-author, 但David Weaver是Baltimore的Postdoc! 事實上,這是Baltimore Lab 和Imanishi合作,Imanishi做血清學實驗, Baltimore的Postdoc負責其他的! 1986年五月 Imanishi的Postdoco, O'Toole想要延伸結果時, 無意間翻到老闆的Notebook裡有17頁data, 讓她發現Cell Paper中的有些data 根本沒做過或是結果和Paper中是相反的! 當時Tufts正要Hire Imanishi, O'Toole馬上向Tufts的兩個同事 Huber and Wortis報告, Wortis組成Tufts的一個非正式調查會, 調查結論,只是Scientific disagreement! O'Toole也向MIT報告, MIT的Dean命有名的教授Eisen組成調查會! 1986年六月 O'Toole向Eisen提交報告, Eisen召集Baltimore, Imsnishi, O'Toole! 會中, Imsnishi承認有些實驗沒做過或結果不同, 但不承認作假, 也不認為Cell Paper中的主要結論是假的! O'Toole希望他們撤回Paper, 但Baltimore任為沒必要! 會議中也發現除了Imanishi的結果有些問題外, Weaver的結果也有一些問題! 但Baltimore堅持Paper的結論是對的, 只要Publish erratum改正! 會議後,Eisen結論是有小錯, 但並無做假的跡象! 1986年十月 一位O'Toole在MIT的前同事看不過去, 向NIH專門調查假data的兩個研究員 Stewart和Feder舉發這件事! Stewart和Feder在詳細研究過 那17頁Notebook後, 向NIH報告他們懷疑Cell Paper作假! Stewart和Feder同時向Baltimore和Coauthor 要Original data,被Baltimore拒絕! 1987年三月 Baltimore向NIH要求組成正式調查會, 以平息Stewart和Feder的懷疑! 1987年五月 NIH官員向Tufts調閱資料, 並詢問相關人員! 結論,Paper是有一些錯, 結論也有些誇大, 但並非有意要作假! 1987年9月 Stewart和Feder將他們一年來的調查研究, 包括所做的實驗, 整理好想要publish出去, 但Cell, Nature和Science都拒收! 兩人無奈之餘, 寫信給他們認為 最具影響力的100位美國科學家! 陳述他們所遭遇的困難, 並痛陳NIH, Baltimore, Wortis互相袒護! 1988年4月 國會議員Ted Weiss舉行第一次聽證會! 邀請O'Toole, Stewart和Feder當證人! 1988年5月 國會議員John Dingell舉行相似聽證會, 同樣邀O'Toole, Stewart和Feder當證人! 會議Focus在Tufts和MIT對O'Toole做出指控後, 所做的反應是否適當! 同時沒邀Baltimore當證人! 而Baltimore寫了一封信攻擊Dingell, 說國會的介入是沒必要的! 1988年六月 NIH迫於國會壓力,任命Searle的Joseph Davie, Stanford的Hugh McDevitt及 U. of Chicago的Ursula Storb組成第一次的調查委員會! Imanishi並提供所謂的Supporting data給調委會! 1988年七月 Dingell把Imanishi的Notebook 交給秘密調查小組分析data是否作假! 1988年11月 NIH第一次調查報告出來! 結論說,根據Imanishi的Supproting Data, 調委會認為,是有些錯,但Paper沒做假! Baltimore, O'Toole及 支持Baltimore和O'Toole的兩派科學家, 紛紛就報告內容在各大期刊發表信件唇槍舌戰! Baltimore持續為Imanishi辯護! 同時Baltimore和Imanishi 對他們的Cell Paper發表了Correction! 1989年1月 NIH對第一次調查報告做出決定! Paper沒做假! NIH director並告訴Cell paper的authors, 雖然他們被指稱作假, 但他認為他們的Paper沒reexamine的必要, 甚至沒必要召開Full investigation! 並為Baltimore洗刷污名! O'Toole持續質疑! 1989年4月 Dingell的秘密調查小組有新證據, 及O'Toole的新發現, NIH重開調查, 並組成全新的OSI(Office of Scientific Integrity) 做第二次調查! 1989年5月 Dingell舉行兩次聽證會, 調查小組說Notebook中有20%的data是有問題的! 在NIH的指示下, Baltimore和Imanishi發表了Cell Paper的第二次Correction! 1989年夏天 Baltimore在Issu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表文章, 說了他自己這邊的故事, 並攻擊Stewart, Feder和Dingell被outsider (指O'Toole) misinform, 對科學界造成傷害! 1990年五月 Dingell舉行第四次聽證會, 會中調查小組說他們利用forensic data (驗notenook上的墨水,照片,isotope data), 證明Imanishi的Notebook上data的時序不對! 有許多data並不是Notebook上所說的1984年做的實驗, 而是1986年五月, O'Toole向Imanishi質疑之後才寫上去! 而且Imanishi提交給NIH第一次調委會的Supporting data也是造假, 時序不對! 1991年三月 NIH第二次調查報告出爐! 推翻第一次結論,說發現"serious scientific misconduct", 並說data造假! Dingell說他將在五月舉行聽證會, 而且當事人知道"who-knew-what-when"! 同時OSI要追究Paper cover up的責任! Baltimore和Co-authors宣布撤回Cell Paper! 1991年五月 Baltimore在Nature發表公開信道歉! 但宣稱如果Imanishi真有做假,他並不知情! 同時他的Postdoc也Nothing to do with this! 並說他自己會致力於推動Scienctific Integrity的改革, 同時也向O'Toole道歉! 雖然是道歉信,但還是時時為自己辯護! 同年五月在下一期的Nature, O'Toole也發表公開信反擊Baltimore的說法! 她說Baltimore在1986年五月的Tufts的Wortis meeting 上, 就已經知道Imanishi data作假, Imanishi也承認有些data沒做過或結果不同! Baltimore當時就應該retract paper, 就不會浪費這麼多公共資源 (two University investigation, two NIH investigation, 5 congress hearings), 還造成科學界的撕裂 (Nobel laureat Walter Gilbert,及Harvard的 Molecular Biologist Ptashne及Cairns是O'Toole的支持者; Havard的一些Microbiologist 及Immunologit 是支持Baltimore及Imanishi)! 她並批評Baltimore及當時的MIT調委會Eisen 對她的攻擊及中傷! 也批評MIT在她失去工作後, 推翻原先承諾,不願對她施援手! 更質疑NIH第一次調查的 McDevitt及Storb袒護Baltimore及Imanishi! 以上就是Fraud Cell Paper的經過! Baltimore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當RU的President! 先說說當時RU的狀況! 當時RU因為在 Joshua Lederberg 當了十年校長後(1980-1989), 變的死氣沉沉! 不管是外面的Scientist或裡面的Scientist, 都覺得RU即須改革, 引進新血及more Molecular biologists, 否則會很快被淘汰! RU在Baltimore來之前, 是像歐洲系統的學校, 所有副教授都不是tenure, 也不是Lab head, 必須掛在tenure Full professor下! 很多副教授做到老都升不上去, 老教授一過世,associate P就失業了! 因此很多Associate P都跳走! 亂一下,我老闆就是1982年當到Associate P後, 跳到Stony Brook, 是Levine在那裡當Chair時, 把他找去!後來Levine當RU校長又把他找回RU! Rockefeller在Baltimore沒來前, 從1983到1989沒從外面Hire半個tenured professor! 學校教授越來越老, 極度缺乏新血, 再加上財政赤字, 讓RU危機重重! 當時RU董事會的David Rockefeller 及Richard Furlaud, 想到Baltimore把Whitehead辦起來, 又是RU的畢業校友, 請他來當RU新校長做改革是最好不過了! 但是當Baltimore還是校長候選人時, 就遭遇Faculty極大的反彈 (只有30% accept him as a candiate), 因為許多人不滿他在Cell paper事件中的反應和態度! Baltimore還一度退出候選, 但David Rockefeller 及Richard Furlaud極力支持Baltimore, 並勸進他又出來參選! Baltimore就在Faculty及固執的董事會的拉鋸戰中, 在1990年7月當上RU校長! Baltimore告訴朋友, 能回"家"當RU校長,是他畢生的夢! 畢竟RU就像他的母親, 他希望能大力改革RU,讓她奐然一新! Baltimore當上校長後,力行改革! 極力募款,消除財赤, 在他一年半的任內, 他任命或promote 45個junior faculty! 並改革讓junior faculty也可以當Lab Head, 同時蓋了一棟12樓的Research Building, 並計畫15年內hire 30 new full professors! 壓垮Baltimore的第一根稻草 1991年3月, NIH的第二次調查報告出來! 說發現"serious scientific misconduct", New York Times報導了這則新聞, 並把RU和Baltimore的名字放入新聞! 雖然Baltimore和co-author馬上retract Cell Paper, 但已經對RU聲譽造成重大傷害! 當天晚上的匿名faculty投票, 只有1/3的Faculty表達對Baltimore的支持, 許多faculty認為Baltimore已失去公眾對他的信任, 他要怎麼募款, 他已經不適任校長! 但董事會仍極力支持Baltimore! 壓垮Baltimore的第二根稻草 在1991年Summer, Paul Doty,當時哈佛的榮譽生化教授, 在Nature上發表信件, 認為Baltimore背離美國科學道德的標準, 並對Baltimore在那篇Cell發表時, 並沒有盡到仔細審查的態度做出批評! 以及他在Paper被揭發造假之後, 並沒有迅速recheck data, 還有他不認錯的態度多所批評! Baltimore在1991年9月Nature回信反擊Doty, 說雖然他retract那篇paper, 但那篇paper中還是有許多證據 支持他們Paper的結論! 他甚至說那篇retract paper中的data 比大多數其他paper的data更經的起考驗, 就像他其他的研究一樣, 是很經的起批評及考驗! Baltimore在這封信的態度,激怒了更多的Faculty! 壓垮Baltimore的第三根稻草 三個不爽Baltimore的RU senior faculty, 宣布離開RU, 更加深了Faculty對Baltimore的不信任感! 1991年8月 Anthony Cerami(NAS member), 帶領13位scientists離開RU到Picower Institute! 1991年10月 Nobel Laureate Gerald Edelman及 neurobiologist Bruce Cunningham(Edelman的同事), 宣布他們要在1992 summer轉到Scripps! 此時董事會要求faculty的head, Torsten Wiesel, 對44個tenured professors做調查, 有70%不支持Baltimore續任校長! 壓垮Baltimore的第四根稻草-- 十月革命(10月17日的meeting) 當董事會收到Wiesel的調查, 要求Wiesel組織faculty meeting, 把支持和反對Baltimore的 junior及senior faculty找來開會! 但同時董事會仍宣稱極力支持Baltimore, 並為了表示對Baltimore的支持, David Rockefeller當天宣布捐出兩千萬美金給RU! 革命會議中RU的原先支持Baltimore的Faculty也倒戈! Faculty發出三點concern 1.假Cell paper對RU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 2.假Cell paper對Baltimore造成很大的傷害, 使她無法再recruit new faculty 3.假Cell pape使公眾不相信Baltimore, 他要如何募款 壓垮Baltimore的第五根稻草-Baltimore的反擊 Baltimore並沒有屈服在反對他的Faculty之下, 相反的,他質疑Wiesel找的Faculty不具有代表性! 同時他鼓勵junior faculty寫信到董事會, 表達對他的支持! 並說Senior Faculty aganist他 是因為不滿他的改革造成他們的 資源(space, money, position)及特權被剝奪! Baltimore的策略收到短暫的效果, 11月22日董事會對10月17日的meeting消毒, 並重聲全力支持Baltimore! 但這樣造成Senior Faculty更大的反彈, 他們認為Baltimore是在玩技倆, 造成junior faculty和senior faculty的對立! 壓垮Baltimore的最後一根稻草-Darnell的辭職 Darnell當時是RU的Vice President兼Academic affair head 也是RU的longtime member, 一向很支持Baltimore, 他是Baltimore最要好的朋友也是最敬重的人! Darnell在Thanksgiving (11月26日)前的董事會meeting, 告訴Richard Furlaud, 他想辭掉Vice president, 因為他覺得Baltimore已經失去了Faculty的支持! Darnell要辭職的消息, 在Thanksgiving時傳遍校園, 但只有Baltimore不知道! 許多人認為Darnell的辭職是要給Baltimore壓力, 迫使Baltimore辭職,避免對RU造成更大傷害! Thanksgiving完後,12月2日晚, Baltimore看到Darnell的辭呈! 12月3日,Baltimore遞出辭呈, 董事會接受, 結束Baltimore短短一年充滿爭議的任期, 由Wiesel任代理校長, 後來為了平息Baltimore所帶來的風暴, 董事會馬上真除Wiesel,繼任RU校長! Baltimore卸任校長後, 在RU保留Full professor到1994, 之後又回到MIT! MIT原來想hire Baltimore當校長, 但也是遭遇無窮阻力! 1996, Caltech hire Baltimore當校長, 一直到現在! 有人說Baltimore真正下台的原因是Fraud Cell paper 也有人說是Senior Faculty不滿改革! 更有人說是因為他失去最敬重的人, Darnell,的support! 我老闆卻說他是被自己的Arrogance壓垮的! 你說呢? 亂一下,Levine的postdoc說Levine下台也不是因為醜聞 是另有他因! 再亂一下, RU今年6月3日要幫老校長Wiesel 慶祝80歲壽辰! 另外Baltimore今年Ph.D.的畢業典禮要 回來(6月10日),慶祝他畢業40週年! Reference: 1. Dr. Baltimore says "sorry", Nature, 351, 94-95, 1991 2. Margot O'Toole's record of events, Nature, 351, 180-183 3. David Baltimore's Final Day at Rockefeller, Science, 254, 1576-9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PubMed輸入Baltimore和 Imanishi-Kari 可以看到當時一狗票的書信往來!另外已經有兩本關於Baltimore 的傳記及這些歷史事件的書出版!我自己沒看啦!不過看到書評! 一本叫The Baltimore Case 另一本叫Ahead of the Curve: David Baltimore's life in Science天下已經出中譯本, 叫反轉錄教父-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巴耳提模 6,7,8三章有比我清楚很多的這段歷史描述! -- ※ 發信站: 批踢踢參(ptt3.cc) ◆ From: 129.85.170.60

推 218.32.40.80 05/08,
真精采啊!
推 218.32.40.80 05/08

推 218.184.144.48 05/08,
太好看了 有續集嗎
推 218.184.144.48 05/08

推131.215.252.195 05/08,
借轉
推131.215.252.195 05/08

推 211.76.165.202 05/08,
Baltimore 現在的 paper 還是很多不能重覆
推 211.76.165.202 05/08

推 128.197.56.61 05/08,
真是太好看了
推 128.197.56.61 05/08

推 61.229.74.74 05/08,
讚讚讚....
推 61.229.74.74 05/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156.192
文章代碼(AID): #10dWVKN7 (NTUAC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