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大新興再生能源研究「關鍵9秒延至90秒」登國際期刊《焦耳》

看板NTU作者 (滑蛋少年糰)時間3年前 (2021/03/21 01:15), 3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 台大新興再生能源研究「關鍵9秒延至90秒」登國際期刊《焦耳》 3.完整新聞內文: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灣大學與美國研究員合組跨國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嶄新的 合成途徑,使關鍵加工時間從9秒延至90秒,可用以製造高品質鈣鈦礦膜,進而生產高效 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元件模組,此最新研究成果,今天發表於國際著名科學期刊《 焦耳》(Joule)。 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 驗室奈米技術中心研究員Wanyi Nie與Hsinhan Tsai博士的研究團隊,成功克服目前嚴苛製 程的限制。 近10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急遽升高,成為備受期待的一種新興再生 能源技術,但在大規模商業化前,需要開發出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製造技術 ,並解決材料不穩定性等問題。 傳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方法,主要障礙之一是其短暫的可加工時間與嚴苛的製備工 藝,為形成高緻密且均勻的「鈣鈦礦薄膜」,必須在幾秒鐘內嚴格且精準地控制製程沉積時 間,增加了加工難度。 王立義教授說明,他主導的研究團隊在「鈣鈦礦前驅溶液」內,引入一種常應用於純化天然 氣的穩定性無色液體「環丁碸」作為添加劑,藉有效控制「鈣鈦礦」的結晶行為,大幅延長 製程的可加工時間,從9秒內延長至90秒,有助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進行商業化生產, 可應用於各類工業化製程。 團隊再利用常見浸漬方法,製造出大面積高質量「鈣鈦礦薄膜」,成功展示兩種不同面積的 高轉換效能電池模組,具有優異的操作穩定性,在恆溫與恆定照明條件下持續工作250小時 後,能保留約90%初始光電轉換效能。 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生、論文第一作者黃信祥表示,此成果具有方法簡易、成本 低廉、相容於現有製程的優勢。 Wanyi Nie與Hsinhan Tsai博士均指出,研究成果將可應用於製造低成本的大面積太陽能電 池模組,並容易與工業產線結合。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pse.is/3cgs2r 5.備註: -- 憤怒工院青年 Cy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8.1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616260514.A.C22.html ※ 編輯: Thirdshadow (180.217.18.86 臺灣), 03/21/2021 01:51:57
文章代碼(AID): #1WLYsYmY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