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芳蘭大厝,風雨飄搖中

看板NTU作者 (黏土)時間13年前 (2011/03/25 12:52),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芳蘭大厝,風雨飄搖中 文、圖/劉美妤 2011-03-18 破報652期 http://www.pots.com.tw/node/7688 接續破報復刊651期的《台大做了些什麼?──百大明星夢下的學府企業化》,走訪去年 底陳家莊部分住宅強制拆遷後孤單留下的芳蘭大厝,這裡還有一段快要被遺忘的故事要說 。基隆路155巷底,緊鄰著公館鬧區和台大男生宿舍聚集的長興街,兩座古典的優美閩式 三合院:義芳居和芳蘭古厝,彷彿時光停滯似的坐落在山腳下。然而兩座同為陳家老厝的 市定古蹟的命運卻大不相同,它們同於民國77年在陳家人奔走申請下進入核定古蹟審議程 序,其中有135年歷史的義芳居歸台北市文化局負責維護,而今年要過208歲生日的芳蘭大 厝則歸台灣大學負責,但23年來,台大未曾對它進行維護修繕,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老建 築蝕損嚴重,在風雨飄搖中苦苦支撐。 芳蘭大厝從陳氏家族的落腳開始,見證了台北兩百年的城市發展史。陳家渡台祖陳振師年 輕時受雇於芳蘭記船頭行而發跡,在盆地邊緣購買房舍改建後取名「芳蘭大厝」以誌念。 陳家開枝散葉成此處的一大望族,「古早時陳家人從公館走到松山,都不用經過別人的田 。」致力古蹟保存的陳先生告訴我。此後陳氏養子興建背山望水的三合院義芳居作為家族 禦敵工事之用,護龍建築牆面有著架槍砲用的銃眼設計、兩側有銃樓;而最晚落成的四合 院玉芳居,在民國74年因政府徵用為台大校地而遭夷平,舊址就位於現在的台大男七宿舍 。「芳蘭三塊厝」日據時代便受學者重視研究,在老台北人記憶裡佔有一角,成為古蹟保 留的這兩處宅院目前都仍有人居。義芳居今年初屋頂受白蟻侵蝕而塌陷,陳先生緊急申請 文化局撥款修繕;然而另一頭的芳蘭大厝屋瓦破損、白蟻朽木的情形更加慘烈,作為主管 單位的台大卻未曾撥款修繕,本身也是台大老校友的陳先生憤怒的痛批:「我也不願說母 校的壞話,但台大根本在等它自己塌了就可以拿來蓋校舍,完全忽略文化保存價值!」 「台大到底要無限擴張到什麼程度才甘心?」陳先生沉重的質問。陳家在公館一帶大片的 田地於民國70幾年先後被徵用為國有地,「那時還在戒嚴時代,大家也不敢吭聲。」陳先 生說。政府長期以來土地徵收的「乞丐趕廟公」、還污名化原住戶為違建的案例層出不窮 ,而台大作為公家學術單位卻對古蹟如此冷血,令人心寒。隨著社會變遷,陳氏宗族子弟 逐漸散落各處,芳蘭大厝原為五開間、正身帶護龍的典型泉州式三合院建築,雖然免於拆 除命運,但台大仍不維護,去年芳蘭大厝代表人陳義夫發函北市文化局陳情要求台大善盡 維護之責,12月文化局公文通知台大依《文資法》第8條、第18條規定預算編列事宜,並 盡快將處理方案提送過局。否則依同法第97條處以罰鍰。三個月過去,台大對此無聲無息 。「五十萬以下的罰鍰,當然對台大不痛不癢。」陳先生無奈地說。 在這長年的風雨摧殘下,已經塌毀到剩下正身中央三開間,兩戶住在裡頭的陳家人為了防 範宵小,在周遭架起圍籬。鐵網裡風華不再的芳蘭大厝不僅淡看著台北城的物換星移,更 沉默的控訴著不作為的台大校方,如何在利益至上的經營方針下遺忘它的歷史人文意義。 台大正在義芳居對面、拆除後的舊男八宿舍空地上興建溫室,同時更改道路路線和排水溝 設計,排水溝竟比路面還高,令陳先生哭笑不得。過去瑠公圳分支在此灌溉稻田,寬敞的 水渠流量豐沛,「以前這裡沒有淹水問題,台大把那塊地填高後就有了。」他說。兩座古 蹟背後的丘陵上,陳家歷代的墳墓近年陸續遷入靈骨塔,市政府開始在山坡上造櫻花林的 景觀工程,山腳下外省移民的聚落和眷舍芳蘭山莊安穩的存在著,只是最初的陳家芳蘭大 厝已危在旦夕。旁邊另一座山頭內部藏著空軍基地,山不語,默看人類從與自然共存到大 動工程,土挖得太深,樓起得太高。如果妳不曾探訪這處奇特而充滿故事的盆地邊緣,找 一天穿過芳蘭路進去看看吧,讓飽經風霜的瓦片和剪黏對妳說一段台大不會告訴妳的歷史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3.39

03/25 16:27, , 1F
推! 最近翻翻照片夾結果發現這張 = =
03/25 16:27, 1F

03/25 16:27, , 2F

03/25 18:02, , 3F
03/25 18:02, 3F
GreatPeace:轉錄至看板 LoveLive 03/26 10:05

03/26 10:42, , 4F
淨土
03/26 10:42, 4F

03/27 00:23, , 5F
這任校長任期要到了,他不會理這件事的.
03/27 00:23, 5F
文章代碼(AID): #1DZ1zw_0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