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校空 2/1人文大樓公聽會說明

看板NTU作者 (r1)時間14年前 (2010/02/03 22:29), 編輯推噓14(1409)
留言23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嗨嗨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的人文大樓公聽會,主要說明人文大樓第六案的量體(空間)分配規劃。 以下的言論都是同學簡單整理而成,僅供參考,各方詳細發言要以院方之後公佈的會議 記錄為準。 一、先引述公聽會柯慶明教授的開場發言簡單說明人文大樓的發展史→ 人文大樓建築過程一波三折,文學院近二十幾年沒有新空間,曾有需多經費捐贈,但因 社會經濟因素也都縮水,雖然數位校長都曾對文院表示友善,但在任內都無法具體推動新 大樓的建造,不過經努力在校務基金上仍批准兩億三千萬給文院使用,又李校長請觀樹基 金會捐贈五億四千萬以興建人文大樓。  因農業陳列館為名建築師王大閎的代表性建築,且哲學系及人類系館也是模訪農業陳列 館的建造,因此希望保留農陳館而不拆除,因此新人文大樓會與農陳館共存並互相呼應。 而未來農業陳列館也將為文學院學生使用。設計師辛苦地在有現人類系、哲學系館基地下 為文院設計了六個建案,其中於第五案提出有23層樓,雖然已經校發會通過但是建築經費 過高贊助方不希望再增加費用因此作罷。經設計師再修改之後,有了最新的第六案。 二、然後是正文,第六案的官方資訊→ 詳細空間配置圖→http://0rz.tw/OgYnF (經本案負責簡建築師同意公佈): 附注:上方長方形是農業陳列館,右下L型是新人文大樓靠椰林大道側,    左方長方形是新人文大樓靠新生南路側。 圖中打X處為挑空與樓梯,作為空間設計和光源等的運用等 橘色→外文系使用空間 皮膚色→哲學系使用空間 綠色→人類系使用空間 淡藍色→語言所使用空間 藍色→日文系使用空間 紅色→公共空間 另外有許多公設空間 人文大樓地下一樓:文學院六系之各系研究生研究室與會議室。(地下一樓有一大部分透光) 人文大樓一樓:書店、咖啡廳和資訊圖書中心。 農陳館二樓:各系學生會會辦 農陳館三樓:小型研討教室等。 三、建築師簡單說明→ 目前量體規劃,就是希望能在有限經費內完成人文大樓建設,剛剛說到23層樓建案本來 預估經費十億,為求降低建造經費,要減50%,跟文院取得共識縮減樓地板面積為原先的 75%,因此樓層數由23層樓降至9層。樓層數的降低也讓整體建築經費少62%。估計這樣能減 少達50%經費使用,符合經費限制,但是國際會議廳、大、中型教室也因而取消。 自方案三、方案四之一開始,整體建築便回到一個類似四合院的型態,主要最大的量體 ,九層樓的建築放在靠新生南路側。考量椰林大道側的建築壓迫壓迫感,所以該側量體有 五層樓,並像階梯般往內退縮,減少壓迫。這個方案也把容積率一部分移至到地下室。 那麼長的時間是要釐清量體對基地的衝擊性、價格、以及使用空間需求的因素影響。 若此案修改完成下一個階段就更需要開始去設計人文大樓的建築風格和與校園內建築物 的搭配。 四、本次提問重點整理(答方為柯慶明教授與簡建築師,雖然下列是採問答制, 但由於會議是採問方全部提問完成後由答方回答,所以問答配對可能有偏誤)→ 外文系張小虹教授發言→ Q1:靠新生南路側空間以外文系進駐為主,考量臺大校門口意象不受干擾、外文系師生 需要安靜研究空間等因素,可否將農業陳列館與外文系入駐之大樓對調? (將農業陳列館遷移由現今的位置遷移、轉向面新生南路) 建築師答:農業陳列館遷移的問題,外文系入駐建物的搬遷其實 a.對於整體噪音的調降可能沒有很大的影響。 b.並且也要花額外四千萬經費,這些經費用來隔音設施或許更為有效。 c.農陳館為歷史建物,個人不贊成如此遷移。 d.以及交換量體後四合院入口的意向會改為新生南路而非原椰林大道處。 因此需要多加考慮。 Q2:之前曾有會議記錄中提出文院進駐單位各系系辦公室、系主任室應要集中以利人文 精神結合傳承,但是從目前看來似乎未能達成? 由於不屬於公開說明會的討論範圍,柯教授提議由日後3/17日(後經詢問柯教授,表 示歡迎學生列席,詳細時間地點日後再由校空或學生代表詢問)預計於文學院設立的空間 分配委員會再做詳細討論。 Q3:目前人文大樓第六案總面積比文院早期估算以降低許多,僅有之前的68%,   現新人文大樓完工後增加的空間過少,僅能用來集中系所? 柯教授表示1/25號院內會議校長也有參加,並且承諾未來會繼續協助文院於校內爭取 更多適當使用空間,並且爭取延緩部分需於人文大樓建案完成後由校方收回的用地, 但校方代表(不知道是誰XD)表示該些用地應不能由文院繼續保留。 環安衛中心發言→ Q1:高層樓以及大教室的防火、逃生裝置需要謹慎規劃,第六案目前看規劃圖逃生似乎 有所困難? 哲學系苑舉正教授發言表示,基礎的建設由於法規上有所限制,建築師應該會規劃,不 需要特別提起@@/。建築師則提出希望中間走廊挑空設計,有像是過橋的感覺,而逃生護 具也會在此考量。 建議一:配置圖中許多挑空設計阻擋一些空間入口始其僅剩一扇門,希望調整。建築師也     認為可以調整。 學生會同學發言→ Q1:此份會議簡報能否於會議結束後提供給與會人及學生? 會後建築師認為該份簡報中含有尚未完全完成的3D剖面圖(教授指出沒有添加附近建物 的3D圖以為對照)所以暫時先允諾提供平面配置圖。 Q2:請問人文大樓建案估計何時完成第一階段量體配置設計?又第二階段空間設計何時 開始?有無長期進度? 預定進度2/22、2/26分別提入校方會議審核,不過之後的進度就很難掌握。 Q3:請問除觀樹基金會捐贈五億外,校務基金支付的兩億將於何處使用? 觀樹基金會五億用於建設建物,校務基金二億則用於內部裝修。 Q4:設置書店的用意及內涵? 書店這個問題,贊助方希望是一個公共的開放空間,文學院及全校師生的廣場空間, 希望增加場域的特色,販賣品以文學院教授的推薦書及人文相關的書籍為主。 本也規劃一講堂的空間規劃在此,讓老師可以在這邊作發表和授課,雖然現在講堂 以經移去了,但還是希望書店能夠保留。 Q5:第六案人文大樓最高約為幾公尺?(囧) 約三十三公尺左右。(椰林大道側五層樓、新生南路側九層樓) Q6:關於外文系干擾噪音問題,除遷移洞洞館外有無其他技術或建築設計可以減低干擾? 有其他的設計方案如特殊玻璃窗或是增加雙牆設計等,都是可以考慮的, (就會場討論狀況而言比較有可能會朝這個方向去設計。) 建議一:目前校方規定各院需負擔百分之十五水電費,希望於日後會加強綠建築節能 相關設計。 建議二:希望於日後設計建築造型時與洞洞館有互相呼應。 城鄉所夏鑄九教授發言: 建議一:人文大樓是校門口一進來的第一棟建築,因此希望能夠在一樓增加學生活動的空 間,讓進入台大的人感受到學校是很有活力的。可以在設立更多的戶外咖啡座,並減少 一樓可能的東北季風侵入,讓學生在冬天的時候也能在一樓活動。 建議二:既然有書店和咖啡廳,希望能重新納入國際會議中心,讓文學院能在此辦理國際 性的活動,希望捐贈方觀樹基金會能夠錦上添花,額外捐贈一筆款項。 (大家拍手>_</) 建議三:靠椰林大道側五層樓設計是不高,而且也加入階梯式的漸縮設計(由下往上漸漸內 縮),不過希望可以再降一層,這樣會與校史館與椰林大道其他建築更為和諧。 建議四:因為是台大的門面,又是入口第一棟建築,因此希望建築風格能告呼應校史館、 椰林大道、以及臺大的特色風格。 建議五:人文大樓外文系入駐空間的立面希望不要太單調,洞洞館的也可以在頂樓作木質 地板的處理成為可以活動的戶外空間。也能調整變化與新人文大樓互相呼應。 以上,是人文大樓本次公聽會,校空小組整理的相關資訊 五、小結→ 之前工作坊提到的數點問題(Ptt1 NTU版 17449篇),如空間刪減、學生公共使用空間、 日後有無規劃等,均有得到解答,但大教室部分則依然經費限制無法保存, 而同學在問卷中提出的問題整理包含: 1.建築物的工程進度預計何時完成設計?預計何時開始建築? 2.建築物的預計高度為幾公尺? 3.人文大樓的設計有無與農業陳列館之建築風格相互呼應? 是否人類與哲學系館當保留部分具價值特徵? 4.院方、校方未來對人文大樓以外的文學院空間有無建設之相關計劃? 也多有詢問,若有疏漏或希望更詳細了解請跟我們連絡(站內信)或推文即可:) 這次第六案爭議沒有以前大,空間分配方面學生空間則多置於人文大樓地下一樓與 舊有的農業陳列館,但是即便本次公聽會運作順利,3/17日文院內部的空間協調委員會 可能會再對第六案提出更動,而大家也可以在之前討論人文大樓是否還需要為學生 作更動或調整,再由我們或文院學生代表等幫大家跟校方反應跟討論:) 最後,於公聽會上由校空成員拍攝的人文大樓模型圖也將公佈於板上, 請大家持續注意版上:),若是看完說明後有任何的問題或意見,歡迎直接推文或是回文 跟校空小組同學反應,我們也會繼續為大家關注人文大樓第六案的進行。 大概就先這樣@@/。 第二十二屆學生會學術部校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93.145 bleedingwing:轉錄至看板 NTUSA 02/03 22:30 bleedingwing:轉錄至看板 NTUSC 02/03 22:30 bleedingwing:轉錄至看板 Campus-plan 02/03 22:30

02/03 22:54, , 1F
謝謝分享!
02/03 22:54, 1F

02/03 22:55, , 2F
模型圖呢? (伸)
02/03 22:55, 2F

02/03 22:57, , 3F
辛苦了
02/03 22:57, 3F

02/03 22:58, , 4F
推: )
02/03 22:58, 4F

02/03 22:59, , 5F
推R1,辛苦了!
02/03 22:59, 5F

02/03 23:08, , 6F
推! 似乎比上次好多了
02/03 23:08, 6F

02/03 23:11, , 7F
如果面積相同 個人覺得重要性 書店<會議廳<教室
02/03 23:11, 7F

02/03 23:12, , 8F
手上沒有模型圖中( ̄▽ ̄#)﹏﹏
02/03 23:12, 8F

02/03 23:12, , 9F
推辛苦 夏教授的發言挺中肯的 希望建築師能接納
02/03 23:12, 9F
pmtinameow:轉錄至看板 NTUHI 02/03 23:45

02/04 00:12, , 10F
推推推推推讓想去去不得的人掌握進展!!
02/04 00:12, 10F

02/04 00:19, , 11F
我的建議: 新月台1F改為書店
02/04 00:19, 11F

02/04 00:20, , 12F
教室耗費空間過多 建議將普通後面新教學大樓劃一半給文學院
02/04 00:20, 12F

02/04 00:20, , 13F
專用
02/04 00:20, 13F

02/04 00:22, , 14F
新教學大樓有四間超大型教室(約300人) 可滿足部分國際會議
02/04 00:22, 14F

02/04 00:23, , 15F
廳的功能
02/04 00:23, 15F

02/04 00:23, , 16F
不足之處可再改裝
02/04 00:23, 16F

02/04 00:31, , 17F
社科院搬走之後 法學院的國際會議廳也可以給文學院用
02/04 00:31, 17F

02/04 00:41, , 18F
樓上這個提議想也知道文學院不可能接受
02/04 00:41, 18F

02/04 01:16, , 19F
收錄z-11-9
02/04 01:16, 19F

02/04 01:27, , 20F
徐州路法社學院未來的動向可能是給進修推廣部
02/04 01:27, 20F

02/04 13:25, , 21F
文院也有教授希望新教學大樓部分能讓文院優先使用
02/04 13:25, 21F

02/04 13:25, , 22F
不知道大家覺得哩?
02/04 13:25, 22F

02/04 14:40, , 23F
樓上的問題,畢竟新教學大樓本來是人文大樓的用地啊......
02/04 14:40, 23F
文章代碼(AID): #1BQOXEPC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