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聽力訓練Level1正規班 開課日期更動通知

看板NTU-Jazz作者 (````)時間14年前 (2009/11/23 17: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聽力訓練Level I 正規班 開課日期更動通知 平日班:11/26(四) 16:00-17:00 假日班:11/28(六) 11:00-12:00 授課老師:楊曉恩 老師 學費:6000元整/一期三個月12堂課(三人開班) 上課地點:酷派音樂 02-2731-9333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91號6樓(近捷運忠孝敦化2號出口) 聽力訓練正規班說明會內容摘要 http://www.wenschool.com/CoolGroove/ProCourse/Guitar/lis1.html 為什麼要學聽力這堂課? 隨著程度的增長,你會漸漸領悟那個重要性。我目前工作比較以樂手為主。我是有從小學 鋼琴,本來曾經有可能想要考音樂系,可是後來沒有去考,然後也是念了一般的大學工學 院。但後來覺得還是想要走音樂,一開始本來研究所念了北藝大的音樂學,後來覺得那不 是我要的,所以我就跑去美國的Berklee念書。我直接以我的經驗來講比較有說服力。因 為我以前等於說我有受過傳統的鋼琴訓練,但基本上對我個人來講,在去美國之前第一個 我其實沒有絕對音感。第二個就是我聽旋律比較敏感,對和弦不知道怎麼聽。甚至我很佩 服那種可以聽把流行歌的和弦聽出來的人。在去之前,曾經試著學要抓一首歌,抓不出來 覺得很沮喪。然後去了美國,透過他們的一套學習的方法之後,有一天我發現我產生絕對 音感,可是這個絕對音感不會阻礙我的相對音感。我就發現,其實聽力的訓練是很重要的 。 耳朵對音樂家的重要性,就像舌頭對於廚師的重要性。 為什麼呢?因為廚師他怎麼確定他炒出來的這盤菜會好吃,就是他必須要嚐過那個東西以 後他才能確定。對音樂家來說耳朵是非常重要。比如說作曲你作完一首曲子,有一種人他 是可以內部產生一個音響,他有一個內耳的聽力,他作完這首曲子他就已經知道他聽起來 像什麼樣子。其實大部份作曲家都有這個能力。貝多芬為什麼他在耳聾之後他還可以作曲 ,就是因為他不需要倚靠鋼琴或者其他樂器或者真的聽到它的聲音,他在寫曲子的時候他 就可以想像出那個聲音是什麼樣子,所以他才有辦法耳聾之後繼續作曲。那對樂手來說, 耳朵的重要性在於哪裡?如果你有興趣當樂手的話,當你演奏的時候呢,我們演奏不是獨 奏我們必需要跟其他人一起合作。所以你必需聽到其他人在演奏什麼,你也必需知道你自 己在演奏什麼。這時候耳朵就很重要,不管是你能夠聽到的是音量的平衡,或者是音和不 和諧,這音在和弦上和不和諧。 大部份台灣的教育還是太著重於在譜面的學習。 今天假設說你要練一個東西,你可能想那我去找本教材,然後這個教材可能寫說這個 pharsing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就開始練練練練練。但你是從譜面上你是從視覺上去練習, 就像大多數的古典教育也是很容易會變成這個樣子,你拿譜來看,開始練。事實上在美國 的爵士樂或者說其他的音樂教育的狀況來說,它其實比較著重的會是聽覺,聽覺的教育才 是更重要的。假設說今天你可以每天抓一首偉大的吉他大師所演奏的曲子,從聽覺上累積 到的音樂的東西會更多。那對作曲家來說也是,今天你要學作曲,台灣的音樂教育常常是 說理論作曲,但事實上我們作曲不能只靠理論。因為 你要知道說這個東西作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聲響,你必需還是去聽那些音樂。比方說我聽 一首管弦樂曲也好或者是弦樂四重奏,或者說是一首流行歌。聽流行歌然後你從聽覺上去 知道說這個鼓是怎麼打,一樣是Rock為什麼他打起來那麼有味道。那你在編曲上的時候, 你是不是也能夠著重那些大鼓小鼓或者是鈸,點在什麼地方力度是多少。你能夠用聽覺去 分配你對這些東西的配置的時候,那才是你所學到的音樂上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個聽覺 真的是非常的重要。對錄音師或者是製作人來說,其實也是一樣的。比方說Mixing混音的 時候,你必需能夠聽出你這個聲音、樂器擺的位置的一個空間感,或者說頻率的問題。相 信如果你們有學過編曲的話,常常那些編曲老師都會說頻率頻率。如果高頻擺太多,曲子 聽起來頻率的分佈就不夠平衡。耳朵不只要能夠分辨音高,分辨音跟音之間的相對關係。 然後甚至像這種頻率、樂器的聲響,這都可以幫助很多。 聽力的養成過程與人類聽覺的機制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比方說第一個我天生沒有絕對音感,但我聽過有人天生有絕對音感。 或者說有人從小因為學鋼琴而有絕對音感,可是我從小學鋼琴我並沒有絕對音感。所以其 實這東西很難講,但是我必需說大家都有耳朵都能聽到聲音,這已經是一種恩賜了。只是 說我們如何利用我們原有的耳朵,去增加他的敏銳度。比方說你現在安靜下來,你能夠聽 到哪些聲音。本來你可以聽到那麼多聲音,但是當你訓練到他能夠聽到這麼多聲音的時候 ,你的聽力就已經進步了。舉例來說好了,嬰兒、小朋友他們是怎麼樣去學會講話的?很 神奇對不對。小朋友越小的時候學習能力應該是 越快,所以為什麼莫扎特也這樣的神童出現。我以前覺得很神奇,他最神奇的地方在於他 十歲的時候進去教堂去聽一首有管弦樂編制的曲子,聽完以後回去馬上每一個部全部都寫 出來,而且一模一樣。這樣的聽力是非常神奇的,但這個聽力並不是他本身就具有的,因 為他爸爸是音樂家,他從小就一直聽一直聽,他不但聽而且他學習而且他也寫。在這反覆 的過程中,就造就他非常敏銳的聽力。那小朋友一樣,他為什麼可以學會講話,他就是先 聽到有人講話。練習聽覺的一個機制就是第一個你必需先聽到,聽到以後要懂得去分辨它 ,再來是懂得去給它歸類。小朋友為什麼自己就會去學到那個文法,他一定是聽到以後他 自己會在腦中進行一個分類的機制。換言之,我們要用聽覺去學習分辨。從音程來講,有 沒有辦法去分辨大二的音程跟小二度的音程,有沒有辦法去分辨完全四度跟完全五度的音 程。如果在這個音程上面漸漸的去製造一個對音程上的敏銳度的話,自然久而久之就會記 得那個音程聽起來是什麼樣的聲音。這個音程呢,基本上就是建立旋律與和弦的最小單位 。 絕對音感?相對音感? 在古典的訓練裡面大部份都是學習絕對音感。那什麼是什麼是絕對音感?隨便彈一個音, 這是什麼音?Mi。就是你彈這個音他回答就是,這是絕對的音感。你彈一個 Mi然後再隨便 彈一個別的音。什麼音?La。你回答La也是一個絕對的音感,但是如果說在F大調上這個La 是什麼音?是Mi對不對。那剛剛原來的Mi變成什麼音?Si。所以你變成唱的是Ti Mi,跟剛 剛的Mi La。雖然聽起來一樣,但是意義不一樣。我剛剛講說,如果那兩個音在F大調上聽 起來是Si Mi,這個意思所講的就是相對音感。 學習哪種音感比較好? 音程會在不同的調性出現,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學習聽力?不就是為了能夠應用在我們的演 奏以及作曲或編曲上嗎?但是我們今天不是在學習,我們今天主要的學習對象我想應該沒 有人來這裡是為了學習十二音列的作曲,也就是說學習無調性的東西,當然無調性有它的 系統。我們今天會常常使用的系統是哪些系統呢?可能有調性系統有調式系統,其實光是 這兩個就包羅萬象了。調性有大小調,大調是一種系統,我們要如何能夠很自如的運用它 ,就是你對它了解越透徹你就越能夠自如的運用。所以為了了解那些個別的音,當它們是 絕對音的時候呢?它們是一個絕對的存在。好比 說你叫什麼名字?Monkey。Monkey你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絕對的存在。但是呢,你 在不同的團體裡面你變成跟不同的團體的這個系統產生相對的關係。我們要了解的其實是 這些相對關係。所以我也是傾向於相對音感,比較有用一點。舉個例子來講,比如說你要 學習旋律,能用相對的音感去作一個理解的時候,所理解到的才是系統的東西。如果是講 到和弦的話也是一樣,我們常常在講流行音樂的和弦的進行可能是145113625之類這樣子 的進行。那如果今天能夠聽出所有調的和弦Bass的進行,其實只要能夠聽懂一種,就可以 應用到到所有的調上面。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是有可能可以產生絕對音感。因為每一個音 的發聲都有一個波長,有了波長就會有頻率。每個音都不一樣,甚至在每個樂器上都有點 不太一樣。比方說一個小號吹奏者,他可能聽到某個小號吹什麼音,就很容易可以聽出這 個音的頻率是什麼,彈吉他其實也是一樣。從樂器的角度來看。所以我們在訓練過程中會 是強調相對音感。 聽力訓練課程的訓練方式? 訓練方式會從音程、從節奏,在這邊所作的一個聽力的訓練,會以現代音樂為主。比方說 流行音樂、爵士樂,或者其他的商業音樂等等,不會訓練古典的現代音樂。節奏的話也是 以爵士樂或者是當代的流行音樂常用的為止。訓練過程中會訓練大家去認得音程,認得節 奏。節奏的話我們常常會使用的拍子是四四拍或三四拍為主,爵士樂會有很多切分的音。 希望大家能夠在一個一二三四的循還中,聽到一個節奏能夠把它寫出來或者能夠把它演奏 出來,知道它是在一二三四的哪一拍子上。和弦的話應該會是一個重點,因為不管我們要 作曲也好要演奏也好要編曲都好,對和聲的了解 會對在演奏、作曲還有編曲會有相當大的幫助。再來就是旋律,為什麼學習音程會對於和 弦跟旋律有幫助呢?因為所謂的音程是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我喜歡把它解釋為兩個音之間 的關係,就是兩個音之間所產生出來的一個音響。旋律其實就是什麼?水平的音程所串連 出來的結果。前後出現就形成旋律,一起出現就形成和聲。基本上要學會和弦與旋律之前 ,最好能夠先學習到音程的聽音。另外一個音域,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一般大眾對於聽 音的感覺是會有一個偏好在,有些人特別對高音很敏銳。像我有一個學習小提琴的朋友, 對高音很敏銳,可他對於低音完全沒有感覺。所 謂沒有感覺的意思是說,比方今天有一個Live的表演Bass開始Solo,然後他就覺得Bass的 聲音很小,幾乎聽不見。可對我來說我覺得大的不得了。我們也希望能夠訓練各位在不同 的音域你要能夠都可以聽的出來。以樂手來講,你一定能夠聽到Bass,若沒有辦法聽到 Bass的話,就沒有辦法去演奏。以編曲來講,我以前有一陣子作過卡拉OK的編曲,那個東 西就是你聽現成的音樂,把它所有的音軌抓出來作成MIDI檔。音樂就是由很多不同的樂器 混在一起,我們的聽力最好能夠訓練出你能夠聽出這一片音樂中,每一個聲部的聲音。我 覺得是一個努力的方向。在裡面呢,免不了視唱還 是要訓練的,因為你能唱,才代表說你知道這個音。採譜的話是蠻重要的,不管是對演奏 者來說,或者是說要作一個編曲家或作曲家。你覺得這首歌很好聽,可是你不知道要怎麼 樣學習它的編曲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的每個聲部通通聽出來,你就知道它怎麼作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需要去靠任何的教科書,因為音樂就是最好的教科書。對爵士樂 手來講,採譜是一個蠻必要的功課,也就是說去聽人家所吹奏的即興演奏,直接把它採下 來。採下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邊聽一邊寫,我們會比較採用這種方式。因為第一個我 們沒有在這個課程上非常的強調演奏的能力,只要把它寫在紙上。另外一種呢對於演奏者 是蠻好的一種學習,就是你完全不寫一直聽。可能我一開始先聽一個小節,自己演奏那個 小節,然後一直聽聽聽自己練習,一直聽到說我能夠完全用我的樂器把那段背出來。等到 能夠作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你可以不用聽音樂你就可以直接把它寫出來。這個東西就非常 有用,因為它已經深刻的印在你的腦海裡,有可能會潛移默化為你的音樂的一部份。這也 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式。 針對樂器演奏者的聽力訓練 又是另外不同的訓練方式。在Berklee時候我們的Ear Training有四堂課,四門課修完之 後,如果主修樂器演奏的話,有所謂樂器演奏Performance Ear Training樂器演奏者的聽力訓練。那個課程你完全不需要帶紙筆。因為樂器的聽力訓練就 是老師吹什麼,你就吹什麼。或者說老師就彈一段和弦的進行,他也不會給你譜,然後你 就著和弦進行自己要會Solo。這是比較針對樂器演奏者的聽力訓練。課程規劃的話這裡可 能要修正一下,一學期還是十二堂課,總共基礎課程三個學期。第一個學期等於是打底, 從音程還有節奏上先著手,能夠分辨所有的音程,簡單的一些基礎的節奏。比方說四分音 符八分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三連音,再加上一些切分的東西。重點是你們能夠分辨一 二三四的感覺,以及一些簡單的旋律進行。也就 是說第一個學期我們上的就是音程,然後節奏還有一些旋律,包括一些旋律的唱法。第二 個學期的話呢會著重在和弦還有Bass的聽音訓練,也就是低音方面的。希望能夠分辨所有 大小調的和弦進行,大小調就已經蠻多的。大調常用和弦有幾個?有六種,就是一些排列 組合,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要聽出來也不容易。因為Bass的進行跟和弦很重要,也列 入我們聽音訓練的重點。如果能夠分辨所有大小調和弦的進行,及它們的旋律的話,其實 對流行音樂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第三學期希望能夠加入一些非順階和弦,也就是和弦 外音還有一些臨時記號的旋律,還有一些基本的複節奏。第四學期針對樂器表演者,這個 應該是選修了,主要是三個學期的基礎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50.147
文章代碼(AID): #1B2bJX6n (NTU-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