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學者薛承泰:人口趨勢是今後教改依據之一

看板NTU-GIIB2002作者 (bluerex )時間20年前 (2004/02/22 20: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二日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 今天向教育與行政界人士演講指出,近幾年的「教育改革」沒有體察到學齡 人口減少的迅速變遷,沒有拿捏擴充的方向與速度,只是討好式的「擴充」 ,因此,檢視人口發展的趨勢與特質,應是今後教育改革的主要依據之一, 才不會使教改顛簸難行。 薛承泰建議,小班制不可全國一致標準,應該因地制宜,以二十五人到 四十人規模最好,這涉及學科性質、師生互動、地域差異,應是曲線,建議 教改人士不要食古不化,要瞭解真正本土化需求,不可純粹基於過去經驗而 重來,教育改革一定要專業,就是這麼簡單。 教育部今天召開「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與因應對策」研討會 ,薛承泰應邀以「台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兼論教改的方向」 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指出,一九七0年以後科技可檢視出胎兒性別,台灣出 生率開始下降,在全球人口從一九六0年到兩千年增加第二個三十億人口變 成六十億時,年出生成長率平均從千分之二十二降到千分之十三,台灣則從 千分之三十三降到千分之八,相對於世界的人口變動,台灣人口結構變化的 變動性太大,也造成教改政策失誤。 薛承泰說,民國三十八、三十九年間,台灣每年出生二十五萬人,幾年 間成長為四十萬人,是戰後第一波嬰兒潮,後來又逐漸下降為三十七、三十 八萬人,民國六十五年龍年跳增為四十二萬人才再下降,這時到七十二年間 是第二波嬰兒期,年出生約四十萬人,這批嬰兒就是目前大三大四到當兵年 齡的人,現在研究所報考超過十萬人,就是現在大三、大四人數特別多。 他表示,過去兩年大學招生生源明顯下降,因為民國七十二到七十四年 後出生人口下降,民國七十五年出生的人有相當一部分今年進入大學,當年 是虎年,只出生三十萬九千餘人,比前一年足足減少四萬多人,比目前大四 生減少約十萬人,所以今年學科能力測驗考生減少約六、七千人,四技二專 統一入學測驗考生已減少二萬餘人,因此,近年他提出「大學崩盤論」,去 年九月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也提出警語。 薛承泰說,八0年代台灣增設大學,不出問題,是因為高教在學率僅約 百分之二十,大學擴張可滿足入學率提高,九0年代已使大學在學率達百分 之四十,已沒有再往上衝的必要,而過去遙遙領先的歐美國家早發現大學擴 充導致文憑主義擴張,在未建立品質控制的基礎下,會加深階級再製與階級 落差,因此,台灣與南韓在學率衝高,即使躍升為全球第一,已沒有意義, 八0年代的衝過頭應減緩。 他強調,早年台灣人口特別多、教育資源少、升學率低,推動教改人士 經歷過那段日子,有相同的夢魘,而提出廣設高中、大學的主張,卻是第一 波嬰兒潮長大後想得到過去未得到的夢,雖然合理,政策屬善意,卻是時空 錯置,未顧慮到台灣人口變遷相對於世界人口變化的變動性太大,使教改政 策造成失誤,應速謀改善。930222 -- ˋˋ ├─┐ ˋ/\ ˊ├┐ 十 日 女子 ╭╮ ╭══╮ 土 ─┼─ 了三 ┌┐│ 三口 日 ,│ 目 疋 ││ ║╭╭║ ├ 巳 人│人 人口 └┘│ 口ㄦ ┘ 大 口阿 ╰╯ ║║║║ /┴──┘ 小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01.166
文章代碼(AID): #10EAUH1L (NTU-GIIB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