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6-2 王泰升 法律史/台灣法律史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Amao)時間6年前 (2018/06/26 16:48),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法律史/台灣法律史 課程性質︰法律系大二必修、歷史系選修 課程教師︰王泰升 開課學院:法律學院 開課系所︰法律學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8.06.26 考試時限(分鐘):10:20-12:10(外籍生可以寫到12:40) 試題 : ※宜先構思如何作答,接著才下筆,並依配分來分配各題作答時間 壹、申論題   甲乙兩人係鄰居,甲因細故而毆傷乙,致乙臥床三天、經一個月始癒。試問:此事若 發生於清治時期,乙向當地的廳縣衙門投訴,該衙門的大老爺(廳同知或縣知縣)通常依 循怎樣的流程,或在聽訟後根據什麼樣的判斷基準,而為處置?此事若發生於日治時期, 乙可本於現代型國家提供哪些以歐陸法系概念,例如民事/刑事、司法/行政、審判/調解 等,所建構的法律管道,主張甲應受懲罰並賠償其醫藥費等損失?日治時期各個國家機關 又將依什麼樣的程序,以及哪些判斷基準,而為處置?相較於日治時期的各種情狀,若發 生於戰後的中華民國時期,會有什麼相異之處?(40分) 貳、簡答題:回答在精不在多(計四題,各15分) 一、戰後中華民國法上的「山地山胞/原住民」、「平地山胞/原住民」,是否沿襲自日治 時期國家法上「蕃地蕃人」、「平地蕃人」的分類?另一方面,清治時期被稱為「熟番」 的平埔族原住民,於中華民國法上是全然或部分、被歸入或不被歸入「平地山胞/原住民 」的範疇? 二、試從憲政體制的法律面向,解析為什麼1920年代一群將所有台灣人視為一個群體的台 灣人知識菁英,從主張「撤廢六三法」,轉而推動「台灣議會」的設置?當時彼等推動的 「台灣議會」,與1980年代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所倡議的「國會全面改選」,在政治理念上 是否具有一貫性?其原因是什麼? 三、台灣清治時期具有大租、小租關係的土地,於日治50年間,其法律關係根據什麼律令 或法律,而有怎樣的變遷?請說明在法律名詞及法律規範內涵上的轉變。 四、於日治時期(1895-1945),西方個人主義民法上的「繼承」觀念,是否透過國家的 法院等制度,影響台灣漢人關於家產的鬮分?於中華民國時期(1945年迄今),台灣人民 就社會觀念上的家產分配,又受到國家法律怎樣的規範並產生怎樣的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Exam/M.1530002898.A.697.html

07/01 16:16, 6年前 , 1F
已收電機系
07/01 16:16, 1F

07/01 16:17, 6年前 , 2F
已收法律系
07/01 16:17, 2F
文章代碼(AID): #1RCVtIQN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