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2下 陳有貝 台灣考古學 期中考

看板NTU-Exam作者 (iamkzz)時間10年前 (2014/06/16 17:3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台灣考古學 課程性質︰人類系必修(與中國考古學二選一) 課程教師︰陳有貝 開課學院:文學院 開課系所︰人類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4/04/14 考試時限(分鐘):100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一、是非題(每題3分) 1.現代學術領域中的考古學是源於十九世紀後半,主要和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相關。 2.人類行為法則與文化史都是考古學的重要研究目的。 3.中原文化中所稱的「文化」,就是一種考古學文化。 4.鳥居龍藏著有台灣文化誌,是台灣早期文化人類學研究的重要著作。 5.由於台灣原住民多有山裡的小黑人傳說,因此台灣早期存有小黑人的可能性頗高。 6.鹿野忠雄集台灣考古早期研究大成,著有東南細亞民族先史學研究,後經宋文薰翻譯 部份,稱為台灣考古誌。 7.台北帝國大學雖有殖民地色彩,但其學術方向乃欲發揮台灣的地理與生態特色,故有 土俗人種學講座的設立。 8.金關丈夫是體質人類學者,不過他在考古、民俗、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皆有出色的研 究成果與業績。 9.國分直一認為史前與考古研究的接觸與融合是台灣特色,此點和日本考古大不相同。 10.台灣文化北來說是由國分直一與金關丈夫所提出,不過這個說法目前已經不被接受 11.中國考古學的興起與金石學及甲骨文的發現有直接的關係。 12.1949年後,台灣的考古領域加入了中國安陽殷墟的研究,也帶入了考古學文化的概 念。 13."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的作者是張光直,此書第四版後倡導中原文 明是各地文化共同交會的結果,而非起源於中原。 14.中研院史語所典藏著大批安陽殷墟的考古資料,至今期考古成員仍多從事該項研究 15.李光周將美洲的心考古學帶入台灣,至今仍有重要影響。 16.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始於1982年,但該年版本忽略遺址,以致無法對遺址進行實 質保護。 17.現行文資法中規定,發現一只要立即通報,破壞遺址則將受罰則處分。 18.不是只有古文明才是考古的重點。台灣雖小,但卻可稱為考古實驗室,原因便是人 文與自然的多樣複雜。 19.所謂考古的「理論」,指的是研究人類歷史的規律性的總結,是一種難以改變的道 理。 二、選擇題(每題3分) 1.從史學的角度,考古學基本核心是研究(1)族群史 (2)土地史 (3)政治史 (4)文明史 2.台灣最早發現的遺址為何?(1)圓山遺址 (2)八仙洞遺址 (3)十三行遺址 (4)芝山岩 遺址 3.早期曾多年在台灣山林中從事調查,發現諸多遺址的日籍學者是(1)鳥居龍藏 (2)森 丑之助 (3)金關丈夫 (4)移川子之藏 4.以下哪個博物館的創建最早?(1)國立台灣博物館 (2)國立歷史博物館 (3)國立台灣 歷史博物館 (4)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5.以下哪個學會的創建最早(1)台灣考古人類學會 (2)台灣考古學會 (3)台灣人類學會 (4)台灣民族學會 6.在台灣考古早期,鳥居龍藏曾紀錄阿美族的陶器製作,以供考古學者進行參考研究, 這是一種(1)民族考古學 (2)民族類比考古學 (3)民族歸納考古學 (4)民族演繹考古 學 7.下列何者不是台灣考古學初期特徵?(1)多屬個人式的調查 (2)重遺址與遺物的發現 (3)以人種學研究為標的 (4)集中於芝山岩遺址研究 8.下列何者是台灣第一個被發掘的遺址?(1)卑南遺址 (2)大馬璘遺址 (3)圓山遺址 (4)墾丁遺址 9.以東亞地中海研究著稱者為(1)金關丈夫 (2)國分直一 (3)李濟 (4)鳥居龍藏 10.南方民族的發行機關是(1)南方土俗學會 (2)土俗人種學講座 (3)台灣人類學會 (4)東京人類學會 11.以研究殷墟甲骨文著名的學者是(1)李濟 (2)石璋如 (3)高去尋 (4)董作賓 12.下列何者不屬張光直的重要事蹟?(1)中國文明研究 (2)發掘鳳鼻頭遺址 (3)提倡台 灣南島考古 (4)創立台大考古人類學系 13.1949年至70年代之台灣主要考古方向為(1)文化史研究 (2)新考古學 (3)民族考古學 (4)科技考古 14.工程考古所帶來的影響中,何者為非?(1)出現大批資料 (2)發掘專業化 (3)處理精 緻化 (4)面臨保存問題 15.以下何者為專門考古博物館?(1)國立台灣博物館 (2)蘭陽博物館 (3)十三行博物館 (4)國立故宮博物院 解答 OOXXX XOOOX OOOXO XOOX 24213 24421 4413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36.17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TU-Exam/M.1402911007.A.DD2.html

06/17 09:46, , 1F
已收錄
06/17 09:46, 1F

06/18 23:09, , 2F
臺灣研究學程已收:)
06/18 23:09, 2F
文章代碼(AID): #1JdhaVtI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