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1-1 顏厥安 法學緒論 期中考

看板NTU-Exam作者 (小小民)時間11年前 (2013/01/08 00:5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法學緒論 課程性質︰法律系選修兼通識 課程教師︰顏厥安 開課學院:法律學院 開課系所︰法律學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2/11/13 考試時限(分鐘):110 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試題一共四十題,每題2.5分,總分為一百分 考試時不得參閱任何資料,不得與同學討論。 考試時如有任何問題,請舉手向助教詢問。 1. 在法源的種類上,依國內目前通說,下列何者為間接法源? 1命令 2自治法規 3外國法 4判例 5條約 6法理 (A)124 (B)345 (C)346 (D)246 2.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薩維尼是歐洲歷史法學派的創立者。 (B)薩維尼思想的特色之一是對於自然法理論的 支持。 (C)薩維尼對當代法學的主要貢獻在於其所提出的幾個基本法律解釋方法,如歷史 解釋、文法解釋、體系解釋等。 (D)在民族精神的理論基礎上,薩維尼拒斥了源自於法國 的民法法典化運動。 3.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Hart主張法體系是初級規則與次級規則的結合。 (B)Kelsen的法規範體系可以用金字 塔圖形清楚適當地表達。 (C)Hart法實證主義的代表性人物 (D)《純粹法學》是Kelsen的 著作之一。 4. 下列何者非法學界傳統上對「權利」性質的學說? (A)意思說 (B)法力說 (C)利益說 (D)權能說 5.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公法與私法的區分導源於羅馬法。 (B)公法與私法的區分標準學說上主張向來不一, 至今仍無定論 (C)將法律區分為公法、私法已有長久歷史,且公、私法的區分有其實益, 因此學說上沒有任何學者主張根本廢除公、私法的區分。 (D)有學者主張除了傳統上的公 、私法二分法,應承認有「公法與私法混合的法律」存在,以適應新的法律現象。 6.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我們常常認為,「有權利才有義務」,但在法律所保障之反射利益上,義務與權利並 不完全相對應。 (B)所有的制裁性規範一定表達了某種義務,義務的存在也必須以一個制 裁性規範的存在為前提。 (C)債務是法律上義務的其中一種。 (D)即使不依據法律規定 也可能成立法律上義務。 7.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普通法系在我國常被稱作歐陸法系或海洋法系。 (B)普通法系中並無債法。 (C)普通法系的法源以判例法為主。 (D)成文法的地位在普通法系國家遠不如在羅馬日耳 曼法系國家。 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普通法與特別法是以法律效力所及的範圍為區分標準。 (B)區別特別法與普通法的實 益在於「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C)普通法與特別法的區分並非絕對。 (D)依據憲 法規定,普通法與特別法關係的成立,必須兩種以上法律就同一事項均有規定,且其規定 內容不同,使有比較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必要。 9.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法律效力包含了「有效」及「實效」的雙重意義。 (B)依Kelsen的理論,法律秩序的 形成原於層級性的序列結構。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不僅為法律適用之原則,更是對立 法上的限制。 (D)法律不僅能施行於國家領域之內,亦得施行於國家領域之外。 10. 「由經濟社會關係及法律狀態去考察立法者的出發點,探討條文的真意所在」這樣的 法律解釋方法較近似於下列何種法律解釋種類? (A)文義解釋 (B)論理解釋 (C)比較法解釋 (D)歷史解釋 11. 先不論是哪一國家的法體系,純粹就法理上來思考,下列何者有可能成為權利主體? 1自然人 2已死者 3蜥蜴 4胎兒 5非法人團體 6法人 (A)146 (B)1456 (C)12456 (D)123456 12.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人格權、身分權為專屬權,不得轉讓。 (B)債權為相對權,僅針對特定人始能有所主 張。 (C)權利的作用方式往往被區分為債權、物權、支配權以及請求權。(D)任何權利必 然有其權利標的。 13. 下列何者非屬於道德範圍者所共同具有的特點? (A)道德是一種柔性規範。 (B)道德是一種不成文規範。 (C)道德是一種規範與評價標準 。 (D)在現代社會中,道德是一種不帶有地理上、區域上局限性的普世性規範。 14.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市場」的概念在經濟活動與法律制度的關係中是最為關鍵的概念。 (B)1970年代以 來美國法學界逐漸興起一種被稱為「法律經濟分析」的法學方法論,這種方法論運動僅限 於探討典型的市場經濟領域與法律的關係。 (C)經濟活動的根基在於分工,分工也是任何 社會組成的最主要特徵之一。 (D)所有權的核心意義是,從規範面而非事實面,確立某人 對於某物具有排他性的支配地位。 15. 下列何者不是我國公司法規定所處理的主要問題? (A)公司設立程序 (B)員工工作工時 (C)股東會程序 (D)公司併購 16. 下列何者為目前科際法律整合領域之重要議題? (A)票據法領域 (B)海商法領域 (C)醫療法領域 (D)國際私法領域 17. 下列何者並非目前關於公法與私法區別的學說主張? (A)利益說 (B)新主體說 (C)法律關係說 (D)雙階理論說 18. 依照目前的講綱,下列何者並非資本主義經濟的特徵 (A)殖民經濟 (B)租稅經濟 (C)采邑經濟 (D)勞工經濟 19. 下列何者不是憲法第一百七十條所稱之法律 (A)民事訴訟法 (B)軍事審判法施行法 (C)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 (D)都市更新條例 20. 下列何者正確 (A)程序法就是訴訟法的全部 (B)我國憲法並無程序法 (C)婚姻有公益性質,故 為一種公法關係 (D)刑事法律關係也是一種公法關係 21. 下列何者並非民主憲政國家的基本體制原則: (A)民主原則 (B)聯邦原則 (C)法治(國)原則 (D)人權保障原則 22. 下列何者為「現代型國家任務」最早期的看法? (A)福利國家 (B)自由國家 (C)警察國家 (D)管制國家 23. 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為金融資本主義的常見特徵 (A)與不動產業密切結合 (B)與傳統製造業密切結合 (C)經常舉行馬拉松比賽 (D)與學術界密切結合 24. 「法官早上是否喝了一杯咖啡,恐怕比法條內容更可能影響這個判決的結果」,請問 這段文字應該是反映何種法學思想? (A)法實證主義(legal positivism) (B)法律唯實論(legal realism) (C)自然法論 (D)歷史法學 25. 下列對於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的描述何者錯誤? (A)構成要件係指構成法律上特定權利義務或授權國家得以行駛特定公權力之狀態或行為 要件 (B)法律效果係指符合構成要件後,相應所生之權利義務變動或公權力行使之方式 (C)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一定出現在同一條條文之中 (D)刑法普通傷害罪已經有完整的 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但是適用時仍須參酌援引刑法總則中第十三條一般性構成要件的規 定。 26. 下列哪一種權利可以說是「能改變權利的權利」? (A)支配權 (B)請求權 (C)形成權 (D)抗辯權 27. 依照目前講授內容,下列何者並非「現代國家」的特徵 (A)財政國家 (B)世俗國家 (C)國族國家 (D)準主權國家 28. 「國民大會組織法第一條係依憲法第三十四條制訂之」這段文字之中,「國民大會組 織法第一條」與「憲法第三十四條」顯現的是何種法律種類關係? (A)強行法與任意法 (B)實體法與程序法 (C)母法與子法 (D)原則法與例外法 29. 下列關於法律與經濟的論述,何者為非? (A)現代民法的誕生為現代經濟秩序得以建立的重要條件 (B)貨幣是經濟生活使用價值最 關鍵的展現 (C)勞動法相當強調剩餘價值之概念 (D)法律是某種社會關係的反應方式 30. 依據法律經濟分析,下列何者是外部性管制的範圍? (A)隔壁的工廠排放廢氣 (B)室友的音樂對我而言是噪音 (C)引進外勞所引起的社會衝 擊 (D)以上皆是 31. 下列何者不是權利的要素結構? (A)權利侵害之後果 (B)權利相對人 (C)權利之客體與標的 (D)權利主體 32. 下列何者是哈特法律理論中用以判別那些規範是法規範的判准? (A)變遷規則 (B)裁判規則 (C)承認規則 (D)譜系規則 33. 下列何者為法律唯實論的核心內涵? (A)法律應該獨立於哲學 (B)法律的解釋應該強調體系解釋 (C)法律釋義學應該是法律的 核心 (D)實際法官判決的內容才是實質的法律 34. 下列何者不是自然法的論點? (A)法律應該包含原則 (B)法律應該符合自然法則 (C)法律應該排除道德以建立科學性 (D)惡法非法 35. 下列關於法源論的論述,何者為非? (A)分為直接法源與間接法源兩種 (B)地方自治規章為直接法源的一種 (C)最高法院所 做的判決即為判例 (D)大法官會議所做的解釋為間接法源的一種。 36. 中國傳統對於「包青天」式審判的推崇,從現代法律「權力分立」的角度審視,可能 面臨的問題,何者最關鍵? (A)行政權與立法權的混淆 (B)立法權與司法權的混淆 (C)行政權與司法權的混淆 (D)司 法權與監察權的混淆 37. 法實證主義(legal Positivism)最重要的理論主張為何? (A)法學的論述應該參考其他社會科學的論證(B)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經驗 (C)法律的 科學性應該獨立於道德而被建立 (D)法學應該從哲學獨立 38. 下列關於歷史法學派的敘述,何者為非? (A)強調法學獨立於地方語言與習慣的科學性 (B)為十九世紀德國影響最大的法學思想 之一 (C)對於民族精神的強調 (D) 部分觀點影響到後來德國法律的制定 39. 德國學者韋伯(Weber)所稱「理性化」的法律的特色,以下何者最為關鍵? (A)強調除魅化 (B)強調領袖魅力 (C)強調價值理性 (D)強調傳統性 40. 下列何者是凱爾森法學體系中,最上位階的法規範: (A)基本規範 (B)憲法 (C)實定法 (D)自然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245.72

01/08 02:11, , 1F
已收入法律系
01/08 02:11, 1F

01/08 08:48, , 2F
嚇死我 原來是期中考 想說我該不會miss掉期末了吧= =
01/08 08:48, 2F
文章代碼(AID): #1Gwlp6zR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