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0下 李隆獻 國文下 期中考

看板NTU-Exam作者 (偽文青YO('∀')ノ)時間12年前 (2012/04/23 19: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國文下 課程性質︰中文系大一必帶 課程教師︰李隆獻 開課學院:文學院 開課系所︰中文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2.04.23 考試時限(分鐘):180分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壹、簡答與字詞解釋:占二十六分 第一、二題各佔四分;第三至八題各占三分 一、扼要說明《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四子書中「聖人」的   涵義及其異同。 二、《荀子˙天論》「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謂之天功」、《韓非子   ˙顯學》「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之『所以』簡巫祝也   」、「夫上『所以』陳良田大宅設爵祿所以易民死命也」,三文中有四個「   所以」,其意義各為何?有無異同? 三、聖人以治天下爲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   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當」察亂   何自起起不相愛 四、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   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五、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 ...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   ,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 六、楚王後車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若夫志意脩德行厚知   慮明生於今而志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七、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 ...故以仲   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今之新辯濫乎宰予而世主之聽「眩」乎仲尼 八、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   人此人之所以「簡」巫祝也 貳、翻譯:任選二題作答,每題十分,占二十分 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   之華而愚之始 二、暗其天君亂其天官棄其天養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喪天功夫是之謂大凶聖人清   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   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 三、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   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   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   堯舜者非愚則誣也 参、問答:任選三題作答;每題二十分,占六十分 一、扼要說明《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的政治思想與治國主   張,再比較其異同。 二、試據《老子˙廿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   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   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之長,故大制不割。」說明《老子》的   思想特質與政治思想。 三、先扼要陳述先秦諸子對「天」的看法,再說明《荀子˙天論》的程序與展開   及〈天論〉的主旨所在;並陳述你對荀子關於「天人關係」的看法。 四、《荀子˙天論》:「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 ...有詘而無申,則貴賤   不分。」試闡其義,並就你所了解的老子思想,評論《荀子》之說。 五、《荀子˙天論》:「墨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 ...有齊而無畸,則政令   不施。」試闡其義,並就你所了解的墨子思想,評論《荀子》之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6.167
文章代碼(AID): #1FbJaKlF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