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0上 林全 財政學一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說酷!)時間12年前 (2012/01/10 14: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財政學一 課程性質︰必修 課程教師︰林全 開課學院:社會科學院 開課系所︰經濟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100年1月10日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1. 假設甲君的所得為1800元,均用於購買食物(F)與非食物(X)。其中食物的單位價格為8 元,非食物為12元。又若甲君的效用函數為U=3F^(2/3)X^(1/3)。試繪圖並:(1)計算 在效用極大化下,甲君的均衡消費組合各位多少單位?(5%) (2)若政府決定發給甲君 免費的食物券,以增加他的食物消費水準,則應該發給甲君至少多少金額以上的食物 券,才會比發給甲君等額的現金補貼,能促使甲君消費更多的食物?(15%) (3)承上 一問題,若政府發給甲君的食物券正是此一金額,則甲君是否有動機將部分食物券在 黑市出售?請繪圖說明理由。(5%) 2. 假設有高、低所得者的二人社會。高所得者每日工作H小時,每小時的工資為100元。 假設H=8+40t-64t^2,其中t其為高所得者工作所得必須繳納所得稅的稅率。再假設向 高所得者徵收的所得稅,將全部轉移給低所得者,且低所得者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請 問:(1)根據 John Rawls的所得分配公平原則,最適所得稅的稅率應該為多少?(10%) 此時兩人的所得各為多少?(5%) (2)若高、低所得者的每元淨收入(繳稅後收入)的邊 際效用均完全相同,則根據效用學派的分配公平原則,最適所得稅率又應該為多少? (5%) 兩人所得又各為多少?(5%) 3. 何謂華格納法則?(5%) 試根據歷史發展,舉出足以解釋形成華格納法則的各種環境 因素。(20%) 4. 簡答題: (1)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有形效益的分析方法包括哪幾種? (10%) (2) 社會保險主要包含哪三項? (6%) 為何要採取強制保險制度? (4%) (3) 何謂中間偏好者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 ? (5%) 新年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2
文章代碼(AID): #1F2zWti5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