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99-2 黃錦堂 行政法二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哲〃~☑)時間13年前 (2011/06/25 01:4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行政法二 課程性質︰政治系公行組必修 課程教師︰黃錦堂 開課學院:社會科學院 開課系所︰政治系公行組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1/6/24 考試時限(分鐘):15:30~17:30 120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yes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說明: 一.只准攜帶及閱讀六法全書 二.每題配分25分。請務必詳細論述,發揮社會科學院學生應有的素養 若每一題僅答三行,只給3分;給分重點為你/妳的論述。 試題: 一.我國行政罰法的建制原則為何? 二.請就以下的制度,逐一舉出一個實務案例,並說明其合法性的要件。 (一)行政處分支附款 (二)行政機關的直接強制 (三)行政處分的廢止 三.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的網頁刊載如下: 原能會於2007年3月29日正式受理台電公司核一廠乾式貯存建造執照申 請後,即依物館法第17條規定辦理提出公告展示、徵詢各方意見。為使聽證 議事順利,原能會依據行政程序法第58條規定,預先於7月31日在金山青年活動 中心舉辦預備聽證。8月10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之聽證,由原能會楊副主 任委員擔任主持人,議程包括案情報告、陳述意見、相互詢答、最後陳述意見。 參與聽證者除台電公司代表外,出席之案件相對人約100名包括選區立法委員、 地方代表及環保團體等。聽證中各方之發言皆以全程錄音、錄影,並作成逐字 記錄稿,聽證記錄已於9月初刊載於原能會網站,供各界人士閱覽。 如果你/妳要嚴格挑剔如上所進行的程序,則得有何種瑕疵? 四.以下是新北市政府的一則訴願決定書的全文,試問: (一) 爭點有哪些? (二) 每一個爭點的訴願決定意見,你都支持嗎?理由為何? 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 案號:993041314 號 訴願人 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人 模○○斯商 A0000000 P000000 Co.,Ltd. 原處分機關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改制前臺北縣政府工務局) 上列訴願人因違反建築法事件,不服原處分機關 99 年 7 月 28 日北工使字第 099 0696906 號函併附同文號行政處分書所為之處分,提起訴願一案,本府依法決定如下 : 主 文 訴願駁回。 事 實 緣訴願人之板橋館前分公司為改制前(下同)臺北縣○○市○○○路 6 號 1 至 6 樓、3 樓之 1、4 樓之 1 及 5 樓之 1 建築物(下稱系爭建物)之使用人,該建 築物供視聽歌唱場所使用。原處分機關前於 96 年 8 月 21 日及 97 年 12 月 30 日執行公共安全檢查,發現有部分防火門無法回復閉合及防火門設鎖等情,依建築法 第 77 條第 1 項及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分別裁處訴願人新臺幣(下同) 6 萬元及 12 萬元罰鍰在案。原處分機關於 99 年 7 月 6 日再執行公共安全檢查 發現仍有部分防火門無法正常關閉之缺失,認已違反同法第 77 條第 1 項規定,爰 依同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以首揭號函併附同文號處分書裁處訴願人 1 8 萬元罰鍰,並限期於 99 年 7 月 8 日前改善完竣。訴願人不服,向本府提起本 件訴願,並據原處分機關檢卷答辯到府。茲摘敘訴辯意旨於次: 一、訴願意旨略謂: (一)原處分機關於處分作成前未依法給予訴願人陳述意見等程序參與機會,違反憲 法正當法律程序及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等規定,是原處分之作成程序顯有瑕 疵。 (二)系爭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之內容,顯已增加前揭建築法規定所無之限制, 且就建築物用途分類中第一型、第二型及第三型設有不同之連續處罰標準,然 上開規定概與法律保留原則、明確性原則及平等原則有違,如是,在系爭裁罰 基準已非合法之前提下,原處分機關仍以之為裁罰基準,則原處分之認事用法 顯有違誤。 (三)承上,於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規定之合法性尚非無疑之前提下,迺原處分 機關又未查訴願人之行為與 96、98 年之違規行為並非同一,且時間上已間 隔至少 1 年以上,並無時間上密接性而非屬連續行為,仍遽對訴願人處以較 前次裁罰更重之 18 萬元罰鍰處分,則原處分機關亦屬裁量怠惰而有權力濫用 之情,是其認事用法顯有違誤,並不足以維持,應予撤銷云云等語。 二、答辯意旨略謂: (一)原處分機關於 99 年 7 月 6 日前往系爭建物執行公共安全檢查,其使用人( 即訴願人之板橋館前分公司)未盡維護建築物合法使用與其構造及設備安全之 責任,有部分防火門無法正常關閉等公共安全檢查缺失,嚴重影響公共安全… 其違規事實明確。…系爭建物…屬空間較封閉、使用人密度及替換頻率高之商 業類(B 類)建築物…,其場所防火避難設施及設備安全若疏於管理維護,一 旦發生公安意外,皆恐致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二)依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違反同法第 77 條第 1 項之罰鍰金額 為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查系爭建物前經原處分機關…分別裁處訴願人 6 萬元及 12 萬元罰鍰,因本次係屬第 3 次違規,…系爭建物經前後 3 次 檢查,均發現有公共安全缺失未予改善,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原處分機關乃 衡諸違規情況而依裁罰基準裁處 18 萬元罰鍰,尚無違反比例原則。核訴願人 所言,實為推諉卸責之詞,核無可採,原處分機關依法裁處並無違誤,請依法 駁回其訴願等語。 理 由 一、按建築法第 2 條規定:「主管建築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 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行為時臺北縣政府 96 年 10 月 25 日北 府工建字第 0960675592 號公告:「主旨:公告建築法除違章建築處理事項外有 關本府權限事項委任本府工務局,以該局名義執行之,並自中華民國 96 年 11 月 1 日起生效」,建築法第 77 條第 1 項規定:「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 應維護建築物合法使用與其構造及設備安全」、同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 規定:「有左列情形之一者,處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機械遊樂設施之經營 者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或補辦手續,屆期仍未改善或補 辦手續而繼續使用者,得連續處罰,並限期停止其使用。必要時並停止供水供電 、封閉或命其於期限內自行拆除,恢復原狀或強制拆除:…。二、未依第 77 條 第 1 項規定維護建築物合法使用與其構造及設備安全者」,經本府 99 年 12 月 25 日北府法規字第 0991209390 號公告繼續適用之臺北縣政府處理違反建築 法使用管理規定案件統一裁罰基準(下稱系爭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規定: 「…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申報頻率每一年一次場所【第一型】…第 1 次處 罰 6 萬元…第 2 次起依違規次數,累次遞增 6 萬元罰鍰…備註二、處使用 人罰鍰,第一型不論公共安全檢查缺失是否相同皆應連續處罰,第二、三型則須 公共安全檢查缺失相同者始連續處罰,公共安全檢查缺失不同者,以第一次查獲 論處。…」;次按行政程序法第 103 條第 5 款規定:「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行政機關得不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五、行政處分所根據之事實,客觀上明 白足以確認者」。 二、卷查原處分機關先後於 96 年 8 月 21 日及 97 年 12 月 30 日前往系爭建物 執行公共安全檢查,皆發現其有部分防火門無法回復閉合及防火門設鎖等建築物 構造及設備安全之缺失,已依建築法第 77 條第 1 項及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限期訴願人改善並分別裁處 6 萬元及 12 萬元罰鍰,此有 96 年 9 月 14 日北府工使字第 0960610658 號函及 98 年 4 月 6 日北工使字第 098 0250404 號函併附同文號行政處分書附卷可稽;嗣原處分機關再於 99 年 7 月 6 日前往執行第 3 次公共安全檢查、確認前開缺失是否已經改善時,發現系爭 建物仍有部分防火門無法正常關閉之公共安全缺失,此亦有該日建築物公共安全 之構造及設備檢查紀錄表附卷為憑;原處分機關衡諸其違規事實明確,並審酌訴 願人前經原處分機關二次通知限期改善後,猶未督促系爭建物之使用人維護建築 物構造及設備安全而任由系爭建物繼續存有前開缺失,再慮及系爭建物乃空間較 封閉、使用人密度及替換頻率皆高之商業類(B 類)建築物,其場所防火避難設 施及設備安全若疏於管理維護,一旦發生公安意外,皆恐致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 損失,乃於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定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之 法定罰鍰範圍內,依系爭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之規定,裁處訴願人 18 萬元 罰鍰,其認事用法及裁量權之行使,於法均無不合。準此,原處分機關以首揭號 函併附同文號處分書所為之處分,於法洵屬有據。 三、訴願人主張原處分機關於處分前未依行政程序法第 102 條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 云云;惟查,行政罰法第 42 條就給予受處罰者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有特別規定, 因此,同法第 42 條之規定,自應優先適用;同法第 42 條但書第 6 款既已明 定裁處所根據之事實,客觀上明白足以確認者,得不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而「 防火門無法正常關閉」乃客觀上明白足以確認之事,故原處分機關未予訴願人陳 述意見之機會,於法即非無據;是以,訴願人前開主張委無足採。 四、又訴願人主張系爭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之內容,顯已增加建築法第 77 條第 1 項及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所無之限制,違反法律保留、明確性原則 、平等原則,以 18 萬元作為裁處罰鍰之數額屬裁量怠惰而有權力濫用云云;惟 查建築法第 91 條第 1 項第 2 款之規定既已授權主管機關得在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之法定範圍內裁處罰鍰,則原處分機關為使裁量權之行使符合平等 原則並避免裁量瑕疵等而訂定裁量基準(行政程序法第 159 條第 2 項第 2 款參照),自無違反法律保留及增加法律所無限制之可言;次經細繹系爭裁罰基 準附表三及備註二之內容,其意義並非難以理解、且為受規範者所得預見、並可 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因此,系爭裁罰基準附表三及備註二與明確性原則要無 不合;末者,原處分機關乃衡量斟酌系爭建物之使用人係第 3 次違規及系爭建 物為商業類建築物等情後,方以 18 萬元作為裁處訴願人罰鍰之數額,則首揭號 函併附同文號行政處分書所為之處分亦無違反平等原則、裁量怠惰及權力濫用之 可言;訴願人猶執前詞以為爭執,於法顯屬無據。 五、至於訴願人依訴願法第 63 條之規定,申請到場陳述意見以釐清案情一節,因本 件事證已臻明確,亦無法令適用疑義,故無庸准其申請;再者,其餘主張陳述, 經審酌後,均無礙違規事實存在之認定,於訴願審議決定之結果亦不生影響,故 毋庸一一論列,併予敘明。 六、綜上論結,本件訴願為無理由,爰依訴願法第 79 條第 1 項規定,決定如主文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3.246

06/26 23:30, , 1F
DONE
06/26 23:30, 1F
文章代碼(AID): #1E1CrltN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