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99下 徐斯勤 外交決策與政策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tu)時間13年前 (2011/06/24 18:45),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外交決策與政策 課程性質︰必修 課程教師︰徐斯勤 開課學院:社會科學院 開課系所︰政治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1.6.24 考試時限(分鐘):135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yes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一、關於古巴飛彈危機: (一)如果我們是要用Model I 來推論行為者之主要「目的」,那麼我們行為者採取了某 種「手段」,進而去推論:在數項可能的「目的」當中,到底哪一項才是行為者的   最主要目的時,這其中如何去作推論的邏輯是什麼?(6%) (二)請分析蘇聯的主要目的是否在於強化防禦古巴(8%),並說明你的分析如何印證了前   述的推論邏輯。(5%) (三)美國曾經考慮的「空襲」方案,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四個主要的反對理   由,請任選其中三項描述之。(9%) (四)蘇聯最後之所以決定退讓,撤除在古巴部署的飛彈,一部分原因是考慮美國可能採   取的後續強硬行動。但是,美國最初判斷蘇聯是以柏林問題做為主要目的,而且也   認為如果美國採取強硬行動,則會掉入蘇聯的陷阱,讓蘇聯有更多理由和更多勝算   來進攻西柏林。如果美國這個最初的判斷是正確的,那為何蘇聯最後並未堅持其立   場,去刺激美國採取強硬行動,反而是退讓呢?你可以提出任何解釋嗎?(5%) (五)在10月19日的分組會議之前和之後,「封鎖」與「空襲」此二選項,由於「塑造」   (framing)的作用,而在二選項間相對的「面貌」(face)上,有何不同?(8%) 二、用賽局模型來看古巴危機,如果我們假定:(1)美國的合作性(妥協性)策略是「最終   不使用武力」,衝突性(強硬性)策略是「最終會使用武力」(無論使用武力的目的為   何);(2)蘇聯的合作性(妥協性)策略是「撤除飛彈」,衝突性(強硬性)策略是「不   撤除飛彈」;(3)雙方做決策時考慮的成本效益層面包括:本身的整體軍事安全、彼   此在冷戰中的相對權力關係或國際地位(但假定完全不考慮柏林問題);(4)考慮您在   本課程中有關當時美蘇對峙的所有現實因素與您在上面第一題的答案中相關的部分。   那麼: (一)請畫出這個靜態賽局圖。在圖中請標示出雙方的各種策略互動組合,就雙方各自看   來的排序,並請盡可能詳細說明您為何做出這種排序(請說明您根據哪些理由,推論   出美蘇雙方各自區別出四種組合從最高到最低的排序)。(18%) (二)請說明您如何求出這個靜態賽局的Nash Equilibrium解。(5%) 三、關於1979年美國駐伊朗使館人質危機案例: (一)請由外交危機分類的三個面向,討論此一危機分別在三個面向上呈現何種特性,並   說明該案例屬於哪種危機。(9%) (二)請問卡特政府對於「人權」價值的重視,在該危機案例的「產生」與「解決」方面   ,各有何影響?(6%) 四、在外部人權外交政策(由內而外)與多邊人權外交政策(由外而內)兩個面向上: (一)西歐在1940年代晚期,到1950年代,主要側重哪個面向?(2%)有哪些重要的做法?   (6%)驅動這些政策行為的理念(idea),其來源為何?(4%) (二)請任舉美國國會從1980到1992年這段期間,針對多邊人權政策的一項具體行動。(4%) (三)「如果不能對其他國家的經濟或軍事安全施加強大壓力,就根本不可能使外部人權   政策發揮影響力」,從西歐與美國在四個階段的人權政策看來,上述命題正確否?   為什麼?(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4.99

06/26 23:30, , 1F
DONE
06/26 23:30, 1F
文章代碼(AID): #1E16hHrC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