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99上 陳瑪玲 史前史一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ponytailer)時間13年前 (2011/01/11 21:1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史前史一 課程性質︰人類系大二必修 課程教師︰陳瑪玲 開課學院:文學院 開課系所︰人類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100/01/04~100/01-11 1700 考試時限(分鐘):take home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1.什麼樣的技術發展區分了Mousterian與Acheulien? 又是什麼樣的技術發展區分了Upper Paleolithic與Mouteriam? 這些不同階段技術發展的差異與改變,在工具製造系統上, 是種本質上或程度上的? 這些不同階段發展的差異顯示的是其製造者在工具製造體系上與問題的解決概念上 有何改變或差異? 在我們對人科的適應上的了解提供了什麼樣的啟示? 2.Middle Paleolithic時期,史前文化的代表Mousterian的石器技術, 在所製造的石器類型上,開始呈現在文化上的變異和複雜性。 Bordes與Binford的爭辯、和Dibble的分析, 使我們對這石器石器類型的製造、使用的變異和複雜性有所窺見一二。 請分析、討論他們論述的立足點, 與造成這些紛歧觀點的原因為何? 這些不同觀點的爭辯有何意義? 對史前史的研究有可能的影響為何? 3.在考古學資料上Upper Paleolithic的藝術(作品、表現)有哪些? 學者提出了一些不同觀點詮釋Upper Paleolithic 的藝術 (作品、表現)為人類象徵行為(symbolic behavior)的表現, 請就其中選三個觀點加以論述、並討論這些觀點背後 所蘊含的學者所想像的文化發展的特性為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109.232

01/12 09:13, , 1F
已收錄
01/12 09:13, 1F
文章代碼(AID): #1DB5SNbp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