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97下 閻鴻中 先秦經典與文化 期末考

看板NTU-Exam作者 (我也想要皇冠)時間15年前 (2009/06/19 23: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課程名稱︰先秦經典與文化 課程性質︰通識 課程教師︰閻鴻中 開課學院: 開課系所︰ 考試日期(年月日)︰98年6月16日 考試時限(分鐘):40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一、以下兩段文字出自《莊子》,請選擇其一,將大意翻譯成白話:(35分) 1.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 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 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 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 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 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 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 且惡乎待哉!」 二、以下兩項問題,請擇一作答:(35分) 1.莊子《莊子‧齊物論》提出了「天籟」、「環中」的觀念,請解釋這兩個觀 念的意義。 2.孟子藉著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小故事,分析齊宣王的心理,而且證明: 「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試問孟子是怎麼推理的?這和性善論有 何關係? 三、以下幾則《老子》的名言,請任選兩段,介紹老子思想的精髓:(35分) 1.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至虛,恆也;守中,篤也。 萬物並作,居以須復也。夫道員員,各復其根。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 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為之於其無有也,治之於其未 亂也。 2.天下皆知美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 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 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 成而弗居。夫唯夫居也,是以弗去也。 3.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成(誠)若詘,大 直若屈。 4.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    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徼)。兩者    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妙)之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105.43
文章代碼(AID): #1AEw_E7_ (NTU-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