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講座]健美運動基本體型分類

看板NTU-AT作者 (☆★台大有氧★☆)時間21年前 (2003/04/23 17: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健美運動基本體型分類 整理編譯: 楊育龍(長庚大學基礎醫學碩士;國家級A級健美教練) 健美運動基本體型可分成三種基本體型: (一) 瘦長型:Ectomorph:此體型者骨架細小肌肉纖 維不明顯,尤其肩膀寬度窄小手部及足部骨 骼細長,身體與腿部長度比例差距很大。生 理特點基礎生理代謝率高(BMR)很難增加體 重肌力較差很難增進。 飲食註記: *每日營養攝取比例(依照總攝食卡路里數)蛋 白質佔25-30﹪(每磅體重攝食1.5-2公克)碳 水化合物佔50-55﹪脂肪佔20﹪。 *每日進食餐數4-5餐(中等份量;依每日總攝 食卡路里數平均熱量),避免少量多餐進食。 例如:以200磅體重的人而言,每餐攝取約80 公克蛋白質、100-150公克碳水化合物,脂肪 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在增重初期時較高,如 果有需要可於每餐吃15公克脂肪,增重是此類 體型應該持續不斷重視之課題。 *飲食餐點必須注意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配比,脂肪儘可能以不飽和脂肪酸 為主。運動補給品以增重配方(Weight gainer)為主亦可補充肌酸(但須 視個人肌肉量而定),避免使用脂肪燃燒劑此類食品(Fat burner)。 *水分補充每日約2.4公升,不能讓身體有任何機會飢餓或口渴。 (二) 肥胖型:Endomorph:此體型者骨架粗大骨骼上肌肉肥大,但因體型 肥胖肌肉不明顯,生理特點基礎生理代謝率低(BMR)很難降低 體重且體脂肪偏高。 飲食註記: *飲食必須限制脂肪量儘可能去除脂肪,每日攝食總熱量應仔細計算 (依體重及工作指數而定)。蛋白質以低脂肪含量的魚肉、去皮雞胸 肉、火雞肉及雞蛋蛋白為主,植物性蛋白質不適合此類體型食用。 *碳水化合物攝食時間不可於每日下午六時之後食用,早餐也應減低 食用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應以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為主,如馬鈴薯、 米飯及扁豆。 * 攝食餐數每日5-7餐(食物量應低熱量:無熱能食品及高耗能食品佳)。 *運動補給品以產能製劑(Thermogenics:energy boosters)及蛋白質補充 飲品為主。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不完全蛋白質、含糖、含酒精性飲料及 加工食品。 (三)標準型:Mesomorph:此體型骨架粗大肩部寬度寬廣,身體與腿部長度比例 差距不大且比較協調,體脂肪低肌肉纖維明顯基礎生理代謝率(BMR)視身體活 動情形而定,並不特別高或低其肌肉發展容易肌力強且力量進步快。 飲食註記: *此類體型運動員飲食中蛋白質攝取每磅體重以1公克為原則,蛋白質來源 以雞蛋蛋白、火雞肉、去皮雞胸肉及魚肉為主。 *每日攝食總熱量之65﹪為碳水化合物之比例,脂肪攝取量需低於15﹪。 *每日飲食餐數5-7餐。 *飲食食物種類應多樣性,體脂肪量於平時不一定要保持於一定點,因為此體型 者生理對於脂肪代謝能力很好速率很快,所以其攝食卡路里可提高一些讓 肌肉生長能快一點。 * 運動補給品以蛋白質飲品及代餐食品為主。 瘦長體型訓練註記: 訓練動作 l 採用基礎複合性動作(Compound movements),例如:仰臥推舉、 蹲舉、划船等動作刺激深部肌肉纖維受力。l 避免操作分離性動作,例如對 向滑輪擴胸(Cable crossover)、腿前踢(Leg extension)這些動作能讓少 部分肌肉受力。 組數及次數 l 較大肌肉部位操作8-10組、小肌肉部位6-8組,太多組數會消 耗太多熱能對於強度訓練的助益不大。l 熱身組數勿讓肌肉過度用力以免疲 勞肌群。l 每組的次數可差距大些6-10下較佳,因為6-10下的訓練次數有助 於肌肉增大。 訓練強度 l 次數少也就是增加操作重量(加重),這也是直接增進強度的方法。 l 組與組之間休息時間要足夠,讓肌肉能充分復原以便進行較重的訓練。 小肌肉群每組休息時間1-1.5分鐘,大肌群可休息至4-5分鐘。l 善用訓練 夥伴的幫助,儘可能讓肌肉於訓練過程中充分受力至極限,以助肌肉生長, 但並非每組都是如此而是操作較重重量時才如此。 訓練頻率 l 進行高強度訓練必須注意肌肉是否已復原,疲勞現象及痠痛感 才能再度進行練習。l 每週每項肌肉部分只進行一次訓練,太多動作燃燒太 多熱能對於訓練效能而言是多餘的。l 每項肌肉訓練時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 間必須充足。l 儘可能讓肌肉訓練時充分受力(訓練強度加大),藉由加重、 提升操作次數或先進運動器械等方式達到增強訓練強度。 心肺有氧運動 l 過多的心肺有氧運動會影響肌肉增長,其中也包括健身房 以外的戶外運動。l 心肺有氧運動以選擇散步或腳踏車為主,每週只需要 1-2天的心肺有氧運動即可。 肥胖體型訓練註記: 訓練動作 l 複合性動作及分離性動作皆須操作。l 將各項動作混雜於訓練 課程中,儘可能讓肌肉一直保持在運動狀態。 組數及次數 l 操作組數及次數應提高,大肌肉群12組以上、小肌肉群每單 一肌肉應8組以上,讓肌肉充分燃燒熱能。l 訓練過程也必須增加訓練重量 讓肌肉得以成長增大,每組操作次數12-25下有助於燃燒更多熱能,但避免 經常操作太重重量。 訓練強度 l 完成熱身組數後直接加重,每組儘可能訓練至肌肉力量耗竭, 每組之間休息時間儘可能縮短,訓練時務必讓心跳速率保持在高點,熱量 代謝率提升是訓練原則,保持不斷的活動是訓練重點。l 將機械訓練配合 於練習課程中,並儘力增進每組練習強度;強力次數訓練法(Forced reps)、 重量或次數遞減訓練法(Descending:Drop set)、不完整次數訓練法 (Partial reps)及超級組數訓練法(Superset)都是很好的練習法則。 練習頻率 l 每週至少訓練每單一肌群一次以上,只要肌肉不痛不酸天天練 也無所謂。l 必須常常更換訓練循環方式。 心肺有氧運動 l 心肺有氧運動是此體型最重要的訓練課題,每次至健身房 練習一定要做每次30分鐘以上,使用機器應多樣化讓練習能充滿樂趣。l 運動時讓心跳速率座落在75﹪體脂肪燃燒區間。l 有氧間歇(Interval training)課程是很好的課程選擇。 標準體型訓練註記: 訓練動作 l 以傳統健美動作合併基本複合性動作(Compound movements) 之後再接續單一連接點動作(Single joint movements)。 組數及次數 l 此體型所能應用之組數及次數範圍很寬廣,但原則上以每組 10下為主。l 將重及輕的操作重量安排於訓練循環中,重量重操作少次數 重量輕操作高次數。l 每項動作以3-4組為原則,每一肌肉部位2-4項動作 (大肌肉群可操作更多動作及組數)。 訓練強度 l 訓練時強度要大才能讓天生賦予的基因優勢完全展現。l 課程 中動作及各項循環方式應常常更換,將各種訓練因素如重量、次數及合併動 作的訓練法應用於課程中,讓肌肉不斷受重量刺激。l 可藉由新穎機器讓肌 肉於訓練時達到完全肌力耗竭,但不可以時常訓練至肌肉生理臨界點。 練習頻率 l 依每日生理狀況排定訓練流程及日數,每3、4、5日一輪皆可, 課程需包含複合及單一連接點動作。l 避免讓肌肉產生過度訓練現象,休息 與訓練對於肌肉而言同等重要。 心肺有氧運動 l 肌肉保持於低體脂肪狀態,每週不可進行4次以上每次30分 鐘以上的心肺有氧運動。l 避免長時間從事生理及心理耗能性運動。 參考資料: Muscle & Fitness / April 2000 / page 80-84 Muscle & Fitness / March 2002 / page 116-1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76.25
文章代碼(AID): #-fbjvlP (NT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