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小咖(一):社團,值得嗎?◎劉孟奇

看板NTPUKGA作者 (lovewfsm)時間16年前 (2008/06/30 00: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2962149.html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小咖, 謝謝你的來信。你的困擾在目前的大學生中應當具有一定代表性。針對你在信中提到的一 些感想與問題,我在下面試著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你現在最急切的問題是關於考研究所的問題。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在這一 篇當中討論另一個在你信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經驗:大二那一年的社團參與是不是「浪 費了一年的時間」?因為這可能也是不少大學生在想要參與社團前或參與過社團以後,心 中會產生的疑問。 我比較樂觀的預期是:等你過了十年以後,再回過頭來看大二這一年的社團經驗,可能就 會跟現在的心情有很不一樣的評價。原因是,十年以後,當你在職場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工 作經驗,你會對於核心就業力技能在職場中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體認。對於許多年輕人而 言,他們在大學中的社團經驗,其實是他們在這方面真正的「第一節課」(而對於許多人 而言,這幾近於「震撼教育」)。不管當時他們認為自己的社團參與是「成功的」或「失 敗的」,這至少讓他們獲取寶貴的實務經驗,並從中知道自己在這些能力上的優勢與不足 之處。而對於那些能夠深入反思這些經驗的人而言,這也往往是他們大幅成長的開始。 無論如何,我的觀察是,的確有不少大學生可能跟你相似,在積極參與社團,投入極大熱 情與極多時間之後,卻發現結果與自己的預期相差很大,甚至可能因為付出學業的代價, 而深深覺得「得不償失」。對於這種情形,我提出幾點看法,或許能有助你從比較不一樣 的角度省視自己的社團參與經驗: 第一、大學社團參與的重點不只在於自己在其中完成什麼,更在於自己在其中 學到什麼;在參與過程中「事情成功」很好,但是「做好事情」更重要 :我曾經訪談過一些目前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特別是大學時社團 參與經驗比較缺乏的,都會希望自己當初在學校時可以再多一些社團參與,而且最好 是能擔任幹部,特別是能夠企畫、執行與領導一個完整活動。不過他們最主要的理由, 可能跟一些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理由不太一樣—不只是為了交朋友、燃燒青春、揮灑理 想熱情等等—而是為了把握大學時的寶貴時間 與校園所能提供的機會,好好磨練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在目前課堂上可 能很不容易練習與學習到的能力,例如表達溝通能力、企畫執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 際互動能力等等。 所以,我一向鼓勵學生參與社團;不只參與,更要實際「撩下去」做事,而且下決心把事 做好,這樣才能真正從參與中學到有用的經驗與培養能力。什麼叫做「把事做好」?舉個 例子而言,許多社團會舉辦演講。演講來了很多聽眾,爆滿成功,這當然很好。但是我會 更重視負責的學生在其中的表現。例如:有沒有提供完整的企畫書,還是只是跟人家口頭 講講,甚至臨到演講前還看不到rundown?知不知道到了演講前幾天要再做一次確認,還 是一個月前打電話或口頭邀請後,就此無聲無息?打電話聯絡別人時能不能應對得體,還 是會畏畏縮縮?寫email能不能表現出適當的禮節,還是會不知道如何使用適當的語句語 氣?會不會考慮到演講者的各種需求,還是一切需要演講者自理?知不知道要如何接待演 講者,還是演講者到了現場之後,就把他晾在一旁,而工作人員自己打成一片?演講結束 之後,知不知道如何送人離開,還是大家一哄而散? 我上面舉的例子,只是「辦好一場演講」中,需要重視與做好的一些細節而已,而裡面就 會磨練許多重要的就業能力。事實上,就我所知,現在有一些雇主在面試年輕人時,就從 最基本的「會不會接電話與打電話」開始測試。你可能會吃驚,能夠通過這個測試的大學 (還有研究所)畢業生的比例有多低。 回頭檢視自己大二這一年的社團參與經驗,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給自己怎樣的成績單?你 有沒有從中發掘出自己可以進一步強化的長處?還是有沒有發現自己需要修正改進的弱點 ?這可能是你需要回答的重要問題。 第二、在社團參與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重點是自己有沒有從其中吸取教訓、學習成長: 說實話,我們的教育制度在教導學生如何在實務中「做人做事」這一點上的確有所不足。 所以如果一個大學生在參與社團、擔任幹部、辦理活動、或領導團隊時,一開始就表現得 非常成熟,我會覺得有點驚訝。 但是這並不是說「因為我們年輕,我們需要學習成長的空間,所以我們做得怎樣都理所當 然,沒有關係」。如果一開始就存著這種想法,那也就沒什麼學習成長的可能。關鍵是, 你要有做好事情的企圖,要在做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要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能力,更 要有經過學習後逐漸成長成熟的具體表現。 大學時社團參與的經驗所以可貴,正是因為一個年輕人在這當中犯的錯誤,幾乎也就是當 他進入職場後,容易犯下的錯誤。如果他能從中學到教訓,改正錯誤,當然是學費越早付 清、功課越早學會越好。 我自己的猜測是,有參與社團經驗的在校學生,在讀〈我七年級,我不草莓〉這一本書時 ,應該比較容易有所體會。舉例而言,大學生在社團參與中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混淆工 作夥伴與交朋友,所以常常把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不是訴諸客觀的專業規矩或工作倫理予 以解決,而是訴諸私人友誼,甚至把工作上的歧見,視為對於友誼的考驗」。遇過這種問 題的人,我相信在讀這本書的第二十一章時,會有很深刻的認識。另一個例子是,有些大 學生曾在社團中企畫執行活動,但是因為沒有系統化、結構化的處理問題,導致事情處理 得疏漏凌亂。有過這種經驗,而且從中學到深刻教訓的人,讀到書裡面的第二十三章時, 應當就容易瞭解其中的建議目的何在。再舉一個例子而言,不少社團領導幹部所遭遇的主 要挫折,其實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會議中的歧見。有過這種經驗的年輕人,應該會從書裡 面的第十六章,學習到許多會心的功課。 我相信,你在過去的社團經驗,現在就已經開始轉化成為你的學習資本。從這一點來看, 「大二這一年」應當不能說是完全白費的。 第三、社團參與和學業成績必須兼顧:強調這一點,並不是因為我忽然想起了自己是大學 老師,所以要學生用功唸書。而是因為一個大學生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很可能反映出他有 沒有準備好一些將來在職場上非常重要的特質與能力。 舉例而言,當我們看到一個大學生能夠基本上兼顧社團參與和學業成績時(這不是要求在 兩者都做到頂尖,他當然可以有所偏重,但關鍵是學業成績必須至少達到一種可以交代的 地步),這其實反映出他有相當不錯的時間管理能力;能夠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井然有 序的處理事情;具有相當的穩定度與抗壓性;能夠按捺下性子,如期完成自己縱使不太喜 歡,但仍然必須盡責完成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雇主會留意在學成績單的原因。說實話,很少有雇主會因為你的哪一科 成績表現得特別好,就因此認定你會有不錯的工作表現。而是因為我們多少可以從一份成 績記錄所提供的訊息中,判斷一個年輕人的態度與特質,例如:穩定、可靠、負責、自律 等等。 重點是,不要走極端。不要因為覺得成績單重要,就完全「不問世事,埋頭唸書」,而錯 失從實務經驗中學習一些重要做人做事技能的機會,這會讓自己將來在職場中遲早陷入某 種劣勢;但也不要又因為社團參與所產生的實務感與成就感無比吸引人,就過度輕忽了學 生被要求的「本業」。 記得,對很多雇主而言,他們相當喜歡的年輕人,就是「各方面能力平衡發展」的年輕人 。 當然,你可能會問,現在對你說這一些,是不是為時已晚?不晚。你固然不必太為大二時 光懊惱,但是你還是必須在最後讓自己的成績單看起來漂亮一點。你雖然可能已經沒有一 張表現穩定的成績單,但是你可以有(而且你顯然正在努力)一張越往後面表現越好的成 績單。對於雇主而言,這代表你會在得到教訓後修正進步,這也算是不錯的訊息。 第四、讓自己的「負面經驗」創造正面價值: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很想問:我為什麼還不 趕快回答「該不該考研究所」的問題(我一定會回答的),而要先討論這一些?原因是, 我從你的信中,讀到一個令我有點不安的傾向,就是會用否定的態度面對比較挫折的負面 經驗。最好避免這樣做。正如書裡面一再強調的,在現在的職場中,你要能夠自我行銷。 「自我行銷」當然不等於「自我吹噓自己過去有多厲害」,但也顯然不要落入「自己會嚴 重自我否定自己過去經驗」的地步。 我不敢保證,但將來很可能會有一位潛在雇主問你:你在擔任大學社團社長的時候,做過 什麼?學到什麼?而這個問題的重點將會是「學到什麼」。就我自己而言,如果一個年輕 人完全說不出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遭受過怎樣的挑戰、有過怎樣的挫折與動搖,我會有點 懷疑他的實務經驗可信度。但是如果一個年輕人會因為遭到嚴重挫折,而高度否定自己的 這一段經驗,我也會擔心他將來從工作挫折中奮勵成長的能力。對我而言,我會希望看到 一個年輕人,有辦法從自己的負面經驗中創造出正面價值,並且能有相對應的具體表現。 因為這正表現出「樂觀與信心」以及「以建設性方式面對問題」這些在職場中極為可貴的 態度。 -- 今天,是相約見面的日子。 ╭ ┌─ ╱∕/ / 你好嗎。 │ ╭╮ ├─ 最近過的如何呢?有沒有好好睡? ╰─╰╯╲╱ └─ WFSM 我? 你問我嘛?我知道你一定會問我的。 我很堅強的,你看。 φlovewfsmφ 今天、天空灰灰的。 心也下了場大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01.84 ※ 編輯: lovewfsm 來自: 61.229.101.84 (06/30 00:24)
文章代碼(AID): #18PxMLYR (NTPUK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