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

看板NTPU-STAT-VB作者時間16年前 (2008/06/02 02:34), 編輯推噓9(903)
留言1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學姐都po了,我也來po一下。 快兩年前,因為某些原因,我和現在的大四學姊的的第一次接觸就是用msn 因為我跟小漫學姐說我不會打籃球,只會排球 所以他就給了我呼呼學姊的msn,說他是隊長,叫我直接問他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為什麼一給我就是給我隊長的msn,沒有小卡一點的嗎?」 系排版還有一句寫說「小漫的學妹說要加系排,他說他不強,感覺是個高個。」 對啦我要加系排,也不強,不過絕對不是個高個! 反正後來跟其他學姊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健康鍋,那時候我連同學都沒看過 第一個感覺就是:你們也太恐怖了吧! 廖雅卿好像坐我對面的右邊,其實我剛開始不是很怕這個學姊的 不過因為都不認識,又一直覺得做我旁邊的小米是個安靜人,所以都一直很沉默聽大家說 聽到有人說:「廖雅卿超可怕的!我以前還偷偷哭過!」 頓時萌生退意... 後來打新生杯,就覺得還好,學姊們都很友善,不可怕 好像有點離題了... 大一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我比同屆的其他人幸運很多, 每次要跑位什麼的,缺人的話都會叫我去補,所以都比其他人少撿很多次球, 在場上壓力很大,我的防守範圍應該不到一公尺吧,都覺得我在場上看別人打球 中間經歷的第一次大統盃、莫名奇妙的被選成副隊長...等等, 我們這屆好多人加入系女排,有以前打過的、也有完全不會的, 每次要點人什麼的,都要數好久,後來固定成8個,好數多了 可能是因為一個星期七天有兩天晚上跟大家在一起,還有假日的加練, 加上不知道為什麼系女排的人都很好,很自然的,跟大家一起,就慢慢變成的一種習慣。 很感謝每個學姊從來不放棄我們,不斷的重複指導我們每個錯誤的動作和觀念, 不單單只有在球場, 下了球場以後,在學校、在宿舍、或在外面, 好像每個人都為其他人建立了一道盾牌,阻擋所有的困難 當然也有對排球倦怠的時候,而且曾經倦怠到想放棄, 不過想到之前學姊們在我身上加的努力,如果就這麼放棄,這樣算什麼? 「在依靠別人的同時,自己也不知不覺的提供了別人的依靠。」 我覺得系女排就是這樣子。 輸球一起哭,贏球一起笑, 還有近半年來不斷出現無數次大大小小的隊聚、隊遊 就像學姊強調的,輸球贏球不是重點,大家一起拼的那種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放的影片,我也看過好多次,每次都覺得很感動很感動, 很慶幸我能夠懂每個人寫的每句話,我們都有一樣的感動, 我知道學姊們辛苦撐下來的系隊有多麼得來不易, 在我加入這個時候,就是個很棒的球隊了 後來慢慢跟著系隊跑東跑西、經歷很多很多的事情, 漸漸的,也有那種感覺了! 就像亞凌說的,我希望系女排的每個成員,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的, 都不要忘記,所有大家一起經歷過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計較「到底比較喜歡打排球,還是比較喜歡系女排」這個問題 真的就跟計較先有雞還先有蛋一樣的無聊。 --------------------------------------------- 我失敗了啦!一點都不摧淚 下次還是活潑點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127.3

06/02 02:41, , 1F
終於有一篇看得懂你寫什麼了~(在你的無名上,我是文盲:p)
06/02 02:41, 1F

06/02 02:43, , 2F
你這超市...破我的梗...(氣結)
06/02 02:43, 2F

06/02 03:18, , 3F
萌生退意... 有笑點哈哈哈哈
06/02 03:18, 3F

06/02 08:44, , 4F
我覺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段比較好笑耶
06/02 08:44, 4F

06/02 13:54, , 5F
真的不摧淚,都是笑點吧XD
06/02 13:54, 5F

06/02 15:15, , 6F
"廖雅卿超可怕的!我以前還偷偷哭過!" 吼 誰再第一天
06/02 15:15, 6F

06/02 15:16, , 7F
跟學妹隊聚就那麼努力幫我塑造形象的啊- -
06/02 15:16, 7F

06/02 15:16, , 8F
ps.我也絕得整段都是笑點
06/02 15:16, 8F

06/02 15:56, , 9F
明明就沒有笑點 我很努力的在正經耶 厚你們不能都這樣啦~
06/02 15:56, 9F

06/02 15:59, , 10F
ps.k學姊一樓的超市說你很帥氣! 不過他的菜是大蕃薯!!
06/02 15:59, 10F

06/02 20:07, , 11F
唔 我也是少數第一次看到廖雅卿敢跟她說話的人喔(自豪)
06/02 20:07, 11F

06/03 19:04, , 12F
唉唷~可是我覺得是先有雞耶!!!(我要造謠我要造謠哈哈)
06/03 19:04, 12F
文章代碼(AID): #18GkktY7 (NTPU-STA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