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國貿 影響匯率主要變動

看板NTPU-COECO96作者 (Vivian)時間13年前 (2011/04/27 23: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面選擇幾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來集中分析它們對匯率變動的影響。   第一,國際收支。國際收支狀況是一國匯率變動的直接原因,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長與外國貨幣供應的增加,順差國的匯率就上升;反之,一國國際收支逆差,它的貨幣匯率就下降。例如,美國對前西德的貿易逆差使美元兌西德馬克的匯率從1985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達48.6%。因此,有些經濟學家至今還堅持匯率決定的國際收支說。   第二,經濟增長率。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往往構成匯率變動的基礎,因為它會影響對外貿易和外匯市場交易活動的變化。一般而言,經濟增長加速,國內需求水準提高,會引起更多的進口,從而造成本國貨幣匯率向下的壓力。   第三,通貨膨脹。一國貨幣價值的總水準是影響匯率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影響著一國商品、勞務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由於通貨膨脹,國內物價上漲,一般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變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例如:1974~1975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率從11%降為9%,同時,美元匯價保持上升趨勢;1977~1978年美國通貨膨脹率上升立即引起美元匯價下跌。   第四,財政赤字。政府的財政赤字常常用作預測匯率變化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意味著政府支出過度,一方面可能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使國際收支惡化,二者都會導致匯率的自動下浮。   第五,利率。利率下降,國內資本流出;利率上升,國外資本流入。這種由兩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動是國際資金流動的一種主要方式。資本流動將引起外匯市場供求變化,從而對匯率發生影響。在通常情況下,一國利率提高、信用緊縮,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則引起貨幣的貶值。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提高利率,西歐大量游資流入美國,導致美元匯價上漲,並特別堅挺。   第六,外匯儲備。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所以它對穩定匯率有一定的作用。英國政府從1932年起就用部分外匯儲備設立外匯平準基金。當英鎊匯率下跌時,就賣出外匯買入英鎊,促使英鎊匯率上升;當英鎊匯率過高時、就買入外匯,賣出英鎊,使英鎊匯率下跌。   後來,美國、加拿大、瑞士等國紛紛效法,設立外匯平準基金。   這一作法也一直沿用到現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一國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才能有效地干預外匯市場,影響匯率短期變動的方向與程度。   第七,心理預期。現實生活中,投資者往往根據自身對未來匯率的主觀評價來決定資本轉移的數量和方向,這對外匯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往往起到加大外匯波動幅度的作用。如1995年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持續上升,其中市場交易者的心理預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5.67.67
文章代碼(AID): #1Dk31RxG (NTPU-COECO96)